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新品发布

IC中国:寻求知识产权制衡点

发布时间:2007/9/7 0:00:00 访问次数:364


记者 孙文博

        知识产权作为无形资产在科技企业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然而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约97%的知识产权被美国、日本、欧洲所把持,仅有大约2%的知识产权的归属上标明的是中国所有。

        针对中国的专利围剿已经开始

        华为法务总监郭世栈分析,知识产权是西方国家为了保持其技术领先性,并限制后来进入者参与的一种“游戏规则”,这种“游戏规则”受到国家机器和法律机器的保护和制约。知识产权并不完全是一个法律概念,更多的是商业策略的一部分,知识产权战略是企业商业战略整体的一部分,是一种十分稳定的商业收入来源。

        在国际市场中已经普遍采用并保护的“游戏规则”中,我国产业界的知识产权战略显得十分被动。一份2003年的数据十分具有代表性,华为法务总监郭世栈说,2003年北京共有专利数量18000多件,其中发明专利只有4000多件,这只相当于IBM公司约一年的专利申请数量。在专利总数中,中国的发明专利占专利总数的25%,而国际上发明专利的比重则是80%以上。

        持续至今,我国产业界对知识产权战略虽逐步重视,但情况却依然不容乐观,中国已经成为国际知识产权布局的重要区域,一场无声的知识产权围剿正在悄然进行。美国众达律师事务所王翔律师分析,现在集成电路领域的知识产权纠纷日益增加,在美国超过50%的硅知识产权纠纷都与中国有关。而面对这种情况,我国内地的企业大概只有20%会应诉。

        王翔进一步指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纠纷费用非常昂贵,耗时也要三到五年。另一方面的原因是一些企业对于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关注不够。

        国际市场针对本国保护已经形成坚实的基础,摩根路易斯律师事务所律师胡康萍说,现在企业在专利方面面临着比较严峻的形势,在美国,被侵害赔偿可能会高达上亿美元。日本也大幅度提高了专利诉讼的损害赔偿额,而有些欧洲国家可以很容易地在海关扣押货物。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电学发明审查部崔伯雄部长认为,我国内地企业之所以成为跨国公司知识产权大战的首选目标,是因为他们现在具备了三个条件:市场份额高、跟随主流技术、没有专利累积,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的企业最有可能遭到跨国公司的围堵。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涉外知识产权案冲击的几乎都是我国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企业,尤其是那些正在进军国际市场的企业。

        战略防守成为现阶段重点

        郭世栈表示,目前中国高科技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应该是积极的防御战略。以目前我国整体知识产权状况而言,并不适合进攻战略,把知识产权战略定位为进攻在现阶段对于我国企业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从两方面来分析,一是拿什么进攻?二是攻击谁?在这两个问题并不清晰的情况下,战略防守十分关键。我国企业的知识产权首先要在知识产权法律框架下寻求自身突破的途径,其次是要积极进行防御,不能纯粹被动挨打。

        王翔律师指出,知识产权的一个核心就是专利,专利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越来越多地被当作企业的进攻和防御武器。在进攻中,专利可以抑制竞争对手,通过许可获得收入,可以促进企业形成合作关系或者联盟,也能使企业通过交叉许可获得新技术。在防御中,专利同样好用。企业可以通过购买一些第三方专利用来进行交叉授权,减少专利使用费,可以通过在多个国家大量进行专利申请打击竞争对手。

        胡康萍律师指出,中国IC企业要重视研发创新并且建立起与自己产品有关的专利体系。在企业开发一种新产品前,要先考虑竞争对手有无相关的专利,并且了解相应的标准是否被专利覆盖,这时候最好请专业的专利律师来评估产品是否存在侵权。如果有侵权,就要考虑能否改变产品设计以避免侵权行为的发生。对于可能出现的专利侵权风险须要预先进行评估,尽量减少侵权风险。如果必须使用别人的专利,也要尽量与专利人协商以获得较优惠的专利许可,并把专利使用费计算到产品的成本结构当中。

        科技部高新司副司长廖小罕针对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提出专利建议,首先要未雨绸缪、"专利"先行;其次是形成产学研的良性互动,各司其职。目前我们的创新体


