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测试测量

单片机系统低功耗设计策略

发布时间:2008/6/3 0:00:00 访问次数:1201

        

    

    

    在嵌入式应用中,系统的功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一点对于需要电池供电的便携式系统尤其明显。降低系统功耗,延长电池的寿命,就是降低系统的运行成本。对于以单片机为核心的嵌入式应用,系统功耗的最小化需要从软、硬件设计两方面入手。  

    

    随着越来越多的嵌入式应用使用了实时操作系统,如何在操作系统层面上降低系统功耗也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限于篇幅,本文仅从硬件设计和应用软件设计两个方面讨论。

    

    1 硬件设计  

    

    选用具有低功耗特性的单片机可以大大降低系统功耗。可以从供电电压、单片机内部结构设计、系统时钟设计和低功耗模式等几方面考察一款单片机的低功耗特性。

    

    1.1 选用尽量简单的cpu内核  

    

    在选择cpu内核时切忌一味追求性能。8位机够用,就没有必要选用16位机,选择的原则应该是“够用就好”。现在单片机的运行速度越来越快,但性能的提升往往带来功耗的增加。一个复杂的cpu集成度高、功能强,但片内晶体管多,总漏电流大,即使进入stop状态,漏电流也变得不可忽视;而简单的cpu内核不仅功耗低,成本也低。

    

    1.2 选择低电压供电的系统  

    

    降低单片机的供电电压可以有效地降低其功耗。当前,单片机从与ttl兼容的5 v供电降低到3.3 v、3 v、2 v乃至1.8 v供电。供电电压降下来,要归功于半导体工艺的发展。从原来的3 μm工艺到现在的0.25、0.18、0.13 μm工艺, cmos电路的门限电平阈值不断降低。低电压供电可以大大降低系统的工作电流,但是由于晶体管的尺寸不断减小,管子的漏电流有增大的趋势,这也是对降低功耗不利的一个方面。  目前,单片机系统的电源电压仍以5 v为主,而过去5年中,3 v供电的单片机系统数量增加了1倍,2 v供电的系统也在不断增加。再过五年,低电压供电的单片机数量可能会超过5 v电压供电的单片机。如此看来,供电电压降低将是未来单片机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1.3 选择带有低功耗模式的系统  

    

    低功耗模式指的是系统的等待和停止模式。处于这类模式下的单片机功耗将大大小于运行模式下的功耗。过去传统的单片机,在运行模式下有wait和stop两条指令,可以使单片机进入等待或停止状态,以达到省电的目的。  

    

    等待模式下,cpu停止工作,但系统时钟并不停止,单片机的外围i/o模块也不停止工作;系统功耗一般降低有限,相当于工作模式的50%~70%。  

    

    停止模式下,系统时钟也将停止,由外部事件中断重新启动时钟系统时钟,进而唤醒cpu继续工作,cpu消耗电流可降到μa级。在停止模式下,cpu本身实际上已经不消耗什么电流,要想进一步减小系统功耗,就要尽量将单片机的各个i/o模块关掉。随着i/o模块的逐个关闭,系统的功耗越来越小,进入停止模式的深度也越来越深。进入深度停止模式无异于关机,这时的单片机耗电可以小于20 na。其中特别要提示的是,片内ram停止供电后,ram中存储的数据会丢失,也就是说,唤醒cpu后要重新对系统作初始化。因此在让系统进入深度停止状态前,要将重要系统参数保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如eeprom中。深度停止模式关掉了所有的i/o,可能的唤醒方式也很有限,一般只能是复位或irq中断等。  

    

    保留的i/o模块越多,系统允许的唤醒中断源也就越多。单片机的功耗将根据保留唤醒方式的不同,降至1μa至几十μa之间。例如,用户可以保留外部键盘中断,保留异步串行口(sci)接收数据中断等来唤醒cpu。保留的唤醒方式越多,系统耗电也就会多一些。其他可能的唤醒方式还有实时钟唤醒、看门狗唤醒等。停机状态较浅的情况下,外部晶振电路还是工作的。  

    

    图1以freescale的hcs08单片机为例,给出不同运行模式下的系统功耗。hcs08是8位单片机,有多个系列,各系列i/o模块数目有所不同,但低功耗模式下的电流消耗大致相同。 

    

    

  &

        

    

    

