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PGA的X射线安检设备控制器设计
发布时间:2008/5/28 0:00:00 访问次数:658
关键词:fpga;x射线线性阵列探测卡;cs8900a;tcp/ip
引言
x射线安检设备广泛应用于机场、车站、海关、港口、仓库等地。近年来由于犯罪分子大量使用先进的伪装技术,使传统的安检设备显得力不从心。针对上述情况,本文设计了基于fpga的x射线安检设备控制器,该控制器通过加载thin tcp/ip接入以太网,使得多台pc共同对可疑物品的图像数据进行分析,进而提高鉴别精度。
工作原理及控制要求
x射线安检设备主要由x射线源、传送装置、控制器、x射线线性阵列探测卡、以太网控制器(cs8900a)、屏蔽辐射所需的机械装置、装有该设备配套软件的pc等组成,x射线安检设备原理如图1所示。
图1中,当控制器产生x射线触发信号时,x射线源发出圆锥形x射线束,该射线束经准直器后变为扇形平面射线束。射线束穿过传送带上待检测物,x 射线部分能量被吸收,最后轰击x射线线性阵列探测卡上的晶体管。被检测物体以某一速度相对于探测卡和x射线源移动时,探测卡逐行采集经过物体的射线,晶体 -光电二极管将x射线转换成一个正比于所吸收的x射线流量和能量的电流信号,经放大和积分后,得到一个正比于积分电流乘积分时间的电压,再经a/d转换后送往图像数据处理单元。
图1 x射线安检设备原理示意图
cs8900a工作原理
cs8900a是一个集成了isa总线接口的10base-t以太网控制器。发送数据时,可以采用中断模式和查询方式。如果采用中断模式发送数据帧,在收到主机发来的命令后检测内部空间,若空间足够大,芯片通知主机传送数据,主机接到通知后发送数据包。发送过程中由cs8900a自动为要发送的数据帧添加前导符、定界符、crc校验码等。若相应的寄存器已被设置,还会引发发送成功中断。如果采用查询方式发送数据,则主机对相应的寄存器进行查询,若可以发送,cs8900a将数据帧加帧头,生成校验码,最后发送至以太网中。
接收时,cs8900a将自动地从网络中读取数据包,在经过解码、去掉帧头和地址检验等步骤后,将数据帧在片内进行缓存。在crc校验通过后, cs8900a会根据初始化配置情况,通知主机收到了数据帧。最后选择i/o模式、memory模式、dma模式中的一种,将数据传送到主机的存储区中。本设计选用i/o模式对数据进行读取。
fpga控制器工作原理
系统上电后,fpga控制器初始化x射线源、cs8900a、x射线线性阵列探测卡等。由于fpga内部逻辑是并发机制,所以以下进程是并发的:接收到检测信号后触发x射线源、x射线线性阵列探测卡,当接收到adc的eoc端信号后进行图像数据的接收、处理、发送;接收到cs8900a中断信号后进行数据解析,根据解析的数据进行参数设置、控制传送带的运行状态、报警等相应操作。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x射线安检设备控制器工作流程图
控制要求
系统需要完成初始化、图像数据采集、控制传送带运行状态、报警等。fpga控制器通过以太网网卡接收pc发来的参数数据对整个系统控制调节。
控制器设计
根据控制要求,控制器主要实现解析ip分组、数据处理、产生控制信号、生成ip分组等任务。解析ip分组实际上是对tcp/ip协议的解析;生成ip分组就是进行数据的封装。本文是基于fpga芯片设计的控制器,所以,解析ip分组、数据处理、产生控制信号、生成ip分组都是以逻辑电路形式出现在fpga中。
fpga控制器中tcp/ip协议的裁剪方案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迅猛发展,tcp/ip协议已成为嵌入式互联网的主体构架。tcp/ip协议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四层体系结构,包括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在本设计中,根据控制器的具体要求,对tcp协议进行了适当的裁剪,仅实现了四个协议:arp(地址解析)、ip(网络协议)、 icmp(控制报文协议)、tcp。
tcp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协议,它能提供高可靠性服务。通过使用序列号和确认信息,tcp协议能够向发送方提供到达接收方的数据包的传送信息,从而实现端对端的通信,为了保障图像数据的可靠性,本控制器采用该协议。
fpga控制器片内逻辑设计
本文采用vhdl分模块设计了基于fpga的安检设备控制器。fpga片内逻辑设计框图如图3所示。
图3 fpga片内逻辑设计框图
数据接收模块、数据解析模块
