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SP的同步相量测量装置的研究
发布时间:2008/5/27 0:00:00 访问次数:426
摘要 同步相量测量装置(pmu)是广域测量系统(wams)中关键设备之一。本文设计基于dsp(tms320lf2407a)双cpu结构的pmu,详述其硬件构成,并对其中的数据采集、gps授时、数据通信部分作进一步阐述。在软件系统中引入实时操作系统μc/os-ii,确保整个系统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 同步相量测量装置 pmu dsp双cpu μc/os-ii gps
引 言
随着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的广泛应用,基于gps的实时相量测量装置pmu(phase measurement unit)很好地解决了电力系统广域空间同步测量的问题,并形成了电网广域测量系统wams(wide area measurement system)。pmu在全网统一的时间坐标系下(通过接收gps的同步时钟信号),对电力系统不同节点的电压和电流进行同步采样,通过数据处理生成各节点电压、电流的正序相量,由gps给每个相量打上时间标签,然后将这些信息实时传送到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在统一的时标下,根据各个pmu的测量信息对电力系统的状态进行分析,进行全电网的稳定控制、事故预警等。
本文提出的pmu构成方案,充分利用了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的集成资源,采用双cpu结构,以gps秒脉冲为同步时钟信号,结合高速14位a/d芯片进行采样,并以usb 2.0接口、can总线接口和以太网接口相结合的通信方式实现高速、大容量的数据传输。软件没计采用μc/os-ii实时操作系统,保证了装置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1 pmu的构成与硬件实现
作为wams的关键组成部分,实时性和可靠性是最重要的,因此pmu的设计也应以此为依据。pmu的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
来自pt/ct二次侧的电信号经前置滤波,变为适合dsp处理的小信号。然后,根据gps输出的同步时钟秒脉冲(pps)经dsp(no.2)内部的捕获单元产生满足时间同步和频率同步要求的异地同步采样信号,启动a/d转换。dsp(no.1)根据变间隔的递归离散傅里叶变换(dft)算法,每出现一个新的采样数据窗计算一次被测量信号的基波分量,然后利用gps给相量信息加上全网统一的“时间标签”。
dsp(no.1)与dsp(no.2)之间采用同步串行接口(spi),实现无缝接口连接。dsp(no.2)利用液晶显示器实时显示数据和波形,以便在不必配置本地上位机时组成最小的监测单元。usb接口接本地上位机,同时也可以作为扩展口留作本地数据的携带转移。通过can总线和工业以太网相结合的方式实现pmu与控制中心的数据传输。下面就关键的几个部分加以详述。
1.1 相量数据采集模块
pmu的核心cpu采用ti公司的tms320lf2407a(简称为“2407a”)芯片。主要原因在于其体积小,处理速度快,适于快速傅里叶(fft)运算,并且片内集成了can、spi等总线控制器,适于控制系统。
a/d采样电路是相量数据采集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步相量测量对于a/d转换部分的精度有着较高的要求。ieee-1344和c37规范提供了如下公式,用于计算实际所需的a/d转换有效位数:
式中:minimum resolution为所需a/d转换的最小有效位数,fs为模拟量最大变动倍数,emin为幅度计算的精度要求。
电力系统中电压的最大变动倍数通常在1.5倍以内,而电流的动态范围却很大,轻载运行时可能为额定值的10%,短时过载时可能为额定值的2~3倍,而故障时将可能达到额定值的40倍。考虑到在故障情况下的相量测量并不是非常有意义(故障情况下的相量计算结果将出现相角的跳变,与实际系统不吻合),因此,ieee规定了电流测量的有效范围为额定负载的10%至额定负载的3倍,fs-30,当emin=1%时,a/d转换有效位数为13.05位。
相量数据采集模块的速度与精度直接影响整个相量测量系统的性能。要实现高速数据采集,除了要有高性能的a/d转换设备,同时还需要有高速数据传输总线。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同步采集卡的a/d转换部分要求达到13位有效精度,因此必须采用14位以上的a/d芯片方能满足要求。这部分采用14位a/d转换芯片ad7865(采样频率为3200hz),而不用2407a芯片自带的10位a/d,主要是考虑精度的问题;芯片ad7865为并行接口方式,而2407a的高速数据总线可以与其匹配。在进行a/d采样时不采用多通道依次扫描的工作方式,而采用配置高速采样/保持器的工作方式。为了保证系统的多路模拟输入通道的同步采样,首先要在模块的前端为每个通道配置1个采样/保持器,在采样触发脉冲到来时可同时对全部通道的模拟信号采样/保持。本文采用ad783采样/保持器来实现。相量的处理充分利用dsp的特性,进行递归dft运算并实现频率跟踪。
1.2 gps授时模块
解决同步采样脉冲产生的问题是实现同步相量测量单元子站的关键技术之一。gps授时模块主要负责同步采样触发
