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电源技术

无电压传感器DC/DC源设计

发布时间:2008/5/28 0:00:00 访问次数:321

王东兴 亓迎川

  摘要:为了提高电源的抗扰动性,降低取样电路的复杂程度,本文依据降维观测器理论,提出了一种无输出电压传感器的dc/dc变换器的设计方法,并进行了仿真,证实了无电压传感器双环控制dc/dc电源设计的合理性.

  关键词:dc/dc变换器;观测器;状态反馈;双环控制

  dc/dc变换电路是重要的电源电路之一.供给dc/dc电路的供电电源常有波动,同时,用电负载也常有变化,在要求不高的场合可以直接使用,在要求较为严格的场合为保证电源在各种扰动下有优良的输出品质,需要对输入电压做扰动补偿、对输出负载电压进行反馈补偿.文献[1]基于观测器理论提出无电流传感器模型(scm)控制,改善了噪声带来的不确定性,提高了电源的动态响应范围.根据反馈理论,电流反馈可以改善内环路的动态性能,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而电压反馈则可改善输出电压品质.为提高dc/dc电源的输出电压品质,通常需要对输出电压隔离取样做反馈控制,因此如何迅速准确地获得电源输出电压的测量值,就成为决定dc/dc变换电路品质的重要因素.但是多数电压隔离检测元器件都存在温度漂移大、线性不理想、电路复杂、成本高等问题,文献[2]针对常用电压检测元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运用降维观测器对输出电压进行估计.实际中,能否依照反馈量合理设计调节器是决定电源品质优劣的决定因素.针对反馈量的品质要求,本文基于文献[1]提出了无电压传感器dc/dc电源的设计方法,依据典型i型二阶系统的设计理论,分别对电流调节器和电压调节器进行设计,并利用文献[2]的结果不需要直接测量输出电压即可获得双环控制,从而提高了电源动静态品质.

1 dc/dc变换电路和降维观测器
dc/dc变换电路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

图1开环dc/dc变换电路的结构框图
  取状态变量x1=uo1,x2=uo,x3=i,得

进而得出dc/dc变换器的降维观测器方程:


2 无电压传感器dc/dc电源设计

2.1 电源组成和工作原理
  功率开关放大器和输出l-c滤波器是dc/dc电源的基本组成部分,无电压传感器dc/dc电源在此基础上,利用文献[2]的结果实现反馈,并增加电流调节器和电压调节器,如图2所示,提高电源的稳定性和动态响应特性.
在突加给定u*的起动过程中,电压调节器和电流调节器分别依次给出控制信号,整个起动过程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是电流上升阶段,突加给定电压,由于滤波电感和滤波电容的惯性作用,电压调节器处在饱和状态,电流i线性增加,直到设定的最大值imax,进入阶段2。阶段2是对电容恒流充电过程,此时输出电压uo呈线性增加,影响电流,电流调节器开始发挥作用,使电流调节器输出的调节信号按照电压uo的增长速率升高.阶段3是输出电压调节阶段,电压调节器退出饱和维持恒定的输出电压.


2.2 电流调节器和电压调节器的设计
  调节过程表明,调节器的好坏是决定电源品质的关键,以下分别是电流调节器和电压调节器的设计方法.根据电源输出的实际要求设定电压反馈系数h=1/6,电流反馈系数f=1/30.假设duo/dt≈0,依据工程设计的近似原则,忽略uo对uo1的反馈作用,把该系统预定为典型ⅰ型二阶系统.鉴于本系统的实现目标是双环控制,设计时按照先内环后外环的原则依次进行.
  首先考虑内环参数的选取.电流调节器的传递函数设为kpin.c(s),由于duo/dt≈0且忽略uo对uo1的反馈作用,故得内环开环传递函数

其中电感l的电阻为r。为使内环成为预期的典型i型二阶系统,调节器的参数设置方法如下:
式中kp是调节器得比例系数,c(s)是比例-积分调节器的传递函数,k是被调节系统的放大倍数,t1、t2是被调节系统的惯性延迟系数.按照式(1),内环调节器的传递函数为
所以内环的闭环传递函数

用相同方法配置外环电压调节器,设gpout
王东兴 亓迎川

  摘要:为了提高电源的抗扰动性,降低取样电路的复杂程度,本文依据降维观测器理论,提出了一种无输出电压传感器的dc/dc变换器的设计方法,并进行了仿真,证实了无电压传感器双环控制dc/dc电源设计的合理性.

