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指令重塑电子产业链,中国企业稳步推进绿色设计
发布时间:2008/5/27 0:00:00 访问次数:436
    
    
    作者:赵娟、周志明
    
    with the eu rohs directive effective in july 1st, a new industrial revolution will be presented in china, this article will show you how do the industry in china deal with rohs and some measures they employed in manufacture, design and test.
    
    7月1日欧盟rohs指令正式生效,一场环保风暴席卷中国电子业。本文介绍了电子产品如何从绿色设计走到绿色制造,再通过符合性检测,达到真正的绿色标准。业界积极的全方位应对,使得电子产品全面“绿”化。
    
    2006年7月1日可谓一个标志性的日子。这一天,影响中国乃至全球电子制造商的欧盟《电气、电子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rohs)指令正式生效。而如果从这一天往前追溯,我们会发现,7月1日之前的数月,各种有关rohs指令的研讨与培训密集展开,中国电子业界进展的新闻不断发布:
    
    5月31日,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宣布获得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颁发的首张rohs认证证书;
    
    4月13日,美的微波炉宣布获得sgs公司认证,在这之后生产的产品全部符合相关规定;
    
    4月中旬,志高空调声称2006年出口到欧盟的20多万台空调,在欧洲当地检测完全符合rohs指令;
    
    4月6日,中国赛宝(总部)实验室成为cqc授权的rohs认证检测机构;
    
    3月10日,格兰仕集团顺德厂区接受国际认证机构dnv的外部认证审核,宣布其rohs管理体系能满足rohs符合性认证要求。
    
    ……
    
    业界的一系列举措,与中国赛宝实验室总裁孔学东于4月份深圳某个以“应对欧盟rohs指令”为主题的研讨会上的预言不谋而合:“rohs指令会促进中国电子行业的工业革命。”再联系到weee指令,供应链咨询公司design chain associates总裁mike kirschner认为,两项环保指令的影响甚至会超过世纪之交的“千年虫”问题。
    
    
    
    图:绿色电子产品需要整个产业链的支持。
    
    环保指令“绿”化中国制造
    
    在应对欧盟“双绿”指令上,日本索尼、理光等企业较早出台的应对措施较具参考价值。早在2003年秋天索尼就颁布了《绿色管理手册》,到2005年4月,《绿色管理手册》已经明确了近13,500种绿色材料,并对全球4,000多家合作伙伴开展了“绿色供应商伙伴审核”。
    
    而对于中国制造商,特别是家电制造商而言,由于技术积累及强调低成本竞争等原因,他们面临着更大的考验。一些出口量较大的企业除了绿色设计和寻找符合rohs指令的原材料,还出台内部标准、推进绿色采购、绿色制造、绿色设计以及符合性测试等,并逐渐把rohs管控的重点从检测转移到了企业内部体系的建立。例如,美的为了积极应对欧盟指令,成立了专门的机构进行对策研究,建立了系列设计与检测体系。而据海信集团标准化研究主管刘志旭透露,为了应对rohs指令,海信集团在企业内部出台了相关标准,以一种更规范的方式切入到rohs的环保体系之中。
    
    为了保证产品能符合rohs指令,志高空调要求原料供应商必须书面承诺产品符合rohs,拿到国际权威检测机构的检测证书;春兰为出口产品实施“绿色采购”行动,拟定了内含有害物质与符合rohs指令的原材料和零部件清单;创维召集500多家中国供应商签订绿色供应链协定,确保出口欧盟的产品达到要求;tcl集团启动“零铅工程”,建立符合欧盟要求的无铅生产线,以应对环保考验。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出口至欧盟的电子产品都要符合rohs指令。目前该指令豁免铅的项目就包括阴极射线管、电子部件、发光管玻璃内的铅以及高熔点焊锡中的铅。在2010年以前,服务器、内存和存储系统焊材中的铅,用于交换、信号和传输,以及电信网络管理的网络基础设备
    
    
    作者:赵娟、周志明
    
    with the eu rohs directive effective in july 1st, a new industrial revolution will be presented in china, this article will show you how do the industry in china deal with rohs and some measures they employed in manufacture, design and test.
    
    7月1日欧盟rohs指令正式生效,一场环保风暴席卷中国电子业。本文介绍了电子产品如何从绿色设计走到绿色制造,再通过符合性检测,达到真正的绿色标准。业界积极的全方位应对,使得电子产品全面“绿”化。
    
    2006年7月1日可谓一个标志性的日子。这一天,影响中国乃至全球电子制造商的欧盟《电气、电子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rohs)指令正式生效。而如果从这一天往前追溯,我们会发现,7月1日之前的数月,各种有关rohs指令的研讨与培训密集展开,中国电子业界进展的新闻不断发布:
    
    5月31日,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宣布获得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颁发的首张rohs认证证书;
    
    4月13日,美的微波炉宣布获得sgs公司认证,在这之后生产的产品全部符合相关规定;
    
    4月中旬,志高空调声称2006年出口到欧盟的20多万台空调,在欧洲当地检测完全符合rohs指令;
    
    4月6日,中国赛宝(总部)实验室成为cqc授权的rohs认证检测机构;
    
    3月10日,格兰仕集团顺德厂区接受国际认证机构dnv的外部认证审核,宣布其rohs管理体系能满足rohs符合性认证要求。
    
    ……
    
    业界的一系列举措,与中国赛宝实验室总裁孔学东于4月份深圳某个以“应对欧盟rohs指令”为主题的研讨会上的预言不谋而合:“rohs指令会促进中国电子行业的工业革命。”再联系到weee指令,供应链咨询公司design chain associates总裁mike kirschner认为,两项环保指令的影响甚至会超过世纪之交的“千年虫”问题。
    
    
    
    图:绿色电子产品需要整个产业链的支持。
    
    环保指令“绿”化中国制造
    
    在应对欧盟“双绿”指令上,日本索尼、理光等企业较早出台的应对措施较具参考价值。早在2003年秋天索尼就颁布了《绿色管理手册》,到2005年4月,《绿色管理手册》已经明确了近13,500种绿色材料,并对全球4,000多家合作伙伴开展了“绿色供应商伙伴审核”。
    
    而对于中国制造商,特别是家电制造商而言,由于技术积累及强调低成本竞争等原因,他们面临着更大的考验。一些出口量较大的企业除了绿色设计和寻找符合rohs指令的原材料,还出台内部标准、推进绿色采购、绿色制造、绿色设计以及符合性测试等,并逐渐把rohs管控的重点从检测转移到了企业内部体系的建立。例如,美的为了积极应对欧盟指令,成立了专门的机构进行对策研究,建立了系列设计与检测体系。而据海信集团标准化研究主管刘志旭透露,为了应对rohs指令,海信集团在企业内部出台了相关标准,以一种更规范的方式切入到rohs的环保体系之中。
    
    为了保证产品能符合rohs指令,志高空调要求原料供应商必须书面承诺产品符合rohs,拿到国际权威检测机构的检测证书;春兰为出口产品实施“绿色采购”行动,拟定了内含有害物质与符合rohs指令的原材料和零部件清单;创维召集500多家中国供应商签订绿色供应链协定,确保出口欧盟的产品达到要求;tcl集团启动“零铅工程”,建立符合欧盟要求的无铅生产线,以应对环保考验。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出口至欧盟的电子产品都要符合rohs指令。目前该指令豁免铅的项目就包括阴极射线管、电子部件、发光管玻璃内的铅以及高熔点焊锡中的铅。在2010年以前,服务器、内存和存储系统焊材中的铅,用于交换、信号和传输,以及电信网络管理的网络基础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