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电源技术

单级功率因数校正开关电源

发布时间:2008/5/28 0:00:00 访问次数:489

  摘要:与传统两级pfc变换器比较,单级pfc ac-dc变换器只采用一个开关和一个控制器。单级pfc技术在低功率电源中的应用,已成为目前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单级,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拓扑
1、 引言
  为减少办公自动化设备、计算机和家用电器等内部开关电源对电网的污染,国际电工委员会和一些国家与地区推出了iec1000-3-2和en61000-3-2等标准,对电流谐波作出了限量规定。为满足输入电流谐波限制要求,最有效的技术手段就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有源pfc)。
目前被广为采用的有源pfc技术是两级方案,即有源pfc升压变换器+dc-dc变换器,如图1所示。
  两级pfc变换器使用两个开关(通常为mosfet)和两个控制器,即一个功率因数控制器和一个pwm控制器。只有在采用pfc/pwm组合控制器ic时,才能使用一个控制器,但仍需用两个开关。两级pfc在技术上十分成熟,早已获得广泛应用,但该方案存在电路拓扑复杂和成本较高等缺点。
  单级pfc ac-dc变换器中的pfc级和dc-dc级共用一个开关管和采用pwm方式的一套控制电路,同时实现功率因数校正和对输出电压的调节。
2、 单级pfc变换器基本电路拓扑
2.1单级pfc变换器基本电路
  单级pfc变换器通常由升压型pfc级和dc-dc变换器组合而成。其中的dc-dc变换器又分为正激式和反激式两种类型。图2所示为基本的单级隔离型正激式升压pfc电路。两部分电路共用一个开关(q1),通过二极管d1的电流为储能电容c1充电,d2在q1关断时防止电流倒流。通过控制q1的通断,电路同时完成对ac输入电流的整形和对输出电压的调节。
  由于全波桥式整流电路输入连接ac供电线路,瞬时输入功率是随时变化的,欲得到稳定的功率输出,要依靠储能电容实现功率平衡。对于dc-dc变换器,通常在连续模式(ccm)下工作,占空因数不随负载变化。而全桥整流输出电压与负载大小无关,当负载减轻时,输出功率减小,但pfc级输入功率同重载时一样,使充入c1的能量等于从c1抽取的能量,引起直流总线电压明显上升,c1上的电压应力往往达1000v以上,对开关器件的耐压要求非常高。由于开关器件的电压高,电流应力大,开关损耗大,并且功率从输入到输出要经两次变换,故效率低。
2.2改进型单级pfc变换器电路
  为降低储能电容上的高压和变换器效率,必须对图2所示的单级pfc基本电路拓扑进行改进。
  一种用变压器双线组实现负反馈的单级pfc变换器电路如图3所示。n1和n2绕组为变压器t1的耦合绕组。
  当开关q1导通时,电压vc1施加到t1初级绕组。当经整的电压大于n1上的电压时,升压电感器l1上才会有电流通过。当q1截止时,加在l1上的反向电压为vc1与n2上的电压vn2之和减去输入电压。n1和n2两个耦合线圈的加入,提供了负反馈电压,减轻了c1上的电压应力,提高了效率。但是,加入n1和n2后,会降低功率因数,增加电流谐波含量。如果在d2与n1之间加入一个电感,使输入电流工作在ccm,c1上的电压还可以降低。在图3中。要求n1+n2
图4示出了带低频辅助开关的ccm单级pfc变换器电路。q1为主开关,q2为辅助开关。在输入电流过零附近,q2导通,使附加绕组n1短路,当输入电压大于某一值时,q2关断。由于q2在输入电压很小时才会导通,其余的时间阻断,流过q2的电流很小,q2的功率损耗也就很小。这种电路拓扑与图3电路比较,减小了输入电流的谐波含量,提高了功率因数和效率,降低了电容(c1)上的电压。
  图5所示为带有源钳位和软开关的单级隔离式pfc变换器电路。图中,q1为主开关,q2为 开关,c1为储能开关,c2为钳位电容,cr为q1、q2和电路中寄生电容之和。电路的升压级工作在dcm,从而保证有较高的功率因数。反激式变换器级设计工作在ccm,从而避免了产生较高的电流应力。电路采用有源钳位和软开关技术来限制开关mosfet的电压应力。存储在变压器漏感中的再生能量,为主开关q1和辅助开关q2提供了软开关条件,从而减少了开关损耗,提高了变换器效率。q1和q2采用同一控制电路和驱动电路,从而使拓扑结构简化。
3、 基于flyboost模块的单级pfc ac-dc变换器
  基于flyboost模块的单级pfc ac-dc变换器电路如图6所示。该变换器建立在反激式升压拓扑基础上,工作状态分反激式变压器状态和升压状态两个工作状态

