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模拟技术

一种宽频带大摆幅的三级CMOS功率放大器

发布时间:2008/5/28 0:00:00 访问次数:471

刘三清,张诗娟,余岳辉,陈晓飞

  摘要:设计了一种用于耳机驱动的cmos功率放大器,该放大器采用0.35μm双层多晶硅工艺实现,驱动32ω的电阻负载。该设计采用三级放大两级密勒补偿的电路结构,通过提高增益带宽来提高音频放大器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该电路的开环直流增益为70db,相位裕度达到86.6°,单位增益带宽为100mhz。输出级采用推挽式ab类结构,能有效地提高输出电压的摆幅,从而得到电路在低电源电压下的高驱动能力。结果表明,在3.3v电源电压下,电压输出摆幅为2.7v。

 关键词:cmos;功率放大器;单位增益带宽;输出摆幅

  低功耗、高性能是音频放大器一直追求的目标。近几年来cmos功率放大器得到很大发展,采用此工艺将会有效地降低功耗,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获得有效的增益带宽,降低电源等产生的噪声,如何有效降低谐波失真,在低电源电压下获得近乎满幅的输出,以获得有效的电压输出等。

 本文介绍的两级密勒补偿结构的放大器结构简单,很好地满足了增益带宽及电压输出摆幅的要求。

放大器的结构

 该功率放大器采用三级放大结构。输入级为折叠式放大结构,输入管为p管,以降低闪烁噪声。折叠式输入级的输出,直接作为输出级中p沟晶体管的驱动。

  第二级为非反相放大级,它由一个共源p沟输入管,一个电流镜和一个电流为80μa的恒流源组成。该级电路的重要作用在于为输出级的n管提供合理的偏置电压,以使输出级的两个管子的偏置电压分开,从而实现ab类输出。

 输出级则为推挽式的ab类结构,该结构的特点是p管和n管交替导通,这样输出电压仅损失一个管子的过驱动电压,有效地提高输出电压的水平,满足在低电源电压下信号的输出驱动的要求。本设计电路输出级的静态电流为1ma。放大器的输出级和第一级及第二级之间有两个密勒型的补偿回路,密勒补偿采用了零电阻补偿法,该方法通过将补偿电容cc串联一个电阻rz,消除了仅由电容进行补偿引起的右半平面(rhp)零点效应,增加电路的稳定性。

 npower2线用于省功耗控制,当它的值为低电位时,整个电路不工作,处于省功耗状态。省功耗控制对于便携式系统是十分必要的。

 具体结构如图1所,其中vp1,vp2,vn2和vn2为偏置电压。


图1 放大器电路的结构

放大器电路稳定性分析

 在未接补偿电容和电阻的情况下,开环响应的极点频率

f1=1/(2πr1c1); f2=1/(2πr2c2);f3=1/(2πr3c3),

 式中:ri和ci(i=1,2,3)分别是第i级的等效输入电阻和电容,其中r3为输出负载电阻。

 带补偿的三级功率放大器稳定性设计的条件是主极点f1≤ft<fn,n=2,3,,n,ft为放大器的单位增益频率,即在ft频率范围内开环增益以20db每10倍频程的速度下降。

 图2是未加补偿的带有32ω负载的三级放大器的波特相位特性的仿真结果,由此图可以看出,未加补偿前在单位增益频率范围内有两个极点,相位裕度只有36°,电路不够稳定。


图2 未加补偿时的波特相位图

 图3给出了负载为32ω的三级放大器加补偿之后的仿真结果,f1,f2极点通过补偿被有效分离,f1向低频点移动,移动到较低的频率,而f2则移动到ft频率外,达到很高的频率。由f1≤ft<f2推出,极点很好地满足了电路稳定性条件。


图3 补偿后的波特相位图

 采用两级零电阻补偿的方法将引入两个零点,一个为右半平面(rhp)零点,另一个则为左半平面(lhp)零点。它们的值分别为:zrhp=1/(cc2/gm3-rz2cc2);zlhp=-1/(rz1cc1),其中cc1,rz1,cc2,rz2分别为第一级和第二级的补偿电容与电阻,gm3为第三级的跨导。

 右半平面的零点存在将会减缓幅值下降,因而使增益交点外推,更远离原点,从而大大降低电路的稳定性,因此必须将其消除。由右半平面零点的公式,理论上可以推出:选择零电阻rz2的值,使其满足rz2<

