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IP的集中式视频会议模型及实现方案
发布时间:2008/5/28 0:00:00 访问次数:524
近几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视频会议的应用范围正逐渐从传统的专业领域、大型企业等高端用户向中小企业等普通用户和个人用户拓展。据有关机构的分析结果显示,2004年我国视频会议市场的规模已经达到18.7亿元,并以每年26%的速度递增,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基于sip的集中式视频会议模型,并根据此模型设计了初步的实现方案,分析了此方案的工作原理。目前,ietf领导的对sip会议模型的研究还处于草案阶段,并没有成为标准,因此,对sip会议框架及其实现技术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 视频会议系统的主流技术标准
目前,视频会议系统的主流技术标准有2个,h.323和sip[1]。前者是由itu-tsg16定义,包括h.225呼叫控制信令和ras信令、h.245媒体控制信令和h.450补充业务信令规范;后者由ietfmmusic工作组定义,包括sdp媒体描述规范。
h.323系统沿用传统电信网的设计理念,兼顾传统pstn呼叫流程和ip网特点而发展成熟,吸取了许多电信网的组网、互联和运营经验,能与pstn网
|
sip是用来建立、修改和终结多媒体会话的应用层控制协议,主要完成用户定位、用户能力交换、呼叫建立、呼叫处理等功能。它继承了互联网协议的设计理念,与h.323协议相比,具有简单灵活、扩展方便的特点,可方便地与其他互联网协议结合提供丰富的ip多媒体业务,以便在各种网络环境下部署。
目前,大规模商用voip网络和会议系统都采用h.323标准,但随着voip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视频会议系统应用的逐渐普及,sip协议正日益受到业界的重视。3gpp已经确定将sip协议作为第三代移动通信全ip网络的控制协议,制订了基于sip的ip多媒体子系统(ims)。业界也已经确定将sip作为下一代网络(ngn)的核心控制协议。与此同时,sip协议及其应用的标准化工作也在积极的进行之中,这其中就包括由ietfsipping工作组领导的集中式多媒体会议的标准化工作和xcon工作组领导的会场控制和cpcp(conferencepolicycontrol protocol)的标准化工作。随着这些标准的制订,基于sip的视频会议系统必将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2 集中式会议系统模型
下面介绍一种基于sip的集中式会议模型。所谓集中式是指该模型相对于多播会议、全分布式会议等会议模型而言,具有信令集中控制、媒体集中处理的特点。该会议模型也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情形。集中式会议模型的结构图[2]如图1所示。
该模型主要包括与会者(participant)、会议控制中心(focus)、会议策略服务器(cps)、会议策略(cp)、会议通告服务(cns)、媒体混合服务器(mixer)等逻辑功能模块。其中,focus、cps、cns、cp和mixer构成会议服务器,完成多媒体会议的核心功能。此会议模型中各模块功能如下。
a)会议的控制中心:会议的控制中心与每个与会者之间存在sip对话联系。它一方面根据会议成员策略管理整个会议,如会议接入控制、与会人员管理等,另一方面它又根据会议媒体策略,对媒体混合服务器进行控制,保证每个与会者能够接收到会议的媒体流。
每一个会议控制中心都有一个会议uri与其相对应,此uri在全局范围内是惟一的。当用户需要加入会议时,需向相应会议uri发送invite请求。
b)与会者:与会者是指会议中和会议控制中心维持sip对话的sip用户代理。此用户代理可以是pc应用程序、sip电话或者是pstn网关,也可以是其他会议控制中心。当与会者是其他会议的会议控制中心
近几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视频会议的应用范围正逐渐从传统的专业领域、大型企业等高端用户向中小企业等普通用户和个人用户拓展。据有关机构的分析结果显示,2004年我国视频会议市场的规模已经达到18.7亿元,并以每年26%的速度递增,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基于sip的集中式视频会议模型,并根据此模型设计了初步的实现方案,分析了此方案的工作原理。目前,ietf领导的对sip会议模型的研究还处于草案阶段,并没有成为标准,因此,对sip会议框架及其实现技术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 视频会议系统的主流技术标准
目前,视频会议系统的主流技术标准有2个,h.323和sip[1]。前者是由itu-tsg16定义,包括h.225呼叫控制信令和ras信令、h.245媒体控制信令和h.450补充业务信令规范;后者由ietfmmusic工作组定义,包括sdp媒体描述规范。
h.323系统沿用传统电信网的设计理念,兼顾传统pstn呼叫流程和ip网特点而发展成熟,吸取了许多电信网的组网、互联和运营经验,能与pstn网
|
sip是用来建立、修改和终结多媒体会话的应用层控制协议,主要完成用户定位、用户能力交换、呼叫建立、呼叫处理等功能。它继承了互联网协议的设计理念,与h.323协议相比,具有简单灵活、扩展方便的特点,可方便地与其他互联网协议结合提供丰富的ip多媒体业务,以便在各种网络环境下部署。
目前,大规模商用voip网络和会议系统都采用h.323标准,但随着voip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视频会议系统应用的逐渐普及,sip协议正日益受到业界的重视。3gpp已经确定将sip协议作为第三代移动通信全ip网络的控制协议,制订了基于sip的ip多媒体子系统(ims)。业界也已经确定将sip作为下一代网络(ngn)的核心控制协议。与此同时,sip协议及其应用的标准化工作也在积极的进行之中,这其中就包括由ietfsipping工作组领导的集中式多媒体会议的标准化工作和xcon工作组领导的会场控制和cpcp(conferencepolicycontrol protocol)的标准化工作。随着这些标准的制订,基于sip的视频会议系统必将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2 集中式会议系统模型
下面介绍一种基于sip的集中式会议模型。所谓集中式是指该模型相对于多播会议、全分布式会议等会议模型而言,具有信令集中控制、媒体集中处理的特点。该会议模型也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情形。集中式会议模型的结构图[2]如图1所示。
该模型主要包括与会者(participant)、会议控制中心(focus)、会议策略服务器(cps)、会议策略(cp)、会议通告服务(cns)、媒体混合服务器(mixer)等逻辑功能模块。其中,focus、cps、cns、cp和mixer构成会议服务器,完成多媒体会议的核心功能。此会议模型中各模块功能如下。
a)会议的控制中心:会议的控制中心与每个与会者之间存在sip对话联系。它一方面根据会议成员策略管理整个会议,如会议接入控制、与会人员管理等,另一方面它又根据会议媒体策略,对媒体混合服务器进行控制,保证每个与会者能够接收到会议的媒体流。
每一个会议控制中心都有一个会议uri与其相对应,此uri在全局范围内是惟一的。当用户需要加入会议时,需向相应会议uri发送invite请求。
b)与会者:与会者是指会议中和会议控制中心维持sip对话的sip用户代理。此用户代理可以是pc应用程序、sip电话或者是pstn网关,也可以是其他会议控制中心。当与会者是其他会议的会议控制中心
上一篇:电缆防盗割报警器 (八)
上一篇:电缆防盗割报警器 (七)
热门点击
- 电话机检修仪
- 铅酸蓄电池充电器(二)
- 发电机组自动稳压器电路(二)
- 工业仪表用声光报警器 (一)
- 象棋电子裁判计时器
- 多路断线式防盗报警器 (四)
- 遥控玩具汽车
- 红外线反射式防盗报警器 (二)
- Frontier四合一WiFi收音机模块集成
- 相线、零线接反自动矫正器 (二)
推荐技术资料
- 泰克新发布的DSA830
- 泰克新发布的DSA8300在一台仪器中同时实现时域和频域分析,DS...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