  摘要:与传统两级pfc变换器比较,单级pfc ac-dc变换器只采用一个开关和一个控制器。单级pfc技术在低功率电源中的应用,已成为目前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单级,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拓扑
1、 引言
  为减少办公自动化设备、计算机和家用电器等内部开关电源对电网的污染,国际电工委员会和一些国家与地区推出了iec1000-3-2和en61000-3-2等标准,对电流谐波作出了限量规定。为满足输入电流谐波限制要求,最有效的技术手段就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有源pfc)。
目前被广为采用的有源pfc技术是两级方案,即有源pfc升压变换器+dc-dc变换器,如图1所示。
  两级pfc变换器使用两个开关(通常为mosfet)和两个控制器,即一个功率因数控制器和一个pwm控制器。只有在采用pfc/pwm组合控制器ic时,才能使用一个控制器,但仍需用两个开关。两级pfc在技术上十分成熟,早已获得广泛应用,但该方案存在电路拓扑复杂和成本较高等缺点。
  单级pfc ac-dc变换器中的pfc级和dc-dc级共用一个开关管和采用pwm方式的一套控制电路,同时实现功率因数校正和对输出电压的调节。
2、 单级pfc变换器基本电路拓扑
2.1单级pfc变换器基本电路
  单级pfc变换器通常由升压型pfc级和dc-dc变换器组合而成。其中的dc-dc变换器又分为正激式和反激式两种类型。图2所示为基本的单级隔离型正激式升压pfc电路。两部分电路共用一个开关(q1),通过二极管d1的电流为储能电容c1充电,d2在q1关断时防止电流倒流。通过控制q1的通断,电路同时完成对ac输入电流的整形和对输出电压的调节。
  由于全波桥式整流电路输入连接ac供电线路,瞬时输入功率是随时变化的,欲得到稳定的功率输出,要依靠储能电容实现功率平衡。对于dc-dc变换器,通常在连续模式(ccm)下工作,占空因数不随负载变化。而全桥整流输出电压与负载大小无关,当负载减轻时,输出功率减小,但pfc级输入功率同重载时一样,使充入c1的能量等于从c1抽取的能量,引起直流总线电压明显上升,c1上的电压应力往往达1000v以上,对开关器件的耐压要求非常高。由于开关器件的电压高,电流应力大,开关损耗大,并且功率从输入到输出要经两次变换,故效率低。
2.2改进型单级pfc变换器电路
  为降低储能电容上的高压和变换器效率,必须对图2所示的单级pfc基本电路拓扑进行改进。
  一种用变压器双线组实现负反馈的单级pfc变换器电路如图3所示。n1和n2绕组为变压器t1的耦合绕组。
  当开关q1导通时,电压vc1施加到t1初级绕组。当经整的电压大于n1上的电压时,升压电感器l1上才会有电流通过。当q1截止时,加在l1上的反向电压为vc1与n2上的电压vn2之和减去输入电压。n1和n2两个耦合线圈的加入,提供了负反馈电压,减轻了c1上的电压应力,提高了效率。但是,加入n1和n2后,会降低功率因数,增加电流谐波含量。如果在d2与n1之间加入一个电感,使输入电流工作在ccm,c1上的电压还可以降低。在图3中。要求n1+n2
图4示出了带低频辅助开关的ccm单级pfc变换器电路。q1为主开关,q2为辅助开关。在输入电流过零附近,q2导通,使附加绕组n1短路,当输入电压大于某一值时,q2关断。由于q2在输入电压很小时才会导通,其余的时间阻断,流过q2的电流很小,q2的功率损耗也就很小。这种电路拓扑与图3电路比较,减小了输入电流的谐波含量,提高了功率因数和效率,降低了电容(c1)上的电压。
  图5所示为带有源钳位和软开关的单级隔离式pfc变换器电路。图中,q1为主开关,q2为 开关,c1为储能开关,c2为钳位电容,cr为q1、q2和电路中寄生电容之和。电路的升压级工作在dcm,从而保证有较高的功率因数。反激式变换器级设计工作在ccm,从而避免了产生较高的电流应力。电路采用有源钳位和软开关技术来限制开关mosfet的电压应力。存储在变压器漏感中的再生能量,为主开关q1和辅助开关q2提供了软开关条件,从而减少了开关损耗,提高了变换器效率。q1和q2采用同一控制电路和驱动电路,从而使拓扑结构简化。
3、 基于flyboost模块的单级pfc ac-dc变换器
  基于flyboost模块的单级pfc ac-dc变换器电路如图6所示。该变换器建立在反激式升压拓扑基础上,工作状态分反激式变压器状态和升压状态两个工作状态
相关IC型号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751165337  13692101218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