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D S P

H.264:走过2004

发布时间:2008/5/26 0:00:00 访问次数:581

        

    

    

     来源:21ic中国电子网 作者:上海富瀚微电子有限公司 杨小奇

    

     2003年5月,国际电联(itu)和mpeg标准组织iso共同发布了h.264/mpeg-4 avc视频压缩标准,一年多来,得到了业界强有力支持,特别是在即将过去的2004年,h.264作为技术标准不仅出现在不同的行业应用中,而且涉及各个国家、各个组织。

     在标准方面,2004年3月, 日本最大的六家电视广播公司决定采纳avc/h.264视频编解码标准,用于向移动终端发送数字电视广播,日本电视广播公司预计将在2006年3月以前开始提供面向移动接收的数字地面服务(terrestrial digital service)。

     2004年3月 envivio公司在hns卫星网络上第一次发布h.264(mpeg-4 avc) 编码内容。这次直播的源内容采用1.2mbps码流。传统的mpeg-2系统要用两倍的带宽来提供同等质量的内容。 2004年6月,dvd论坛正式批准了hd_dvd光盘物理格式version 1.0, h.264/mpeg-4 avc 成为主要的编码格式之一。 2004年9月新一代光盘规格之一的蓝光光盘宣布将正式支持影像编码技术h.264/mpeg-4 avc。 2004年11月,dvb组织正式批准接纳h.264为下一代sdtv,hdtv编码标准之一。 2003-2004年 h.264被3gpp逐步采纳。 在工业界,到2004年底,业内领前的一些大公司如cisco、apple、envivio、tandberg、polycom等陆续发布了支持h.264编码标准的媒体服务平台及解决方案。 sony、toshiba等开始发布蓝光高清、hd dvd播放机,并获得好莱坞制片商支持。 而其他半导体公司,broadcom,conexant,lsi logic,stm也陆续发布了h.264 专用解码芯片的样片和最新成果。可以预见,2005年,基于h.264的专用解码芯片将正式进入商用。而到2006年,这类芯片的需求将会进入高速增长。用意法半导体的家庭娱乐部总经理christos lagomichos话来说,业界对h.264芯片的需求由来已久,他相信h.264芯片的初期需求将大得“难以置信”。 h.264标准发布刚过一年,为什么会获得这等“特殊待遇”,从各方面的评价来看,不外乎两个主要原因: 一、技术的显著优势:在同等的画质下,h.264比上一代编码标准mpeg2平均节约64%的传输码流,而比mpeg4 asp要平均节约39%的传输码流。这是全球数百名优秀专家6年多的工作成果,也是自mpeg2以来视频编码技术又一次真正革命性的突破。 二、多个标准组织的支持:h.264是itu、mpeg、dvd、dvb、3gpp等工业化组织共同推进的下一代视频编码国际标准,我们知道,itu在电信领域,mpeg和dvd组织在家用数字av产品领域(如dvd、vcd),dvb组织在数字电视领域(dtv、hdtv),3gpp在下一代移动通信领域都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他们均得到国际工业界数百家大公司的支持,可以想见,在这些行业巨擘的推动下,h.264技术的应用将迅速进入到视频服务、媒体制作发行、固定及移动运营网络、平台开发、设备终端制造、芯片开发等多个领域。 从市场和产品技术上来看,h.264真正将带给我们什么呢? 首先,在带宽受限或紧缺的应用场合,h.264大大降低了网络带宽需要,同时其自适应传输能力大大提高了系统抗抖动性能,将使得以前无法满足客户需要的视频服务成为现实,并且显著提高画面质量,或降低后端服务器建造成本,这些领域包括:移动掌上电视(mobile tv、dvb-h)、网络电视(iptv/ipvod)、数字电视广播(dvb-s/dvb-t/hdtv),固定和移动可视电话(videophone)、ip 视频会议、远程监控等。 而在存储代价敏感的应用场合,h.264的高压缩比技术将大大降低系统和终端产品存储容量,这项优势将被广泛应用于:高清dvd播放机(hd dvd/蓝光高清)、dvd录像机(dvr/pvr)、便携式媒体播放机(pmp)、数字摄像机(dv)、数字监控(surveillance)等领域。 在国内市场上,电信运营商、内容提供商目前正在进行iptv、ipvod服务的开局试验,包括此前央视网络电视分别落地北京、上海,中国网通获得iptv运营牌照等业内事件,都是预示着基于互联网的互动媒体时代即将到来的前兆。 设备及应用提供方面,广州富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已经开发出基于h.264技术的流媒体服务平台,并在中国移动网络上投入商用;在数字监控领域,杭州海康威视也凭借他们在h.264方面的核心开发能力,获得业界领先地位;在芯片产品方面,上海富瀚微电子公司已投入h.264专用解码芯片(asic)和硅智慧(ip core)的产品开发。 2004年,是h.264厚积薄发的一年。 2005年,h.264正向我们箭步走来!

