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模拟技术

全差分CMOS运算放大器的设计

发布时间:2008/5/28 0:00:00 访问次数:754

陈晓飞,刘三清,张诗娟,陈 曙

  摘要:研究了一种全差分高增益、宽带宽cmos运算跨导放大器(ota)。 放大器采用三级折叠2级联结构,结合附加增益提高电路,大幅提高整个电路增益的同时获得较好的频率特性,采用0.35μm cmos n 阱工艺设计。 hspice 模拟结果放大器的带宽为215 mhz(相位裕度62.2°),开环增益为103db ,功耗仅为2.01mw。

  关键词:运算跨导放大器(ota);折叠-级联;增益提高;带宽

设计原理

一种采样频率为48khz、过采样比为256的三阶三位σ-δa/d调制器,设计中最关键部分就是积分器中的运算放大器。它不仅需要很高的增益来满足精度要求,还要有较大的单位增益带宽来满足过采样的速度要求,而这两个要求是互相制约、互为矛盾的。 实现宽带一般采用短沟器件、较大的偏置电流、单级设计;而实现高增益则一般采用长沟器件、较小的偏置电流、多级设计。

本文给出了一种新颖的全差分cmos运算放大器的设计方法,主电路采用三级折叠-级联结构,并利用增益提高技术,在保持较好频率响应的前提下,使电路增益明显提高;且附加电路易于设计和实现,只增加较少的功耗和芯片面积。 基于此方法的电路结构如图1 所示,主电路采用三级折叠-级联结构,信号通路上附加增益级和m2及m3共同组成一个大的反馈环路;负载通路上附加增益级和m5 组成一个反馈环路。

图1  三级级联附带增益提高结构(半边电路)

增益的提高
假设负载阻抗无限大,分析图1 的信号通路,并假设图1 中附加增益放大器是具有直流增益为aadd1的理想增益级,忽略m2及m3 的体效应, 计算电路输出阻抗的小信号模型如图2 所示。 通过计算得到

因设计时一般选择m2和m3尺寸相同,故式(1)可进一步简化为

低频本征增益

没有反馈环路时,m3 的栅极连接偏置电压, 其输出阻抗和低频本征增益分别为:

gm3 ro3 ro2ro1 ro3/ ro2在同一个数量级,比较式(3)和(4)可以看出,本征增益大约提高gm1 gm3 a add1 ro3 ro1 。再来看看负载通路阻抗提高的情况。 通过小信号模型的分析,得

比之没有反馈环路前阻抗增加至少(aadd2+1)倍。

图2 输出阻抗计算的小信号模型

比较式(2)和(5)可以看出,信号通路反馈回路的这种接法比之负载电流源通路反馈回路的接法,前者阻抗没有后者增加得大。 对于全差分放大器,由于信号通路“看不到”负载通路的极点,负载通路的附加放大器(aadd2)可不考虑其对主电路频率特性的影响, 因此采用后者的接法以便以较小的aadd2的值即可满足对负载通路阻抗的要求。

频率特性
设图1中未附加增益级的原主电路的主极点频率(即输出极点) 用ωo1表示, 第一个非主极点(即图中b 点所代表的极点) 频率用ωo2表示, 第二个非主极点(即图中a 点所代表的极点) 频率用ωo3表示;附加放大器a add1的单位增益频率用ωa1表示。

要想不影响原主电路的频率特性, 根据分析,图1中若将aadd1附加放大器反馈至m2管( 同负载通路), 附加放大器设计需满足ωo2 <ωa1 < ωo3 ;本文给出的将aadd1附加放大器反馈至m3 管这种接法, 附加放大器设计需满足ωo1 <ωa1 <ωo2 。

可以看出本文给出的设计aadd1附加放大器要求的单位增益频率在一个较低的范围内, 因此其实现相对要简单,不必在增益和带宽之间进行艰难的折衷。

电路实现及模拟结果

图3即为本设计的全差分ota。主电路采用pmos 输入对管,三级折叠2级联。附加放大器采用简单的共源放大即可,由于不必在增益和带宽之间进行折衷,可采用较小的偏置电流以降低功耗,aadd1附加放大器靠共源放大管用宽沟道管来增大其增益;在共源放大管前面增加二极管连接晶体管作电平转移, 使其不影响主电路的输出信号摆幅,突出的优点是实现简单,不需增加额外的偏置电路。 采用开关电容共模反馈电路以稳定高阻输出节点的直流电压;偏置电路采用一个主控电流源并利用电流镜产生一些偏置电流(图5中未画出偏置电路部分) 。 另外电路中增加mp1和mp2管,其作用是提高放大器的转换性能。

在高频下,精确测量全差分幅频及相频特性是很困难的,本文所有的模拟结果都是基于单端的,双端增益值应在测量值基础上乘以2。 放大器的主要性能参数如下:直流增益为103db ;单位增益频率为215mhz;相位为62.2°;cl为0.1
陈晓飞,刘三清,张诗娟,陈 曙