  关键词:dc/dc变换器;观测器;状态反馈;双环控制

  dc/dc变换电路是重要的电源电路之一.供给dc/dc电路的供电电源常有波动,同时,用电负载也常有变化,在要求不高的场合可以直接使用,在要求较为严格的场合为保证电源在各种扰动下有优良的输出品质,需要对输入电压做扰动补偿、对输出负载电压进行反馈补偿.文献[1]基于观测器理论提出无电流传感器模型(scm)控制,改善了噪声带来的不确定性,提高了电源的动态响应范围.根据反馈理论,电流反馈可以改善内环路的动态性能,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而电压反馈则可改善输出电压品质.为提高dc/dc电源的输出电压品质,通常需要对输出电压隔离取样做反馈控制,因此如何迅速准确地获得电源输出电压的测量值,就成为决定dc/dc变换电路品质的重要因素.但是多数电压隔离检测元器件都存在温度漂移大、线性不理想、电路复杂、成本高等问题,文献[2]针对常用电压检测元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运用降维观测器对输出电压进行估计.实际中,能否依照反馈量合理设计调节器是决定电源品质优劣的决定因素.针对反馈量的品质要求,本文基于文献[1]提出了无电压传感器dc/dc电源的设计方法,依据典型i型二阶系统的设计理论,分别对电流调节器和电压调节器进行设计,并利用文献[2]的结果不需要直接测量输出电压即可获得双环控制,从而提高了电源动静态品质.

1 dc/dc变换电路和降维观测器
dc/dc变换电路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

图1开环dc/dc变换电路的结构框图
  取状态变量x1=uo1,x2=uo,x3=i,得

进而得出dc/dc变换器的降维观测器方程:


2 无电压传感器dc/dc电源设计

2.1 电源组成和工作原理
  功率开关放大器和输出l-c滤波器是dc/dc电源的基本组成部分,无电压传感器dc/dc电源在此基础上,利用文献[2]的结果实现反馈,并增加电流调节器和电压调节器,如图2所示,提高电源的稳定性和动态响应特性.
在突加给定u*的起动过程中,电压调节器和电流调节器分别依次给出控制信号,整个起动过程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是电流上升阶段,突加给定电压,由于滤波电感和滤波电容的惯性作用,电压调节器处在饱和状态,电流i线性增加,直到设定的最大值imax,进入阶段2。阶段2是对电容恒流充电过程,此时输出电压uo呈线性增加,影响电流,电流调节器开始发挥作用,使电流调节器输出的调节信号按照电压uo的增长速率升高.阶段3是输出电压调节阶段,电压调节器退出饱和维持恒定的输出电压.


2.2 电流调节器和电压调节器的设计
  调节过程表明,调节器的好坏是决定电源品质的关键,以下分别是电流调节器和电压调节器的设计方法.根据电源输出的实际要求设定电压反馈系数h=1/6,电流反馈系数f=1/30.假设duo/dt≈0,依据工程设计的近似原则,忽略uo对uo1的反馈作用,把该系统预定为典型ⅰ型二阶系统.鉴于本系统的实现目标是双环控制,设计时按照先内环后外环的原则依次进行.
  首先考虑内环参数的选取.电流调节器的传递函数设为kpin.c(s),由于duo/dt≈0且忽略uo对uo1的反馈作用,故得内环开环传递函数

其中电感l的电阻为r。为使内环成为预期的典型i型二阶系统,调节器的参数设置方法如下:
式中kp是调节器得比例系数,c(s)是比例-积分调节器的传递函数,k是被调节系统的放大倍数,t1、t2是被调节系统的惯性延迟系数.按照式(1),内环调节器的传递函数为
所以内环的闭环传递函数

用相同方法配置外环电压调节器,设gpout
相关IC型号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Seeed Studio
    Seeed Studio绐我们的印象总是和绘画脱离不了...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692101218  13751165337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