    在嵌入式应用中,系统的功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一点对于需要电池供电的便携式系统尤其明显。降低系统功耗,延长电池的寿命,就是降低系统的运行成本。对于以单片机为核心的嵌入式应用,系统功耗的最小化需要从软、硬件设计两方面入手。  

    

    随着越来越多的嵌入式应用使用了实时操作系统,如何在操作系统层面上降低系统功耗也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限于篇幅,本文仅从硬件设计和应用软件设计两个方面讨论。

    

    1 硬件设计  

    

    选用具有低功耗特性的单片机可以大大降低系统功耗。可以从供电电压、单片机内部结构设计、系统时钟设计和低功耗模式等几方面考察一款单片机的低功耗特性。

    

    1.1 选用尽量简单的cpu内核  

    

    在选择cpu内核时切忌一味追求性能。8位机够用,就没有必要选用16位机,选择的原则应该是“够用就好”。现在单片机的运行速度越来越快,但性能的提升往往带来功耗的增加。一个复杂的cpu集成度高、功能强,但片内晶体管多,总漏电流大,即使进入stop状态,漏电流也变得不可忽视;而简单的cpu内核不仅功耗低,成本也低。

    

    1.2 选择低电压供电的系统  

    

    降低单片机的供电电压可以有效地降低其功耗。当前,单片机从与ttl兼容的5 v供电降低到3.3 v、3 v、2 v乃至1.8 v供电。供电电压降下来,要归功于半导体工艺的发展。从原来的3 μm工艺到现在的0.25、0.18、0.13 μm工艺, cmos电路的门限电平阈值不断降低。低电压供电可以大大降低系统的工作电流,但是由于晶体管的尺寸不断减小,管子的漏电流有增大的趋势,这也是对降低功耗不利的一个方面。  目前,单片机系统的电源电压仍以5 v为主,而过去5年中,3 v供电的单片机系统数量增加了1倍,2 v供电的系统也在不断增加。再过五年,低电压供电的单片机数量可能会超过5 v电压供电的单片机。如此看来,供电电压降低将是未来单片机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1.3 选择带有低功耗模式的系统  

    

    低功耗模式指的是系统的等待和停止模式。处于这类模式下的单片机功耗将大大小于运行模式下的功耗。过去传统的单片机,在运行模式下有wait和stop两条指令,可以使单片机进入等待或停止状态,以达到省电的目的。  

    

    等待模式下,cpu停止工作,但系统时钟并不停止,单片机的外围i/o模块也不停止工作;系统功耗一般降低有限,相当于工作模式的50%~70%。  

    

    停止模式下,系统时钟也将停止,由外部事件中断重新启动时钟系统时钟,进而唤醒cpu继续工作,cpu消耗电流可降到μa级。在停止模式下,cpu本身实际上已经不消耗什么电流,要想进一步减小系统功耗,就要尽量将单片机的各个i/o模块关掉。随着i/o模块的逐个关闭,系统的功耗越来越小,进入停止模式的深度也越来越深。进入深度停止模式无异于关机,这时的单片机耗电可以小于20 na。其中特别要提示的是,片内ram停止供电后,ram中存储的数据会丢失,也就是说,唤醒cpu后要重新对系统作初始化。因此在让系统进入深度停止状态前,要将重要系统参数保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如eeprom中。深度停止模式关掉了所有的i/o,可能的唤醒方式也很有限,一般只能是复位或irq中断等。  

    

    保留的i/o模块越多,系统允许的唤醒中断源也就越多。单片机的功耗将根据保留唤醒方式的不同,降至1μa至几十μa之间。例如,用户可以保留外部键盘中断,保留异步串行口(sci)接收数据中断等来唤醒cpu。保留的唤醒方式越多,系统耗电也就会多一些。其他可能的唤醒方式还有实时钟唤醒、看门狗唤醒等。停机状态较浅的情况下,外部晶振电路还是工作的。  

    

    图1以freescale的hcs08单片机为例,给出不同运行模式下的系统功耗。hcs08是8位单片机,有多个系列,各系列i/o模块数目有所不同,但低功耗模式下的电流消耗大致相同。 

    

    

  &

相关IC型号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音频变压器DIY
    笔者在本刊今年第六期上着重介绍了“四夹三”音频变压器的...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751165337  13692101218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