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嵌入式系统

晶闸管制作的温度控制器

发布时间:2008/6/3 0:00:00 访问次数:739

采用晶闸管作为无触点开关控制元件,可避免将继电器用作温度控制元件带来的在恒温点上频繁吸合、造成触点过早烧蚀损坏的问题,而且电路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成本也较低。本例介绍的用晶闸管制作的温度控制器,即可用于温度控制,也可在改动部分元器件(用光敏电阻器)后用于光控制,效果均很好。

工作原理

用晶闸管制作的温度控制器电路原理图如图4-21所示。该温度控制器将晶闸管vth用做加热器eh的开关元件,在晶闸管门极g设置温度控制触发电路rt、r3、vt1、vt2及rp等。该触发电路由r2降压后提供控制电路电流,由两个极性相反并接的发光二极管vll和vl2进行交流稳压,提供约为2。3v的交流电压供vtl和vt2及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使用。

电路接通初期,由于温度低,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电阻值大,热敏电阻器两端交流电压vrt>6v,交流正半周时,pnp型晶体管vt1导通,集电极电流经vd1触发晶闸管vth导通。交流负半周时,npn型晶体管vt2导通,集电极电流由vth的g极流出经vd2到晶体管v12,负向触发晶闸管vth导通。此电路由于触发相位早,射频干扰较小,而且r1和c1射频吸收电路也能差事少干扰.加热后温度逐渐升高,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rt电阻值也逐渐降低,调节电位器rp可使vrt<0.6v,使vt1和vt2对晶闸管vth触发截止,停止加热.停止加热后温度下降到低于控制温度时,热敏电阻器的vrt回升到0.6v以上,vt1和vt2再次使晶闸管导通,开始加热.上述过程不断重复,将温度控制在恒温点上,实现恒温控制.

元器件选择

vtl选用9012型晶体管,vt2选用9013型晶体管,要求电流放大系数β≥100, β1=β2.

vth选用电流为负载电流的3一5倍、耐压大于600v的双向晶闸管.

vll,vl2选用φ5mm红色发光二极管;vl3,vl4选用φ5mm绿色发光二极管.

其他元器件均无特殊要求,可按图4一21所标型号及参数进行选用.

采用晶闸管作为无触点开关控制元件,可避免将继电器用作温度控制元件带来的在恒温点上频繁吸合、造成触点过早烧蚀损坏的问题,而且电路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成本也较低。本例介绍的用晶闸管制作的温度控制器,即可用于温度控制,也可在改动部分元器件(用光敏电阻器)后用于光控制,效果均很好。

工作原理

用晶闸管制作的温度控制器电路原理图如图4-21所示。该温度控制器将晶闸管vth用做加热器eh的开关元件,在晶闸管门极g设置温度控制触发电路rt、r3、vt1、vt2及rp等。该触发电路由r2降压后提供控制电路电流,由两个极性相反并接的发光二极管vll和vl2进行交流稳压,提供约为2。3v的交流电压供vtl和vt2及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使用。

电路接通初期,由于温度低,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电阻值大,热敏电阻器两端交流电压vrt>6v,交流正半周时,pnp型晶体管vt1导通,集电极电流经vd1触发晶闸管vth导通。交流负半周时,npn型晶体管vt2导通,集电极电流由vth的g极流出经vd2到晶体管v12,负向触发晶闸管vth导通。此电路由于触发相位早,射频干扰较小,而且r1和c1射频吸收电路也能差事少干扰.加热后温度逐渐升高,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rt电阻值也逐渐降低,调节电位器rp可使vrt<0.6v,使vt1和vt2对晶闸管vth触发截止,停止加热.停止加热后温度下降到低于控制温度时,热敏电阻器的vrt回升到0.6v以上,vt1和vt2再次使晶闸管导通,开始加热.上述过程不断重复,将温度控制在恒温点上,实现恒温控制.

元器件选择

vtl选用9012型晶体管,vt2选用9013型晶体管,要求电流放大系数β≥100, β1=β2.

vth选用电流为负载电流的3一5倍、耐压大于600v的双向晶闸管.

vll,vl2选用φ5mm红色发光二极管;vl3,vl4选用φ5mm绿色发光二极管.

其他元器件均无特殊要求,可按图4一21所标型号及参数进行选用.

相关IC型号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DFRobot—玩的就是
    如果说新车间的特点是“灵动”,FQPF12N60C那么...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692101218  13751165337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