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电源技术

军用混合集成DC/DC变换器

发布时间:2007/9/10 0:00:00 访问次数:433

1引言


随着航天航空等电子工程系统小型化技术的发展,整机电源供电系统开始采用由混合集成DC/DC电源变换器构成的分布式供电设计方案,取代传统的由分立元器件组成的电源集中供电方式。军用混合集成DC/DC电源变换器以其体积小、重量轻、功率密度高、效率高、可靠性高等特点,被广泛用于军事电子控制系统。双路输出是DC/DC电源变换器常有的输出形式,通常,其输出有主副路之分,对双路输出的每路1有一定的要求,诸如双路输出负载平衡或副路加载时主路不能空载等要求,即存在所谓的交叉调整率问题,使双路输出DC/DC变换器的使用受到限制。而在一些特定的场合,要求DC/DC变换器双路输出没有主副路之分,相互独立输出。本文主要介绍低纹波双路输出DC/DC电源变换器的设计思想、实现方法及研究结果。


 2方案设计


根据双路独立输出的特殊要求,经过对双路输出DC/DC变换器拓扑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确定实现双路独立输出DC/DC变换器的电路方案。实现双路输出DC/DC变换器有以下4种电路方案,它们的电原理框图分别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


 
 
图1 方案1的电原理框图


 

图2 方案2的电原理框图


 

图3 方案3的电原理框图



图4 方案4的电原理框图


方案1是1路输出采用反馈实现稳压,另1路采用后稳压的电路拓扑结构;方案2是两路输出均采用后稳压的电路拓扑结构;方案3是两路输出的差值采样,经光耦隔离反馈,实现两路输出稳压的电路拓扑结构;方案4是两路输出的差值采样,经变压器隔离反馈,实现两路输出稳压的电路拓扑结构。


 这4种方案的高频变压器输入侧部分电路形式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输出反馈方式和路径。表1为4种方案的特点对比,从中可知方案2具有双路独立输出、交叉调整率为零的特点。


 

表1 4种方案的特点对比


3电路设计


3.1方案2的设计特点


方案2采用UC1825A双端输出PWM控制电路,功率开关采用双端推挽结构,输入滤波采用π型滤波器,启动电路采用串联线性稳压电路向UC1825A供电。在高频变压器输入侧把高频变压器的1路输出绕组整流滤波作为辅助电源,切换启动电路向UC1825A供电,辅助电源同时作为预稳压电路反馈到UC1825A控制电路的误差电压控制端,控制UC1825A的输出脉冲宽度,构成UC1825A、功率开关、高频变压器、辅助电源及预稳压电路的闭环控制回路,实现辅助电源的稳压控制,从而实现输入电压Vi变化时正负双路输出的预稳压控制。正负两路输出均采用全波整流、两级LC滤波,并分别采用1个串联线性稳压器,实现负载变化时低纹波输出电压的稳压控制。


 方案2是自主设计开发的,国内外目前尚未见到此种DC/DC变换器设计方案的报道。


 3.2 控制回路设计


在高频变压器输入侧增设1个次级绕组,该次级绕组电压经整流滤波后,取样反馈到UC1825A控制电路误差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构成闭环控制回路,使输入电压变化时该次级绕组电压稳定不变。


闭环控制回路的稳定性是整个DC/DC变换器系统正常工作必不可少的条件。由于存在滤波电感、电容相移环节,经过取样、放大、比较、脉宽调制后,就会在某个频率上满足回路增益A>1、正反馈的条件,造成闭环回路的不稳定。因此必须加入适当的校正环节,使闭环回路稳定工作。图5为在误差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校正网络,在误差放大器输入、输出之间加入校正网络构成比例积分有源校正电路的等效闭环回路。



图5    等效闭环控制回路


图6为闭环回路的幅频、相频特性示意图。由此图可知,在低频段,环路增益较高,有利于降低稳态误差,在高频段,环路增益降低,回路有充分的相位余量,有利于闭环回路稳定工作。闭环回路的相位余量为100°,因此闭环回路工作是非常稳定的。   


3.3 低输出纹波电压设计


选用肖特基整流管,减小整流管反向恢复时间造成的输出纹波电压尖峰;优化功率变压器结构设计,减小变压器初级漏感;采用合适的RC吸收网络,减小功率开关管的电压尖峰;采用两级LC滤波技术,合理选用输出滤波电感器、电容器,达到降低输出纹波电压的目的,使输出纹波电压典型值为10mV(峰峰值)。