摘要 同步相量测量装置(pmu)是广域测量系统(wams)中关键设备之一。本文设计基于dsp(tms320lf2407a)双cpu结构的pmu,详述其硬件构成,并对其中的数据采集、gps授时、数据通信部分作进一步阐述。在软件系统中引入实时操作系统μc/os-ii,确保整个系统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 同步相量测量装置 pmu dsp双cpu μc/os-ii gps
引 言
随着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的广泛应用,基于gps的实时相量测量装置pmu(phase measurement unit)很好地解决了电力系统广域空间同步测量的问题,并形成了电网广域测量系统wams(wide area measurement system)。pmu在全网统一的时间坐标系下(通过接收gps的同步时钟信号),对电力系统不同节点的电压和电流进行同步采样,通过数据处理生成各节点电压、电流的正序相量,由gps给每个相量打上时间标签,然后将这些信息实时传送到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在统一的时标下,根据各个pmu的测量信息对电力系统的状态进行分析,进行全电网的稳定控制、事故预警等。
本文提出的pmu构成方案,充分利用了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的集成资源,采用双cpu结构,以gps秒脉冲为同步时钟信号,结合高速14位a/d芯片进行采样,并以usb 2.0接口、can总线接口和以太网接口相结合的通信方式实现高速、大容量的数据传输。软件没计采用μc/os-ii实时操作系统,保证了装置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1 pmu的构成与硬件实现
作为wams的关键组成部分,实时性和可靠性是最重要的,因此pmu的设计也应以此为依据。pmu的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
来自pt/ct二次侧的电信号经前置滤波,变为适合dsp处理的小信号。然后,根据gps输出的同步时钟秒脉冲(pps)经dsp(no.2)内部的捕获单元产生满足时间同步和频率同步要求的异地同步采样信号,启动a/d转换。dsp(no.1)根据变间隔的递归离散傅里叶变换(dft)算法,每出现一个新的采样数据窗计算一次被测量信号的基波分量,然后利用gps给相量信息加上全网统一的“时间标签”。
dsp(no.1)与dsp(no.2)之间采用同步串行接口(spi),实现无缝接口连接。dsp(no.2)利用液晶显示器实时显示数据和波形,以便在不必配置本地上位机时组成最小的监测单元。usb接口接本地上位机,同时也可以作为扩展口留作本地数据的携带转移。通过can总线和工业以太网相结合的方式实现pmu与控制中心的数据传输。下面就关键的几个部分加以详述。
1.1 相量数据采集模块
pmu的核心cpu采用ti公司的tms320lf2407a(简称为“2407a”)芯片。主要原因在于其体积小,处理速度快,适于快速傅里叶(fft)运算,并且片内集成了can、spi等总线控制器,适于控制系统。
a/d采样电路是相量数据采集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步相量测量对于a/d转换部分的精度有着较高的要求。ieee-1344和c37规范提供了如下公式,用于计算实际所需的a/d转换有效位数:
式中:minimum resolution为所需a/d转换的最小有效位数,fs为模拟量最大变动倍数,emin为幅度计算的精度要求。
电力系统中电压的最大变动倍数通常在1.5倍以内,而电流的动态范围却很大,轻载运行时可能为额定值的10%,短时过载时可能为额定值的2~3倍,而故障时将可能达到额定值的40倍。考虑到在故障情况下的相量测量并不是非常有意义(故障情况下的相量计算结果将出现相角的跳变,与实际系统不吻合),因此,ieee规定了电流测量的有效范围为额定负载的10%至额定负载的3倍,fs-30,当emin=1%时,a/d转换有效位数为13.05位。
相量数据采集模块的速度与精度直接影响整个相量测量系统的性能。要实现高速数据采集,除了要有高性能的a/d转换设备,同时还需要有高速数据传输总线。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同步采集卡的a/d转换部分要求达到13位有效精度,因此必须采用14位以上的a/d芯片方能满足要求。这部分采用14位a/d转换芯片ad7865(采样频率为3200hz),而不用2407a芯片自带的10位a/d,主要是考虑精度的问题;芯片ad7865为并行接口方式,而2407a的高速数据总线可以与其匹配。在进行a/d采样时不采用多通道依次扫描的工作方式,而采用配置高速采样/保持器的工作方式。为了保证系统的多路模拟输入通道的同步采样,首先要在模块的前端为每个通道配置1个采样/保持器,在采样触发脉冲到来时可同时对全部通道的模拟信号采样/保持。本文采用ad783采样/保持器来实现。相量的处理充分利用dsp的特性,进行递归dft运算并实现频率跟踪。
1.2 gps授时模块
解决同步采样脉冲产生的问题是实现同步相量测量单元子站的关键技术之一。gps授时模块主要负责同步采样触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