  摘要:研究了一种全差分高增益、宽带宽cmos运算跨导放大器(ota)。 放大器采用三级折叠2级联结构,结合附加增益提高电路,大幅提高整个电路增益的同时获得较好的频率特性,采用0.35μm cmos n 阱工艺设计。 hspice 模拟结果放大器的带宽为215 mhz(相位裕度62.2°),开环增益为103db ,功耗仅为2.01mw。

  关键词:运算跨导放大器(ota);折叠-级联;增益提高;带宽

设计原理

一种采样频率为48khz、过采样比为256的三阶三位σ-δa/d调制器,设计中最关键部分就是积分器中的运算放大器。它不仅需要很高的增益来满足精度要求,还要有较大的单位增益带宽来满足过采样的速度要求,而这两个要求是互相制约、互为矛盾的。 实现宽带一般采用短沟器件、较大的偏置电流、单级设计;而实现高增益则一般采用长沟器件、较小的偏置电流、多级设计。

本文给出了一种新颖的全差分cmos运算放大器的设计方法,主电路采用三级折叠-级联结构,并利用增益提高技术,在保持较好频率响应的前提下,使电路增益明显提高;且附加电路易于设计和实现,只增加较少的功耗和芯片面积。 基于此方法的电路结构如图1 所示,主电路采用三级折叠-级联结构,信号通路上附加增益级和m2及m3共同组成一个大的反馈环路;负载通路上附加增益级和m5 组成一个反馈环路。

图1  三级级联附带增益提高结构(半边电路)

增益的提高
假设负载阻抗无限大,分析图1 的信号通路,并假设图1 中附加增益放大器是具有直流增益为aadd1的理想增益级,忽略m2及m3 的体效应, 计算电路输出阻抗的小信号模型如图2 所示。 通过计算得到

因设计时一般选择m2和m3尺寸相同,故式(1)可进一步简化为

低频本征增益

没有反馈环路时,m3 的栅极连接偏置电压, 其输出阻抗和低频本征增益分别为:

gm3 ro3 ro2ro1 ro3/ ro2在同一个数量级,比较式(3)和(4)可以看出,本征增益大约提高gm1 gm3 a add1 ro3 ro1 。再来看看负载通路阻抗提高的情况。 通过小信号模型的分析,得

比之没有反馈环路前阻抗增加至少(aadd2+1)倍。

图2 输出阻抗计算的小信号模型

比较式(2)和(5)可以看出,信号通路反馈回路的这种接法比之负载电流源通路反馈回路的接法,前者阻抗没有后者增加得大。 对于全差分放大器,由于信号通路“看不到”负载通路的极点,负载通路的附加放大器(aadd2)可不考虑其对主电路频率特性的影响, 因此采用后者的接法以便以较小的aadd2的值即可满足对负载通路阻抗的要求。

频率特性
设图1中未附加增益级的原主电路的主极点频率(即输出极点) 用ωo1表示, 第一个非主极点(即图中b 点所代表的极点) 频率用ωo2表示, 第二个非主极点(即图中a 点所代表的极点) 频率用ωo3表示;附加放大器a add1的单位增益频率用ωa1表示。

要想不影响原主电路的频率特性, 根据分析,图1中若将aadd1附加放大器反馈至m2管( 同负载通路), 附加放大器设计需满足ωo2 <ωa1 < ωo3 ;本文给出的将aadd1附加放大器反馈至m3 管这种接法, 附加放大器设计需满足ωo1 <ωa1 <ωo2 。

可以看出本文给出的设计aadd1附加放大器要求的单位增益频率在一个较低的范围内, 因此其实现相对要简单,不必在增益和带宽之间进行艰难的折衷。

电路实现及模拟结果

图3即为本设计的全差分ota。主电路采用pmos 输入对管,三级折叠2级联。附加放大器采用简单的共源放大即可,由于不必在增益和带宽之间进行折衷,可采用较小的偏置电流以降低功耗,aadd1附加放大器靠共源放大管用宽沟道管来增大其增益;在共源放大管前面增加二极管连接晶体管作电平转移, 使其不影响主电路的输出信号摆幅,突出的优点是实现简单,不需增加额外的偏置电路。 采用开关电容共模反馈电路以稳定高阻输出节点的直流电压;偏置电路采用一个主控电流源并利用电流镜产生一些偏置电流(图5中未画出偏置电路部分) 。 另外电路中增加mp1和mp2管,其作用是提高放大器的转换性能。

在高频下,精确测量全差分幅频及相频特性是很困难的,本文所有的模拟结果都是基于单端的,双端增益值应在测量值基础上乘以2。 放大器的主要性能参数如下:直流增益为103db ;单位增益频率为215mhz;相位为62.2°;cl为0.1
相关IC型号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泰克新发布的DSA830
   泰克新发布的DSA8300在一台仪器中同时实现时域和频域分析,DS...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692101218  13751165337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