图6    环路幅频和相频特性


3.4高转换效率设计   


转换效率

1引言


随着航天航空等电子工程系统小型化技术的发展,整机电源供电系统开始采用由混合集成DC/DC电源变换器构成的分布式供电设计方案,取代传统的由分立元器件组成的电源集中供电方式。军用混合集成DC/DC电源变换器以其体积小、重量轻、功率密度高、效率高、可靠性高等特点,被广泛用于军事电子控制系统。双路输出是DC/DC电源变换器常有的输出形式,通常,其输出有主副路之分,对双路输出的每路1有一定的要求,诸如双路输出负载平衡或副路加载时主路不能空载等要求,即存在所谓的交叉调整率问题,使双路输出DC/DC变换器的使用受到限制。而在一些特定的场合,要求DC/DC变换器双路输出没有主副路之分,相互独立输出。本文主要介绍低纹波双路输出DC/DC电源变换器的设计思想、实现方法及研究结果。


 2方案设计


根据双路独立输出的特殊要求,经过对双路输出DC/DC变换器拓扑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确定实现双路独立输出DC/DC变换器的电路方案。实现双路输出DC/DC变换器有以下4种电路方案,它们的电原理框图分别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


 
 
图1 方案1的电原理框图


 

图2 方案2的电原理框图


 

图3 方案3的电原理框图



图4 方案4的电原理框图


方案1是1路输出采用反馈实现稳压,另1路采用后稳压的电路拓扑结构;方案2是两路输出均采用后稳压的电路拓扑结构;方案3是两路输出的差值采样,经光耦隔离反馈,实现两路输出稳压的电路拓扑结构;方案4是两路输出的差值采样,经变压器隔离反馈,实现两路输出稳压的电路拓扑结构。


 这4种方案的高频变压器输入侧部分电路形式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输出反馈方式和路径。表1为4种方案的特点对比,从中可知方案2具有双路独立输出、交叉调整率为零的特点。


 

表1 4种方案的特点对比


3电路设计


3.1方案2的设计特点


方案2采用UC1825A双端输出PWM控制电路,功率开关采用双端推挽结构,输入滤波采用π型滤波器,启动电路采用串联线性稳压电路向UC1825A供电。在高频变压器输入侧把高频变压器的1路输出绕组整流滤波作为辅助电源,切换启动电路向UC1825A供电,辅助电源同时作为预稳压电路反馈到UC1825A控制电路的误差电压控制端,控制UC1825A的输出脉冲宽度,构成UC1825A、功率开关、高频变压器、辅助电源及预稳压电路的闭环控制回路,实现辅助电源的稳压控制,从而实现输入电压Vi变化时正负双路输出的预稳压控制。正负两路输出均采用全波整流、两级LC滤波,并分别采用1个串联线性稳压器,实现负载变化时低纹波输出电压的稳压控制。


 方案2是自主设计开发的,国内外目前尚未见到此种DC/DC变换器设计方案的报道。


 3.2 控制回路设计


在高频变压器输入侧增设1个次级绕组,该次级绕组电压经整流滤波后,取样反馈到UC1825A控制电路误差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构成闭环控制回路,使输入电压变化时该次级绕组电压稳定不变。


闭环控制回路的稳定性是整个DC/DC变换器系统正常工作必不可少的条件。由于存在滤波电感、电容相移环节,经过取样、放大、比较、脉宽调制后,就会在某个频率上满足回路增益A>1、正反馈的条件,造成闭环回路的不稳定。因此必须加入适当的校正环节,使闭环回路稳定工作。图5为在误差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校正网络,在误差放大器输入、输出之间加入校正网络构成比例积分有源校正电路的等效闭环回路。



图5    等效闭环控制回路


图6为闭环回路的幅频、相频特性示意图。由此图可知,在低频段,环路增益较高,有利于降低稳态误差,在高频段,环路增益降低,回路有充分的相位余量,有利于闭环回路稳定工作。闭环回路的相位余量为100°,因此闭环回路工作是非常稳定的。   


3.3 低输出纹波电压设计


选用肖特基整流管,减小整流管反向恢复时间造成的输出纹波电压尖峰;优化功率变压器结构设计,减小变压器初级漏感;采用合适的RC吸收网络,减小功率开关管的电压尖峰;采用两级LC滤波技术,合理选用输出滤波电感器、电容器,达到降低输出纹波电压的目的,使输出纹波电压典型值为10mV(峰峰值)。



图6    环路幅频和相频特性


3.4高转换效率设计   


转换效率

相关IC型号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Seeed Studio
    Seeed Studio绐我们的印象总是和绘画脱离不了...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751165337  13692101218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