记者 孙文博

        知识产权作为无形资产在科技企业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然而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约97%的知识产权被美国、日本、欧洲所把持,仅有大约2%的知识产权的归属上标明的是中国所有。

        针对中国的专利围剿已经开始

        华为法务总监郭世栈分析,知识产权是西方国家为了保持其技术领先性,并限制后来进入者参与的一种“游戏规则”,这种“游戏规则”受到国家机器和法律机器的保护和制约。知识产权并不完全是一个法律概念,更多的是商业策略的一部分,知识产权战略是企业商业战略整体的一部分,是一种十分稳定的商业收入来源。

        在国际市场中已经普遍采用并保护的“游戏规则”中,我国产业界的知识产权战略显得十分被动。一份2003年的数据十分具有代表性,华为法务总监郭世栈说,2003年北京共有专利数量18000多件,其中发明专利只有4000多件,这只相当于IBM公司约一年的专利申请数量。在专利总数中,中国的发明专利占专利总数的25%,而国际上发明专利的比重则是80%以上。

        持续至今,我国产业界对知识产权战略虽逐步重视,但情况却依然不容乐观,中国已经成为国际知识产权布局的重要区域,一场无声的知识产权围剿正在悄然进行。美国众达律师事务所王翔律师分析,现在集成电路领域的知识产权纠纷日益增加,在美国超过50%的硅知识产权纠纷都与中国有关。而面对这种情况,我国内地的企业大概只有20%会应诉。

        王翔进一步指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纠纷费用非常昂贵,耗时也要三到五年。另一方面的原因是一些企业对于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关注不够。

        国际市场针对本国保护已经形成坚实的基础,摩根路易斯律师事务所律师胡康萍说,现在企业在专利方面面临着比较严峻的形势,在美国,被侵害赔偿可能会高达上亿美元。日本也大幅度提高了专利诉讼的损害赔偿额,而有些欧洲国家可以很容易地在海关扣押货物。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电学发明审查部崔伯雄部长认为,我国内地企业之所以成为跨国公司知识产权大战的首选目标,是因为他们现在具备了三个条件:市场份额高、跟随主流技术、没有专利累积,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的企业最有可能遭到跨国公司的围堵。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涉外知识产权案冲击的几乎都是我国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企业,尤其是那些正在进军国际市场的企业。

        战略防守成为现阶段重点

        郭世栈表示,目前中国高科技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应该是积极的防御战略。以目前我国整体知识产权状况而言,并不适合进攻战略,把知识产权战略定位为进攻在现阶段对于我国企业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从两方面来分析,一是拿什么进攻?二是攻击谁?在这两个问题并不清晰的情况下,战略防守十分关键。我国企业的知识产权首先要在知识产权法律框架下寻求自身突破的途径,其次是要积极进行防御,不能纯粹被动挨打。

        王翔律师指出,知识产权的一个核心就是专利,专利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越来越多地被当作企业的进攻和防御武器。在进攻中,专利可以抑制竞争对手,通过许可获得收入,可以促进企业形成合作关系或者联盟,也能使企业通过交叉许可获得新技术。在防御中,专利同样好用。企业可以通过购买一些第三方专利用来进行交叉授权,减少专利使用费,可以通过在多个国家大量进行专利申请打击竞争对手。

        胡康萍律师指出,中国IC企业要重视研发创新并且建立起与自己产品有关的专利体系。在企业开发一种新产品前,要先考虑竞争对手有无相关的专利,并且了解相应的标准是否被专利覆盖,这时候最好请专业的专利律师来评估产品是否存在侵权。如果有侵权,就要考虑能否改变产品设计以避免侵权行为的发生。对于可能出现的专利侵权风险须要预先进行评估,尽量减少侵权风险。如果必须使用别人的专利,也要尽量与专利人协商以获得较优惠的专利许可,并把专利使用费计算到产品的成本结构当中。

        科技部高新司副司长廖小罕针对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提出专利建议,首先要未雨绸缪、"专利"先行;其次是形成产学研的良性互动,各司其职。目前我们的创新体

相关IC型号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自制智能型ICL7135
    表头使ff11CL7135作为ADC,ICL7135是...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751165337  13692101218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