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超低压电压基准源设计
发布时间:2008/5/28 0:00:00 访问次数:423
1 概述
在便携式设备广泛使用的今天,低电源电压和低功耗已经成为模拟电路设计的主要主题之一。其中电压基准源是模拟电路设计中的关键模块,应用广泛。它一般要求低电源电压敏感性,低温度漂移特性。传统的基准源电路都是基于带隙基准,利用标准cmos工艺中的垂直pnp管,但输出电压一般为1.2v左右。随着电路工作电压的继续下降,基准源的输出电压也需要下降。作为可供选择的另一种方案,可以利用阈值电压的不同温度特性产生电压基准。利用有选择的沟道注入,不同浓度的栅注入引入功函数之差。但以上均不适用于标准的cmos工艺。文献[4]提出了一种新的设计思路,利用nmos管△vgs的负温度系数乘上权重与pmos管的△vgs的负温度系数相减后得到与温度无关的基准电压,但mos管阈值电压温度特性具有较大非线性,故该基准输出电压的温度系数一般大于30ppm/℃,只属于一阶温度补偿技术。因此本文利用衬底电压偏置效应,来减小阈值电压的非线性,改善电压基准源的温度特性,达到二阶曲率温度补偿,满足高精度电路的要求。 2 改进的基准电路 2.1 核心电路工作原理 改进的基准产生电路,m5-m6,r1及两个pnp晶体管q1、q2产生与绝对温度成正比的(ptat)电流;m9和r2为m11提供可变的衬底偏压来消除阈值电压的非线性;m11与m12提供△vgs之间的差值产生基准电压;r3和r4为栅源电压的比较提供权重。m10为其提供偏置电流。基准电压的表达式为: 化简后可得: 其中pmos有衬底偏置效应,由上式可以看到阈值电压具有非线性,而由(4)可知,φf的温度系数为线性,如果可以在vbs中引入与φf的温度呈线性而温度系数相同的量,则可以消除系数k的影响,从而消除阈值电压的非线性。引入ptat电流后,pmos管的衬底电压为正温度系数。另外由于pmos的源电压出现在根号下面,所以也可以近似认为负温度系数。从仿真波形(图5)也可以看到假设是可以接受的。综合起来vbs为正温度系数。因此可以实现消除非线性的问题。m5-m8及两个pnp管产生ptat电流,得到vbs为: 因为后两项远小于第一项,因此可以忽略得到:k=p12/p11,令(6)中后两项为零,有 确定了k后,可以根据(2)令后两项为零可以得到m11与m12的宽长比s11/s12为: 2.2 低压运放电路 为了产生ptat电流,传统的自偏置结果不能适用于低压的情况。因此采用了nmos差分对输入的低压运放,电源电压为1v:m24-m26为偏置电路,m21-m33为折叠式运放,vn,vp为运放的两个输入端,out1为运放的输出,c1进行环路补偿,调节偏置管m25及图1中m5和m6管。 2.3 启动电路 为了避免零电流状态加入了m16-m20的启动电路。工作原理为:当ptat电流源电流为零时,vn端为低电平,m16与m17构成的反相器输出高电平,m19和m20处于线性区,m15导通向运放的偏置管提供电流。当ptat电流源正常工作后,vn使m17导通,关断m19,m20和m15从而不影响主电路的正常工作。 3 仿真结果 3.1 温度特性的仿真 采用0.5cmos工艺对电路的温度特性、启动特性和电压抑制比进行了仿真分析。图4为温度特性仿真曲线,仿真扫描温度范围为-40℃—125℃。其温度变化幅度约为0.42mv,温度系数约为11ppm/℃。由于μn与μp的温度系数略有不同,使得最后的基准电压还是与温度有关。相比,本文实现了温度的二阶补偿。 可以看到电压近似为负温度系数。因此利用它的这一性质在中实现了一阶温度补偿。也证实了在2.1节的分析中,可以用于产生线形特性的电压vbe。 3.2 启动电路的仿真 随着电源电压的身高,基准电压的输出在大约200us后达到稳定值。启动电路能正常上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