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新品发布

分析评论:光有凤芯2号是不够的

发布时间:2007/9/8 0:00:00 访问次数:302


        我们骄傲,我们自豪。

        因为我们先是拥有了凤芯1号,现在又迎来了应用更广泛的凤芯2号。

        当中国企业一次又一次遭遇国外巨头设置的知识产权壁垒时,我们心痛,我们愤怒,我们无奈。

        但是,在别人制定的游戏规则下,心痛也罢,愤怒也罢,最终只能归于无奈,无奈地任他人鱼肉与宰割。

        我们就这样一次又一次只能被无情盘剥与压榨,眼睁睁地看着别人大块吃肉,而自己只能分享他们遗弃的残羹冷炙,只能赚取微薄得不能再微薄的一点点血汗钱。

        薄薄的DVD把这一无情现实演绎得淋漓尽致。

        自从2002年以来,中国DVD企业在出口时不断遭到所谓的“6C”、“3C”、“1C”等DVD专利拥有者的围剿。MPEG、杜比实验室等机构陆续加入其中。到去年底,“6C”、“3C”已经分别与中国机电商会、中国音响协会签订了DVD会谈备忘录,征收专利费用的公司由最初的1家迅猛增加到了37家之多,单台DVD碟机的全部专利费用超过了20美元。

        对于利润原本就极其微薄的中国DVD制造商来说,这无异于毁灭性打击,一些实力较弱的企业不得不收回刚刚迈出国门的脚,而其它公司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也显著削弱了。

        自主开发的凤芯2号终于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作为我国第一款AVS(数字视音频编解码技术标准)芯片,凤芯内嵌龙芯32位CPU主控解码,同时支持AVS及H.264中外两大IPTV标准,广泛适用于数字电视、DVD、IPTV等多个领域。在IPTV声势浩荡的浪潮面前,凤芯2号更是一场及时雨,有助于硬件制造商迅速提高整机产能,满足广大用户的需要。

        更重要的是,凤芯2号的发布可以大大降低整个产业的成本,使包括DVD在内的国内家电企业不再饱受国外企业高额专利费的敲诈。AVS技术标准工作组秘书长黄铁军曾表示,未来10年内,AVS产业化将为信息技术企业提供3亿至5亿枚解码芯片,有望为企业节省大约10亿美元的专利费。

        这确实是一个大快人心的好消息,然而,剃头匠的挑子一头热,当开发者正在满心期待客户盈门时,回报他们的却是无情的现实。

        近年来一直高擎数字家庭大旗的国内IT、家电两个领域的巨头们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沉默。即便是反应比较积极的夏新和长虹两家公司也只是对凤芯2号表示关注,但暂时并没有应用该芯片的计划。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稍早一些时候,老牌家电企业长虹、海信、TCL与网络游戏新贵盛大却在争先恐后同时极其卖力地推出了一只又一只基于Intel芯片的“盒子”,上演了一出多只“盒子”闯天关的景象。

        产生这个局面无法排除两方悬殊的力量对比这个因素,毕竟Intel是国际巨头级的公司,而凤芯2号只是科研机构的产物,不过,最主要的因素还在于凤芯2号的研发者严重缺乏市场意识。

        首先,凤芯2号缺乏一个市场化的公司实体。

        作为凤芯2号的开发方,宁波中科集成电路设计中心并非一个独立的商业机构,仅仅是由地方政府与中科院共同投资组建的非赢利机构而已。

        一项意义重大的基础芯片牵涉到一个庞大的产业链,利益错综复杂,单纯依靠一个独立的且力量极其有限的地方性非盈利性机构根本不可能承担如此巨大的工作量,更不可能有效地推动这个产业链的运转。

        根据有关方面规划,凤芯2号将于明年第一季度开始大批量生产,而新的独立运作这个庞大项目的公司还在酝酿中!我们不能不质疑,一家匆匆上马的公司如何能够承担起运作这个项目的重任?

