自建ISP编程器的温度报警显示控制系统的设计
发布时间:2008/5/29 0:00:00 访问次数:531
1 系统的组成
系统主要由单片机、温度报警模块、液晶显示模块、时钟模块、isp编程器和键盘模块等组成,如图1所示。
2 系统原理
首先通过isp编程器将程序下载到单片机系统中,利用温度报警,液晶显示和时钟模块,通过键盘控制或人工控制实现实时的温度报警控制显示,实现人机交流。
2.1 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
ds8b20可由用户设置温度报警界限,在使用过程中,可由一根i/o数据线既供电又传输数据。它的核心是一个直接数字化的温度传感器,可将-55℃~+125℃之间的温度值按9、10、11、12位的分辨率进行量化,与之对应的温度增量值分别为0.5℃、0.25℃、0.125℃、0.0625℃,器件上电后的默认值为12位的分辨率。
2.2 液晶显示模块yxd1602
此模块将lcd控制器、驱动器、ram、rom和lcd显示器整合在一块pcb板上,yxd1602为兼容的液晶显示模块,支持5×7点阵和2行×16字符两种模式,背光亮度和显示对比度可调。这种模块使用简单方便,用户只要向lcm送入相应的命令和数据就可实现所需要的显示内容,并且它与单片机接口也很简单。
与数码管相比,液晶显示具有功耗低、抗干扰能力强等有优点,因此被广泛地应用在仪器仪表和控制系统中。
2.3 时钟芯片ds1302
ds1302是一款涓流充电的时钟芯片,内含有一个实时时钟/日历和31字节静态ram,实时时钟/日历电路提供秒、分、时、日、日期、月、年的信息,每月的天数和闰年的天数可自动调整,时钟操作可通过am/pm指示决定采用24或12小时格式ds1302与单片机之间能简单地采用spi同步串行的方式进行通信,仅需用到三根信号线:res(复位),i/o(数据线),sclk(同步串行时钟)。时钟/ram的读/写数据以一个字节或多达31个字节的字符组方式通信。ds1302工作时功耗很低,保持数据和时钟信息时功率小于1mw。
3 硬件的总体设计
本系统因无外接存储ram,所以各外接器件与单片机at89s8252的通信均采用i/o口访问方式。端口分配如下:p0.0~p0.7以及p2.5~p2.7被液晶显示模块yxd1602a占用;p2.0~p2.2被时钟芯片ds1302占用;p2.3口为温度传感器的数据数据输入输出口;p2.4为报警发光二极管占用;p1.0~p1.3为按键接口;p1.5~p1.7三个spi串行外部接口在下载程序时使用。图2为硬件电路原理图。
单片机at89s8252的p0.0~p0.7是“准双向口”,当它们作为外部输入线,也就是读引脚时,要先通过指令,把端口锁存器置1,然后再实行读引脚操作,否则就可能读入出错。因本设计中po 口作为i/o 口使用,所以在它与yxd1602a连接时需外加上拉电阻。具体设计时使用了4.7kω的阻排。
对于液晶显示模块yxd1602的引脚3,即液晶显示驱动电压引脚,可根据实际需求接地或接一个电位器,经过试验本系统中接了一个20kω的电位器,可以调节驱动电压。对于它的引脚16,即背光源正极,可接一个100 ω的电阻到电源,亦可直接接到电源。本设计中直接将它接到电源正极,因接100ω时亮度不够。
p2.0~p2.2被时钟芯片ds1302占用,囚ds1302是spi接口部件,所以只需三根线即可实现通信,使用时在它的引脚8接了一个3.6v的镍铬电池,作为备份电源,它采用外部品振,要求为32.768khz。
p2.3口是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单总线接口,ds18b20可通过总线窃取电源,但在实际应用中还是使用了外接电源。因外接电源时,我们可以在总线上挂接多个测温节点。
4 isp编程器的设计
利用单片机spi接口的在线串行编程功能和计算机的打印机接口可以制作isp(in-system programming)编程器,使用isp编程器通过3个spi引脚、计算机的打印机接口和相应的编程软件就能将程序下载到芯片中去,这样就为我们节省了购买价格昂贵的烧录器和编程器的费用。下载器的硬件原理如图3所示。
计算机打印机接口(lpt)是一个并行接口,通常我们认为它只有输出功能,是用来连接计算机和打印机并输出数据到打印机的。实际上,lpt端口同时具有输入功能,它也可以作为并行输入的接口。表1为lpt端口各个引脚功能。
需要用电缆连接计算机的打印机接口和编程器。计算机打印机接口是db25母头,编程器与计算机的打印机接口连接端需使用db25公头。
按照图3发计编程器,引脚2与12、引脚3与11分别短接;引脚6与spi接口的sck信号线相接;引脚7与spi接口的mosi信号线相接;引脚9与单片机的rst信号线相接;引脚10与sp
1 系统的组成
系统主要由单片机、温度报警模块、液晶显示模块、时钟模块、isp编程器和键盘模块等组成,如图1所示。