图3中,数据接收模块实现cs8900a与fpga内数据解析模块的链接。当控制模块产生
关键词:fpga;x射线线性阵列探测卡;cs8900a;tcp/ip
引言
x射线安检设备广泛应用于机场、车站、海关、港口、仓库等地。近年来由于犯罪分子大量使用先进的伪装技术,使传统的安检设备显得力不从心。针对上述情况,本文设计了基于fpga的x射线安检设备控制器,该控制器通过加载thin tcp/ip接入以太网,使得多台pc共同对可疑物品的图像数据进行分析,进而提高鉴别精度。
工作原理及控制要求
x射线安检设备主要由x射线源、传送装置、控制器、x射线线性阵列探测卡、以太网控制器(cs8900a)、屏蔽辐射所需的机械装置、装有该设备配套软件的pc等组成,x射线安检设备原理如图1所示。
图1中,当控制器产生x射线触发信号时,x射线源发出圆锥形x射线束,该射线束经准直器后变为扇形平面射线束。射线束穿过传送带上待检测物,x 射线部分能量被吸收,最后轰击x射线线性阵列探测卡上的晶体管。被检测物体以某一速度相对于探测卡和x射线源移动时,探测卡逐行采集经过物体的射线,晶体 -光电二极管将x射线转换成一个正比于所吸收的x射线流量和能量的电流信号,经放大和积分后,得到一个正比于积分电流乘积分时间的电压,再经a/d转换后送往图像数据处理单元。
图1 x射线安检设备原理示意图
cs8900a工作原理
cs8900a是一个集成了isa总线接口的10base-t以太网控制器。发送数据时,可以采用中断模式和查询方式。如果采用中断模式发送数据帧,在收到主机发来的命令后检测内部空间,若空间足够大,芯片通知主机传送数据,主机接到通知后发送数据包。发送过程中由cs8900a自动为要发送的数据帧添加前导符、定界符、crc校验码等。若相应的寄存器已被设置,还会引发发送成功中断。如果采用查询方式发送数据,则主机对相应的寄存器进行查询,若可以发送,cs8900a将数据帧加帧头,生成校验码,最后发送至以太网中。
接收时,cs8900a将自动地从网络中读取数据包,在经过解码、去掉帧头和地址检验等步骤后,将数据帧在片内进行缓存。在crc校验通过后, cs8900a会根据初始化配置情况,通知主机收到了数据帧。最后选择i/o模式、memory模式、dma模式中的一种,将数据传送到主机的存储区中。本设计选用i/o模式对数据进行读取。
fpga控制器工作原理
系统上电后,fpga控制器初始化x射线源、cs8900a、x射线线性阵列探测卡等。由于fpga内部逻辑是并发机制,所以以下进程是并发的:接收到检测信号后触发x射线源、x射线线性阵列探测卡,当接收到adc的eoc端信号后进行图像数据的接收、处理、发送;接收到cs8900a中断信号后进行数据解析,根据解析的数据进行参数设置、控制传送带的运行状态、报警等相应操作。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x射线安检设备控制器工作流程图
控制要求
系统需要完成初始化、图像数据采集、控制传送带运行状态、报警等。fpga控制器通过以太网网卡接收pc发来的参数数据对整个系统控制调节。
控制器设计
根据控制要求,控制器主要实现解析ip分组、数据处理、产生控制信号、生成ip分组等任务。解析ip分组实际上是对tcp/ip协议的解析;生成ip分组就是进行数据的封装。本文是基于fpga芯片设计的控制器,所以,解析ip分组、数据处理、产生控制信号、生成ip分组都是以逻辑电路形式出现在fpga中。
fpga控制器中tcp/ip协议的裁剪方案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迅猛发展,tcp/ip协议已成为嵌入式互联网的主体构架。tcp/ip协议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四层体系结构,包括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在本设计中,根据控制器的具体要求,对tcp协议进行了适当的裁剪,仅实现了四个协议:arp(地址解析)、ip(网络协议)、 icmp(控制报文协议)、tcp。
tcp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协议,它能提供高可靠性服务。通过使用序列号和确认信息,tcp协议能够向发送方提供到达接收方的数据包的传送信息,从而实现端对端的通信,为了保障图像数据的可靠性,本控制器采用该协议。
fpga控制器片内逻辑设计
本文采用vhdl分模块设计了基于fpga的安检设备控制器。fpga片内逻辑设计框图如图3所示。
图3 fpga片内逻辑设计框图
数据接收模块、数据解析模块
图3中,数据接收模块实现cs8900a与fpga内数据解析模块的链接。当控制模块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