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处理器的定标原则
发布时间:2008/5/27 0:00:00 访问次数:372
系统复杂性将使基于软件的处理器可编程性的发展快于其它soc可编程性机制的发展。内在的以及可提取的系统级并行性的增加将使专用处理器成为先进soc的基础构建模块。这一处理器定标模型预计,15年内,有着数千个完整特征的处理器的单芯片设计将很普及,包含数百个处理器的设计更是比比皆是。这一模型还表明,多处理器soc(mpsoc)的
面对soc的设计挑战
1965年,戈登-摩尔博士出色地预见到了ic晶体管数量上的指数式增长模式。作为摩尔定律的直接结果,现在工程师们可以把整个系统置于一块芯片上。在0.13微米标准单元制造工艺中,硅密度通常超过10万门/mm2。因此,当今即使一枚低成本的芯片(芯片面积50mm2)也可能有5百万个逻辑门。现今soc设计的好处人所共知。相比于较低集成度的电路设计,soc集成将降低产品成本、提高性能并延长电池寿命。不过,soc的设计人员也受到这些数百万门设计的复杂性的困扰。许多小组报告称,其高达70%的研发工作用在了模块或系统级的验证上。随着soc设计复杂性和芯片密度的增长,设计时间和成本将会不断迅速攀高。尽管eda工具有了重大改进,但现行soc的设计方法无法填补逻辑复杂性与设计师生产率间的空白。此外,单一soc设计的成本在飞涨。仅一枚芯片的设计和验证成本通常就超过上千万美元。为应对soc研发的机遇、困难和高昂花费,一些公司正在开发适合多个产品和客户、适用性较强的专用soc。这样做可为这些公司评估其soc投资提供所需的规模经济依据。寻求对目标应用领域的最佳支持和广泛应用性之间的恰当平衡是目前电子系统设计的中心课题。
软件可编程性是根本
这种设计挑战驱使嵌入式处理器走入soc设计更为核心的位置。高级语言的可编程性可同时满足功能性的更迅速开发和对变更要求更敏捷的适应性。数据密集型soc的功能,特别是对高吞吐量和低功率要求的功能,一般由不可更改的硬连接逻辑担纲。通用的嵌入式risc芯核一直以来都在处理低性能的用户界面、系统管理和应用控制功能,以应付这些功能的内在复杂性和易变性。但是,通用嵌入式处理器的发展之路存在两个不足。第一,这类处理器进展缓慢。它们一旦有任何新改变,所用硬件和软件工具都要手工研发。处理器设计师会遗漏那些只对特定用途至关重要的特性,同时他们常常也会把不是大家都需要的无关特性加到每次实现中。开发新的处理器方案与软件环境的高成本高投入,制约了为适合目标应用所进行的对处理器架构的微雕细琢。第二,最终产品的复杂性要求把多个不同子系统集成到单一soc上,半导体器件的定标可以做到这一点。下一代soc通常将融合重要的控制、信号、媒介、加密和网络处理等子系统。设计的最大难点将不再是各子系统的实现,而是正确和最佳实现所有预期功能的系统设计。当然,没有用于soc上所有处理器的统一架构和工具,没有易操作的多处理器仿真和通用的软件开发工具,soc系统集成将难于实现。处理器定标模型
国际半导体技术蓝图(itrs)描绘了今后15年半导体工业在硅器件密度和性能上的主流趋势。它作为技术规划的目标曾经推动了摩尔定律的发展。基础半导体技术的不断定标与改进高性能通用处理器架构的预期回报缩减形成鲜明对比。过去15年计算机系统技术和性能的定标经验不能简单地用于今后15年的嵌入式soc。itrs蓝图可作为进一步预测soc设计中处理器作用的基础。这种处理器定标扩展模型具有决定性的一点,即晶体管级的密度增长(如摩尔定律所预测)可以有效地被用来进行电子产品性能、效率和适应性的不断改进。
此模型的建立基于下列所预计的变化:入门级定标:器件尺寸的变小和器件密度的不断增加为在soc器件上迅速集成电子系统特性提供了技术能力和经济推动力。今后15年,随着典型的批量生产soc器件的复杂性由数百万门上升到5亿门,技术和经济因素将使soc设计结构有很大改变。图1对进行标准单元逻辑