2 系统原理
首先通过isp编程器将程序下载到单片机系统中,利用温度报警,液晶显示和时钟模块,通过键盘控制或人工控制实现实时的温度报警控制显示,实现人机交流。
2.1 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
ds8b20可由用户设置温度报警界限,在使用过程中,可由一根i/o数据线既供电又传输数据。它的核心是一个直接数字化的温度传感器,可将-55℃~+125℃之间的温度值按9、10、11、12位的分辨率进行量化,与之对应的温度增量值分别为0.5℃、0.25℃、0.125℃、0.0625℃,器件上电后的默认值为12位的分辨率。
2.2 液晶显示模块yxd1602
此模块将lcd控制器、驱动器、ram、rom和lcd显示器整合在一块pcb板上,yxd1602为兼容的液晶显示模块,支持5×7点阵和2行×16字符两种模式,背光亮度和显示对比度可调。这种模块使用简单方便,用户只要向lcm送入相应的命令和数据就可实现所需要的显示内容,并且它与单片机接口也很简单。
与数码管相比,液晶显示具有功耗低、抗干扰能力强等有优点,因此被广泛地应用在仪器仪表和控制系统中。
2.3 时钟芯片ds1302
ds1302是一款涓流充电的时钟芯片,内含有一个实时时钟/日历和31字节静态ram,实时时钟/日历电路提供秒、分、时、日、日期、月、年的信息,每月的天数和闰年的天数可自动调整,时钟操作可通过am/pm指示决定采用24或12小时格式ds1302与单片机之间能简单地采用spi同步串行的方式进行通信,仅需用到三根信号线:res(复位),i/o(数据线),sclk(同步串行时钟)。时钟/ram的读/写数据以一个字节或多达31个字节的字符组方式通信。ds1302工作时功耗很低,保持数据和时钟信息时功率小于1mw。
3 硬件的总体设计
本系统因无外接存储ram,所以各外接器件与单片机at89s8252的通信均采用i/o口访问方式。端口分配如下:p0.0~p0.7以及p2.5~p2.7被液晶显示模块yxd1602a占用;p2.0~p2.2被时钟芯片ds1302占用;p2.3口为温度传感器的数据数据输入输出口;p2.4为报警发光二极管占用;p1.0~p1.3为按键接口;p1.5~p1.7三个spi串行外部接口在下载程序时使用。图2为硬件电路原理图。
单片机at89s8252的p0.0~p0.7是“准双向口”,当它们作为外部输入线,也就是读引脚时,要先通过指令,把端口锁存器置1,然后再实行读引脚操作,否则就可能读入出错。因本设计中po 口作为i/o 口使用,所以在它与yxd1602a连接时需外加上拉电阻。具体设计时使用了4.7kω的阻排。
对于液晶显示模块yxd1602的引脚3,即液晶显示驱动电压引脚,可根据实际需求接地或接一个电位器,经过试验本系统中接了一个20kω的电位器,可以调节驱动电压。对于它的引脚16,即背光源正极,可接一个100 ω的电阻到电源,亦可直接接到电源。本设计中直接将它接到电源正极,因接100ω时亮度不够。
p2.0~p2.2被时钟芯片ds1302占用,囚ds1302是spi接口部件,所以只需三根线即可实现通信,使用时在它的引脚8接了一个3.6v的镍铬电池,作为备份电源,它采用外部品振,要求为32.768khz。
p2.3口是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单总线接口,ds18b20可通过总线窃取电源,但在实际应用中还是使用了外接电源。因外接电源时,我们可以在总线上挂接多个测温节点。
4 isp编程器的设计
利用单片机spi接口的在线串行编程功能和计算机的打印机接口可以制作isp(in-system programming)编程器,使用isp编程器通过3个spi引脚、计算机的打印机接口和相应的编程软件就能将程序下载到芯片中去,这样就为我们节省了购买价格昂贵的烧录器和编程器的费用。下载器的硬件原理如图3所示。
计算机打印机接口(lpt)是一个并行接口,通常我们认为它只有输出功能,是用来连接计算机和打印机并输出数据到打印机的。实际上,lpt端口同时具有输入功能,它也可以作为并行输入的接口。表1为lpt端口各个引脚功能。
需要用电缆连接计算机的打印机接口和编程器。计算机打印机接口是db25母头,编程器与计算机的打印机接口连接端需使用db25公头。
按照图3发计编程器,引脚2与12、引脚3与11分别短接;引脚6与spi接口的sck信号线相接;引脚7与spi接口的mosi信号线相接;引脚9与单片机的rst信号线相接;引脚10与sp
上一篇:LCD驱动IC诸元趋势分析
上一篇:SED和FED显示技术的比较分析
深圳服务热线:13751165337 13692101218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