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漂输出可调带隙基准电压源的设计
发布时间:2008/5/28 0:00:00 访问次数:404
本文在基于传统带隙电压基准源原理的基础上,采用电流反馈、一级温度补偿等技术,同时在电路中加入启动电路,设计了一个高精度、输出可调的带隙基准电压源,并在smic 0.25μm cmos工艺条件下对电路进行了模拟和仿真。
1 带隙基准电压源工作原理与传统结构
带隙基准电压源的原理就是利用pn结电压的负温度系数和不同电流密度下两个pn结电压差的正温度系数电压vt相互补偿,使输出电压达到很低的温度漂移。
1.1 带隙基准电压源工作原理
图1为温度对二极管伏安特性的影响。
可以看出,温度升高,保持二极管正向电流不变时所需正向偏压减小,温度系数为:-1.9 mv/℃~2.5 mv/℃。
pn结电流与外加电压的关系为:
结压降vbe在室温下温度系数约-2.0 mv/k,而热电压vt(vt=k0t/q),在室温下的温度系数为0.085 mv/k,将vt乘以常数k并与kbe相加,可得到输出电压vref为:
将式(1)对温度t进行一次微分,并在室温下等于0(输出电压在室温下的理论温度系数等于0),解得常数k,即
1.2 传统带隙基准电压源结构
图2(b)是传统的cmos带隙电压基准源电路,图中运算放大器的作用是使电路处于深度负反馈状态,从而让运算放大器两输入端电压相等。
在电路稳定输出时:
由式(3)、式(4)得:
式中:k为常数,
由于实际的运算放大器存在一定的失调电压vos,所以实际输出电压为:
由式(7)可得,运算放大器的失调电压会导致比较大的基准输出电压误差。运算放大器的失调电压vos包括自身的失调、电源电压变化引起的失调、工艺不匹配引起的失调及温度引起的失调,其中自身的失调占主要作用,所以在大多数带隙基准源电路中,一般采用两级高增益运算放大器作为反馈运放,以降低失调电压。传统带隙基准电压源结构虽然能输出比较精确的电压,但是所得到的精度有限,而且其基准电压范围有限(1.25 v左右),要想克服上述问题和限制,必须对传统基准源的结构有所改进。
2 cmos带隙基准电压源电路结构
本设计是在smic 0.25μm cmos工艺基础上完成的,设计中采用了一级温度补偿、电流反馈等技术。其电路结构如图3所示(不考虑虚线框r5部分)。
bgr核心电路中,晶体管q1、q2为使用标准cmos工艺制造的二极管连接形式的pnp纵向三极管(bjt)。q2和q1的发射极面积的比为n,流过q1和q2的电流相等,这样△vbe就等于vtln(n)。流过电阻r1的电流i4是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的。流过m2、m3、m4的电流相等(i1=i2=i3),所以
参考电压vref为:
通过调节r3与r1的比值和q2与q1发射极面积的比值,可以使输出电压参考在室温下的温度系数为0。
本设计还具有输出可调的特点,设计中采用文献[2]提到的在运算放大器两输入端与地之间加电阻的方法。由式(9)可看出,在调节了k值后,可以方便地调节r4的值来调节参考电压的输出大小,正是由于运算放大器两输入端的接地电阻r2、r3
本文在基于传统带隙电压基准源原理的基础上,采用电流反馈、一级温度补偿等技术,同时在电路中加入启动电路,设计了一个高精度、输出可调的带隙基准电压源,并在smic 0.25μm cmos工艺条件下对电路进行了模拟和仿真。
1 带隙基准电压源工作原理与传统结构
带隙基准电压源的原理就是利用pn结电压的负温度系数和不同电流密度下两个pn结电压差的正温度系数电压vt相互补偿,使输出电压达到很低的温度漂移。
1.1 带隙基准电压源工作原理
图1为温度对二极管伏安特性的影响。
可以看出,温度升高,保持二极管正向电流不变时所需正向偏压减小,温度系数为:-1.9 mv/℃~2.5 mv/℃。
pn结电流与外加电压的关系为:
结压降vbe在室温下温度系数约-2.0 mv/k,而热电压vt(vt=k0t/q),在室温下的温度系数为0.085 mv/k,将vt乘以常数k并与kbe相加,可得到输出电压vref为:
将式(1)对温度t进行一次微分,并在室温下等于0(输出电压在室温下的理论温度系数等于0),解得常数k,即
1.2 传统带隙基准电压源结构
图2(b)是传统的cmos带隙电压基准源电路,图中运算放大器的作用是使电路处于深度负反馈状态,从而让运算放大器两输入端电压相等。
在电路稳定输出时:
由式(3)、式(4)得:
式中:k为常数,
由于实际的运算放大器存在一定的失调电压vos,所以实际输出电压为:
由式(7)可得,运算放大器的失调电压会导致比较大的基准输出电压误差。运算放大器的失调电压vos包括自身的失调、电源电压变化引起的失调、工艺不匹配引起的失调及温度引起的失调,其中自身的失调占主要作用,所以在大多数带隙基准源电路中,一般采用两级高增益运算放大器作为反馈运放,以降低失调电压。传统带隙基准电压源结构虽然能输出比较精确的电压,但是所得到的精度有限,而且其基准电压范围有限(1.25 v左右),要想克服上述问题和限制,必须对传统基准源的结构有所改进。
2 cmos带隙基准电压源电路结构
本设计是在smic 0.25μm cmos工艺基础上完成的,设计中采用了一级温度补偿、电流反馈等技术。其电路结构如图3所示(不考虑虚线框r5部分)。
bgr核心电路中,晶体管q1、q2为使用标准cmos工艺制造的二极管连接形式的pnp纵向三极管(bjt)。q2和q1的发射极面积的比为n,流过q1和q2的电流相等,这样△vbe就等于vtln(n)。流过电阻r1的电流i4是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的。流过m2、m3、m4的电流相等(i1=i2=i3),所以
参考电压vref为:
通过调节r3与r1的比值和q2与q1发射极面积的比值,可以使输出电压参考在室温下的温度系数为0。
本设计还具有输出可调的特点,设计中采用文献[2]提到的在运算放大器两输入端与地之间加电阻的方法。由式(9)可看出,在调节了k值后,可以方便地调节r4的值来调节参考电压的输出大小,正是由于运算放大器两输入端的接地电阻r2、r3
上一篇:电力分析仪的应用
上一篇:控制多个LED的功率及成本
热门点击
- 激光打靶游戏机
- 常见连接器和插座介绍
- 红外枪打靶游戏
- 准同期并网控制电路
- 电流、磁力线方向演示器
- 镍氢电池充电器(三)
- 跨步电压触电演示器
- 高电压检测电路的设计
- 10kV线路与用户保护定值配合
- 三相交流电相序指示器 (一)
推荐技术资料
- Seeed Studio
- Seeed Studio绐我们的印象总是和绘画脱离不了...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