系统复杂性将使基于软件的处理器可编程性的发展快于其它soc可编程性机制的发展。内在的以及可提取的系统级并行性的增加将使专用处理器成为先进soc的基础构建模块。这一处理器定标模型预计,15年内,有着数千个完整特征的处理器的单芯片设计将很普及,包含数百个处理器的设计更是比比皆是。这一模型还表明,多处理器soc(mpsoc)的
面对soc的设计挑战
1965年,戈登-摩尔博士出色地预见到了ic晶体管数量上的指数式增长模式。作为摩尔定律的直接结果,现在工程师们可以把整个系统置于一块芯片上。在0.13微米标准单元制造工艺中,硅密度通常超过10万门/mm2。因此,当今即使一枚低成本的芯片(芯片面积50mm2)也可能有5百万个逻辑门。现今soc设计的好处人所共知。相比于较低集成度的电路设计,soc集成将降低产品成本、提高性能并延长电池寿命。不过,soc的设计人员也受到这些数百万门设计的复杂性的困扰。许多小组报告称,其高达70%的研发工作用在了模块或系统级的验证上。随着soc设计复杂性和芯片密度的增长,设计时间和成本将会不断迅速攀高。尽管eda工具有了重大改进,但现行soc的设计方法无法填补逻辑复杂性与设计师生产率间的空白。此外,单一soc设计的成本在飞涨。仅一枚芯片的设计和验证成本通常就超过上千万美元。为应对soc研发的机遇、困难和高昂花费,一些公司正在开发适合多个产品和客户、适用性较强的专用soc。这样做可为这些公司评估其soc投资提供所需的规模经济依据。寻求对目标应用领域的最佳支持和广泛应用性之间的恰当平衡是目前电子系统设计的中心课题。
软件可编程性是根本
这种设计挑战驱使嵌入式处理器走入soc设计更为核心的位置。高级语言的可编程性可同时满足功能性的更迅速开发和对变更要求更敏捷的适应性。数据密集型soc的功能,特别是对高吞吐量和低功率要求的功能,一般由不可更改的硬连接逻辑担纲。通用的嵌入式risc芯核一直以来都在处理低性能的用户界面、系统管理和应用控制功能,以应付这些功能的内在复杂性和易变性。但是,通用嵌入式处理器的发展之路存在两个不足。第一,这类处理器进展缓慢。它们一旦有任何新改变,所用硬件和软件工具都要手工研发。处理器设计师会遗漏那些只对特定用途至关重要的特性,同时他们常常也会把不是大家都需要的无关特性加到每次实现中。开发新的处理器方案与软件环境的高成本高投入,制约了为适合目标应用所进行的对处理器架构的微雕细琢。第二,最终产品的复杂性要求把多个不同子系统集成到单一soc上,半导体器件的定标可以做到这一点。下一代soc通常将融合重要的控制、信号、媒介、加密和网络处理等子系统。设计的最大难点将不再是各子系统的实现,而是正确和最佳实现所有预期功能的系统设计。当然,没有用于soc上所有处理器的统一架构和工具,没有易操作的多处理器仿真和通用的软件开发工具,soc系统集成将难于实现。处理器定标模型
国际半导体技术蓝图(itrs)描绘了今后15年半导体工业在硅器件密度和性能上的主流趋势。它作为技术规划的目标曾经推动了摩尔定律的发展。基础半导体技术的不断定标与改进高性能通用处理器架构的预期回报缩减形成鲜明对比。过去15年计算机系统技术和性能的定标经验不能简单地用于今后15年的嵌入式soc。itrs蓝图可作为进一步预测soc设计中处理器作用的基础。这种处理器定标扩展模型具有决定性的一点,即晶体管级的密度增长(如摩尔定律所预测)可以有效地被用来进行电子产品性能、效率和适应性的不断改进。
此模型的建立基于下列所预计的变化:入门级定标:器件尺寸的变小和器件密度的不断增加为在soc器件上迅速集成电子系统特性提供了技术能力和经济推动力。今后15年,随着典型的批量生产soc器件的复杂性由数百万门上升到5亿门,技术和经济因素将使soc设计结构有很大改变。图1对进行标准单元逻辑
上一篇:在SoPC上实现波形发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