刘三清,张诗娟,余岳辉,陈晓飞

  摘要:设计了一种用于耳机驱动的cmos功率放大器,该放大器采用0.35μm双层多晶硅工艺实现,驱动32ω的电阻负载。该设计采用三级放大两级密勒补偿的电路结构,通过提高增益带宽来提高音频放大器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该电路的开环直流增益为70db,相位裕度达到86.6°,单位增益带宽为100mhz。输出级采用推挽式ab类结构,能有效地提高输出电压的摆幅,从而得到电路在低电源电压下的高驱动能力。结果表明,在3.3v电源电压下,电压输出摆幅为2.7v。

 关键词:cmos;功率放大器;单位增益带宽;输出摆幅

  低功耗、高性能是音频放大器一直追求的目标。近几年来cmos功率放大器得到很大发展,采用此工艺将会有效地降低功耗,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获得有效的增益带宽,降低电源等产生的噪声,如何有效降低谐波失真,在低电源电压下获得近乎满幅的输出,以获得有效的电压输出等。

 本文介绍的两级密勒补偿结构的放大器结构简单,很好地满足了增益带宽及电压输出摆幅的要求。

放大器的结构

 该功率放大器采用三级放大结构。输入级为折叠式放大结构,输入管为p管,以降低闪烁噪声。折叠式输入级的输出,直接作为输出级中p沟晶体管的驱动。

  第二级为非反相放大级,它由一个共源p沟输入管,一个电流镜和一个电流为80μa的恒流源组成。该级电路的重要作用在于为输出级的n管提供合理的偏置电压,以使输出级的两个管子的偏置电压分开,从而实现ab类输出。

 输出级则为推挽式的ab类结构,该结构的特点是p管和n管交替导通,这样输出电压仅损失一个管子的过驱动电压,有效地提高输出电压的水平,满足在低电源电压下信号的输出驱动的要求。本设计电路输出级的静态电流为1ma。放大器的输出级和第一级及第二级之间有两个密勒型的补偿回路,密勒补偿采用了零电阻补偿法,该方法通过将补偿电容cc串联一个电阻rz,消除了仅由电容进行补偿引起的右半平面(rhp)零点效应,增加电路的稳定性。

 npower2线用于省功耗控制,当它的值为低电位时,整个电路不工作,处于省功耗状态。省功耗控制对于便携式系统是十分必要的。

 具体结构如图1所,其中vp1,vp2,vn2和vn2为偏置电压。


图1 放大器电路的结构

放大器电路稳定性分析

 在未接补偿电容和电阻的情况下,开环响应的极点频率

f1=1/(2πr1c1); f2=1/(2πr2c2);f3=1/(2πr3c3),

 式中:ri和ci(i=1,2,3)分别是第i级的等效输入电阻和电容,其中r3为输出负载电阻。

 带补偿的三级功率放大器稳定性设计的条件是主极点f1≤ft<fn,n=2,3,,n,ft为放大器的单位增益频率,即在ft频率范围内开环增益以20db每10倍频程的速度下降。

 图2是未加补偿的带有32ω负载的三级放大器的波特相位特性的仿真结果,由此图可以看出,未加补偿前在单位增益频率范围内有两个极点,相位裕度只有36°,电路不够稳定。


图2 未加补偿时的波特相位图

 图3给出了负载为32ω的三级放大器加补偿之后的仿真结果,f1,f2极点通过补偿被有效分离,f1向低频点移动,移动到较低的频率,而f2则移动到ft频率外,达到很高的频率。由f1≤ft<f2推出,极点很好地满足了电路稳定性条件。


图3 补偿后的波特相位图

 采用两级零电阻补偿的方法将引入两个零点,一个为右半平面(rhp)零点,另一个则为左半平面(lhp)零点。它们的值分别为:zrhp=1/(cc2/gm3-rz2cc2);zlhp=-1/(rz1cc1),其中cc1,rz1,cc2,rz2分别为第一级和第二级的补偿电容与电阻,gm3为第三级的跨导。

 右半平面的零点存在将会减缓幅值下降,因而使增益交点外推,更远离原点,从而大大降低电路的稳定性,因此必须将其消除。由右半平面零点的公式,理论上可以推出:选择零电阻rz2的值,使其满足rz2<

相关IC型号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泰克新发布的DSA830
   泰克新发布的DSA8300在一台仪器中同时实现时域和频域分析,DS...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751165337  13692101218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