    

    

        

    

    

     来源:21ic中国电子网 作者:上海富瀚微电子有限公司 杨小奇

    

     2003年5月,国际电联(itu)和mpeg标准组织iso共同发布了h.264/mpeg-4 avc视频压缩标准,一年多来,得到了业界强有力支持,特别是在即将过去的2004年,h.264作为技术标准不仅出现在不同的行业应用中,而且涉及各个国家、各个组织。

     在标准方面,2004年3月, 日本最大的六家电视广播公司决定采纳avc/h.264视频编解码标准,用于向移动终端发送数字电视广播,日本电视广播公司预计将在2006年3月以前开始提供面向移动接收的数字地面服务(terrestrial digital service)。

     2004年3月 envivio公司在hns卫星网络上第一次发布h.264(mpeg-4 avc) 编码内容。这次直播的源内容采用1.2mbps码流。传统的mpeg-2系统要用两倍的带宽来提供同等质量的内容。 2004年6月,dvd论坛正式批准了hd_dvd光盘物理格式version 1.0, h.264/mpeg-4 avc 成为主要的编码格式之一。 2004年9月新一代光盘规格之一的蓝光光盘宣布将正式支持影像编码技术h.264/mpeg-4 avc。 2004年11月,dvb组织正式批准接纳h.264为下一代sdtv,hdtv编码标准之一。 2003-2004年 h.264被3gpp逐步采纳。 在工业界,到2004年底,业内领前的一些大公司如cisco、apple、envivio、tandberg、polycom等陆续发布了支持h.264编码标准的媒体服务平台及解决方案。 sony、toshiba等开始发布蓝光高清、hd dvd播放机,并获得好莱坞制片商支持。 而其他半导体公司,broadcom,conexant,lsi logic,stm也陆续发布了h.264 专用解码芯片的样片和最新成果。可以预见,2005年,基于h.264的专用解码芯片将正式进入商用。而到2006年,这类芯片的需求将会进入高速增长。用意法半导体的家庭娱乐部总经理christos lagomichos话来说,业界对h.264芯片的需求由来已久,他相信h.264芯片的初期需求将大得“难以置信”。 h.264标准发布刚过一年,为什么会获得这等“特殊待遇”,从各方面的评价来看,不外乎两个主要原因: 一、技术的显著优势:在同等的画质下,h.264比上一代编码标准mpeg2平均节约64%的传输码流,而比mpeg4 asp要平均节约39%的传输码流。这是全球数百名优秀专家6年多的工作成果,也是自mpeg2以来视频编码技术又一次真正革命性的突破。 二、多个标准组织的支持:h.264是itu、mpeg、dvd、dvb、3gpp等工业化组织共同推进的下一代视频编码国际标准,我们知道,itu在电信领域,mpeg和dvd组织在家用数字av产品领域(如dvd、vcd),dvb组织在数字电视领域(dtv、hdtv),3gpp在下一代移动通信领域都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他们均得到国际工业界数百家大公司的支持,可以想见,在这些行业巨擘的推动下,h.264技术的应用将迅速进入到视频服务、媒体制作发行、固定及移动运营网络、平台开发、设备终端制造、芯片开发等多个领域。 从市场和产品技术上来看,h.264真正将带给我们什么呢? 首先,在带宽受限或紧缺的应用场合,h.264大大降低了网络带宽需要,同时其自适应传输能力大大提高了系统抗抖动性能,将使得以前无法满足客户需要的视频服务成为现实,并且显著提高画面质量,或降低后端服务器建造成本,这些领域包括:移动掌上电视(mobile tv、dvb-h)、网络电视(iptv/ipvod)、数字电视广播(dvb-s/dvb-t/hdtv),固定和移动可视电话(videophone)、ip 视频会议、远程监控等。 而在存储代价敏感的应用场合,h.264的高压缩比技术将大大降低系统和终端产品存储容量,这项优势将被广泛应用于:高清dvd播放机(hd dvd/蓝光高清)、dvd录像机(dvr/pvr)、便携式媒体播放机(pmp)、数字摄像机(dv)、数字监控(surveillance)等领域。 在国内市场上,电信运营商、内容提供商目前正在进行iptv、ipvod服务的开局试验,包括此前央视网络电视分别落地北京、上海,中国网通获得iptv运营牌照等业内事件,都是预示着基于互联网的互动媒体时代即将到来的前兆。 设备及应用提供方面,广州富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已经开发出基于h.264技术的流媒体服务平台,并在中国移动网络上投入商用;在数字监控领域,杭州海康威视也凭借他们在h.264方面的核心开发能力,获得业界领先地位;在芯片产品方面,上海富瀚微电子公司已投入h.264专用解码芯片(asic)和硅智慧(ip core)的产品开发。 2004年,是h.264厚积薄发的一年。 2005年,h.264正向我们箭步走来!

    

    

相关IC型号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业余条件下PCM2702
    PGM2702采用SSOP28封装,引脚小而密,EP3...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692101218  13751165337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