        其次,凤芯2号缺乏良好的前期准备。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这是自古以来兵家遵循的基本原则,同样适用于企业,尤其是运作重大项目的企业。

 &nb


        我们骄傲,我们自豪。

        因为我们先是拥有了凤芯1号,现在又迎来了应用更广泛的凤芯2号。

        当中国企业一次又一次遭遇国外巨头设置的知识产权壁垒时,我们心痛,我们愤怒,我们无奈。

        但是,在别人制定的游戏规则下,心痛也罢,愤怒也罢,最终只能归于无奈,无奈地任他人鱼肉与宰割。

        我们就这样一次又一次只能被无情盘剥与压榨,眼睁睁地看着别人大块吃肉,而自己只能分享他们遗弃的残羹冷炙,只能赚取微薄得不能再微薄的一点点血汗钱。

        薄薄的DVD把这一无情现实演绎得淋漓尽致。

        自从2002年以来,中国DVD企业在出口时不断遭到所谓的“6C”、“3C”、“1C”等DVD专利拥有者的围剿。MPEG、杜比实验室等机构陆续加入其中。到去年底,“6C”、“3C”已经分别与中国机电商会、中国音响协会签订了DVD会谈备忘录,征收专利费用的公司由最初的1家迅猛增加到了37家之多,单台DVD碟机的全部专利费用超过了20美元。

        对于利润原本就极其微薄的中国DVD制造商来说,这无异于毁灭性打击,一些实力较弱的企业不得不收回刚刚迈出国门的脚,而其它公司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也显著削弱了。

        自主开发的凤芯2号终于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作为我国第一款AVS(数字视音频编解码技术标准)芯片,凤芯内嵌龙芯32位CPU主控解码,同时支持AVS及H.264中外两大IPTV标准,广泛适用于数字电视、DVD、IPTV等多个领域。在IPTV声势浩荡的浪潮面前,凤芯2号更是一场及时雨,有助于硬件制造商迅速提高整机产能,满足广大用户的需要。

        更重要的是,凤芯2号的发布可以大大降低整个产业的成本,使包括DVD在内的国内家电企业不再饱受国外企业高额专利费的敲诈。AVS技术标准工作组秘书长黄铁军曾表示,未来10年内,AVS产业化将为信息技术企业提供3亿至5亿枚解码芯片,有望为企业节省大约10亿美元的专利费。

        这确实是一个大快人心的好消息,然而,剃头匠的挑子一头热,当开发者正在满心期待客户盈门时,回报他们的却是无情的现实。

        近年来一直高擎数字家庭大旗的国内IT、家电两个领域的巨头们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沉默。即便是反应比较积极的夏新和长虹两家公司也只是对凤芯2号表示关注,但暂时并没有应用该芯片的计划。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稍早一些时候,老牌家电企业长虹、海信、TCL与网络游戏新贵盛大却在争先恐后同时极其卖力地推出了一只又一只基于Intel芯片的“盒子”,上演了一出多只“盒子”闯天关的景象。

        产生这个局面无法排除两方悬殊的力量对比这个因素,毕竟Intel是国际巨头级的公司,而凤芯2号只是科研机构的产物,不过,最主要的因素还在于凤芯2号的研发者严重缺乏市场意识。

        首先,凤芯2号缺乏一个市场化的公司实体。

        作为凤芯2号的开发方,宁波中科集成电路设计中心并非一个独立的商业机构,仅仅是由地方政府与中科院共同投资组建的非赢利机构而已。

        一项意义重大的基础芯片牵涉到一个庞大的产业链,利益错综复杂,单纯依靠一个独立的且力量极其有限的地方性非盈利性机构根本不可能承担如此巨大的工作量,更不可能有效地推动这个产业链的运转。

        根据有关方面规划,凤芯2号将于明年第一季度开始大批量生产,而新的独立运作这个庞大项目的公司还在酝酿中!我们不能不质疑,一家匆匆上马的公司如何能够承担起运作这个项目的重任?

        其次,凤芯2号缺乏良好的前期准备。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这是自古以来兵家遵循的基本原则,同样适用于企业,尤其是运作重大项目的企业。

 &nb

相关IC型号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自制智能型ICL7135
    表头使ff11CL7135作为ADC,ICL7135是...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692101218  13751165337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