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饭锅温度控制器
发布时间:2008/6/3 0:00:00 访问次数:1367
工作原理
电饭锅温度控制器电路原理图如图4一23所示。作为温度传感器的ntc热敏电阻器rt的电阻值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它和r1、r2及rp1等组成感温电桥。改变运算放大器ic的3脚电位可改变控制温度。单向晶闸管vth1用作两个温控过程的转换器件。双向晶闸管vth2为加热盘的开关。
电饭锅煮饭的过程如下:
放好米和水后,接上电源,因锅内温度较低,安装在锅底的热敏电阻器rt电阻值较大,ic的2脚电位低于3脚电位,其6脚输出高电平,vt导通,使vth触发导通,加热盘通电升温。同时vl2发光以指示加热,由于此时vt集电极为低电平,故vthl截止,其阳极为高电平,vd1截止,使rp2对电桥参数没有影响。饭煮熟后,锅内水被煮干,锅底温度开始高于100℃,rt电阻值进一步减小。当温度达到103℃时,ic的2脚电位高于3脚电位,6脚输出低电平,vt截止,使vth2截止,加热盘断电停止加热。此时vt的集电极为高电平,vth1被触发导通并自锁,通过rp2使ic的3脚电位降低,从而使控制温度预设值降低,电饭锅进入保温阶段,这时vl1发光以指示保温。
停止加热后,温度下降,当温度低于65 ℃时,ic的2脚电位低于3脚电位,6脚为高电平,加热盘通电加热;当温度高于70℃时,ic的2脚电位高于3脚电位,6脚为低电平,加热盘断电停止加热。重复上述过程即可将温度控制在65~70℃。为避免加热盘开/停过于频繁,电路中增加了r3作为正反馈,使ic的3脚电位变化缓慢,从而使控制温度有一定的变化范围。r3的阻值越小,温度变化范围越大。
元件器选择
ic选用v.a741通用集成运算放大集成电路。
vthl选用触发电流小于1ma、维持电流小于3ma的单向晶闸管;vth2选用6a/400v的双向晶闸管,负触发电流应小于30ma。
rt选用负温度系数(ntc)热敏电阻器,其最高工作温度应大于110℃,如
mf12、mf52等型号。
工作原理
电饭锅温度控制器电路原理图如图4一23所示。作为温度传感器的ntc热敏电阻器rt的电阻值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它和r1、r2及rp1等组成感温电桥。改变运算放大器ic的3脚电位可改变控制温度。单向晶闸管vth1用作两个温控过程的转换器件。双向晶闸管vth2为加热盘的开关。
电饭锅煮饭的过程如下:
放好米和水后,接上电源,因锅内温度较低,安装在锅底的热敏电阻器rt电阻值较大,ic的2脚电位低于3脚电位,其6脚输出高电平,vt导通,使vth触发导通,加热盘通电升温。同时vl2发光以指示加热,由于此时vt集电极为低电平,故vthl截止,其阳极为高电平,vd1截止,使rp2对电桥参数没有影响。饭煮熟后,锅内水被煮干,锅底温度开始高于100℃,rt电阻值进一步减小。当温度达到103℃时,ic的2脚电位高于3脚电位,6脚输出低电平,vt截止,使vth2截止,加热盘断电停止加热。此时vt的集电极为高电平,vth1被触发导通并自锁,通过rp2使ic的3脚电位降低,从而使控制温度预设值降低,电饭锅进入保温阶段,这时vl1发光以指示保温。
停止加热后,温度下降,当温度低于65 ℃时,ic的2脚电位低于3脚电位,6脚为高电平,加热盘通电加热;当温度高于70℃时,ic的2脚电位高于3脚电位,6脚为低电平,加热盘断电停止加热。重复上述过程即可将温度控制在65~70℃。为避免加热盘开/停过于频繁,电路中增加了r3作为正反馈,使ic的3脚电位变化缓慢,从而使控制温度有一定的变化范围。r3的阻值越小,温度变化范围越大。
元件器选择
ic选用v.a741通用集成运算放大集成电路。
vthl选用触发电流小于1ma、维持电流小于3ma的单向晶闸管;vth2选用6a/400v的双向晶闸管,负触发电流应小于30ma。
rt选用负温度系数(ntc)热敏电阻器,其最高工作温度应大于110℃,如
mf12、mf52等型号。
上一篇:电风扇温控电路
热门点击
- 采用CD4060的长延时定时器(一)
- 医院病床呼叫器
- 红外线遥控电风扇电路
- 渐亮渐暗照明灯电路(一)
- 远距离红外线遥控电路
- 热带鱼鱼缸水温自动加热控制器
- 电烤箱温度控制器电路
- 电子捕鱼虾机电路(一)
- 采用NE555的循环定时器
- 采用NE555的定时器(二)
推荐技术资料
- DFRobot—玩的就是
- 如果说新车间的特点是“灵动”,FQPF12N60C那么...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