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新品发布

业界​首款300mm(12英寸)碳化硅衬底

发布时间:2024/11/25 8:08:26 访问次数:508

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变革:业界首款300mm碳化硅衬底的研发与应用

引言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对高性能半导体材料的需求日益增加。碳化硅(SiC)作为一种重要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以其优越的电气特性和热稳定性在电力电子、LED照明和电动车辆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传统的碳化硅衬底大多为150mm(6英寸)和200mm(8英寸),而业界首款300mm(12英寸)碳化硅衬底的研发,将标志着碳化硅材料技术的重要进步,同时也为相关应用的商业化提供了新的契机。

碳化硅的特性及优势

碳化硅具有较高的能带宽度(约3.0 eV),使其在高温、高功率及高频率的应用中展现出优越的性能。此外,碳化硅的热导率较高(约4.9 W/m·K),使得其在高功率密度场合下能够有效地散热,降低器件的工作温度,从而提高元件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同时,碳化硅也表现出较好的抗辐射性能,使其在空间应用上颇具优势。

研发背景

尽管小尺寸碳化硅衬底的应用已相对成熟,但随着市场对更大尺寸衬底的需求增加,业界亟需提升碳化硅衬底的生产技术。300mm碳化硅衬底的生产,不仅结束了传统6英寸和8英寸衬底的限制,同时也为量产大规模集成电路(MIC)铺平了道路。随着电动汽车行业和可再生能源市场的迅猛发展,3C电子、智能设备等应用场景对功率器件的需求也在增加,此时,开发更大尺寸的碳化硅衬底显得尤为重要。

300mm碳化硅衬底的制造技术

300mm碳化硅衬底的制造涉及多个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单晶生长、切割、抛光、以及表面处理等多个环节。

单晶生长

在单晶生长过程中,采用了改进的浆料通道法或激光直接脱离法等新技术,以提高晶体的质量和产量。新的生长技术能够有效降低缺陷密度,并使晶体的均匀性得到显著提升,从而满足300mm衬底的制造需求。

切割与抛光

由于300mm碳化硅衬底的尺寸较大,切割和抛光的工艺难度也随之增加。为了保证衬底的平整度和光洁度, cutting-edge 的切割设备与精密抛光工艺被广泛应用。理想的抛光过程中,应保障晶体的表面缺陷少于十个位错,同时具有较高的表面平整度。

表面处理

为保证后续工艺的顺利进行,碳化硅衬底还需经过多道表面处理工艺。这些工艺不仅去除了表面氧化物,还通过化学清洗等手段,提高了衬底表面的清洁度、光滑度以及附着性,为后续的器件生长和电极制作奠定了基础。

碳化硅衬底在应用领域的潜力

随着300mm碳化硅衬底的问世,其在多个领域的应用潜力逐渐显现。特别是在高功率电源、射频器件和电动汽车等领域,300mm碳化硅衬底将展现出更为突出的性能。

电动汽车

在电动汽车行业,碳化硅MOSFET和二极管的使用能够有效提高电能转化效率,减小能量损耗,从而延长电池续航里程。此外,碳化硅材料的高温特性使得电机控制和充电系统的工作温度范围更广,进一步提升了电动汽车的整体性能。

可再生能源

在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领域,碳化硅器件用于逆变器和电力电子设备的应用将有助于提升能量转换效率,并且在高温环境下展现出良好的性能稳定性。随着可再生能源市场的持续扩大,300mm碳化硅衬底的应用市场也将随之增长。

5G和射频技术

随着5G时代的来临,对高速通信元件的需求日益增长。碳化硅材料在射频功率放大器方面表现出的优越性,使其在5G基站建设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更大尺寸的衬底也将助力于制造更高集成度、更高效率的射频器件,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传输需求。

产业链的影响

300mm碳化硅衬底的推出不仅将推动新型半导体材料的市场规模,还将对整个产业链产生深远影响。从原材料的采购、生产工艺的优化到下游领域的应用开发,都会因这一创新而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在此过程中,产业各方需要通力合作,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确保产品质量,以推动碳化硅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未来的展望

随着材料科学的不断进步,未来300mm碳化硅衬底的研发还将面临更多机遇与挑战。在全球范围内,针对先进制造技术、材料特性优化及应用场景扩展的研究持续进行,预示着碳化硅新材料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行业内的标准制定、技术完善及市场培育,将是推动这一领域持续发展的核心因素。

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变革:业界首款300mm碳化硅衬底的研发与应用

引言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对高性能半导体材料的需求日益增加。碳化硅(SiC)作为一种重要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以其优越的电气特性和热稳定性在电力电子、LED照明和电动车辆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传统的碳化硅衬底大多为150mm(6英寸)和200mm(8英寸),而业界首款300mm(12英寸)碳化硅衬底的研发,将标志着碳化硅材料技术的重要进步,同时也为相关应用的商业化提供了新的契机。

碳化硅的特性及优势

碳化硅具有较高的能带宽度(约3.0 eV),使其在高温、高功率及高频率的应用中展现出优越的性能。此外,碳化硅的热导率较高(约4.9 W/m·K),使得其在高功率密度场合下能够有效地散热,降低器件的工作温度,从而提高元件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同时,碳化硅也表现出较好的抗辐射性能,使其在空间应用上颇具优势。

研发背景

尽管小尺寸碳化硅衬底的应用已相对成熟,但随着市场对更大尺寸衬底的需求增加,业界亟需提升碳化硅衬底的生产技术。300mm碳化硅衬底的生产,不仅结束了传统6英寸和8英寸衬底的限制,同时也为量产大规模集成电路(MIC)铺平了道路。随着电动汽车行业和可再生能源市场的迅猛发展,3C电子、智能设备等应用场景对功率器件的需求也在增加,此时,开发更大尺寸的碳化硅衬底显得尤为重要。

300mm碳化硅衬底的制造技术

300mm碳化硅衬底的制造涉及多个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单晶生长、切割、抛光、以及表面处理等多个环节。

单晶生长

在单晶生长过程中,采用了改进的浆料通道法或激光直接脱离法等新技术,以提高晶体的质量和产量。新的生长技术能够有效降低缺陷密度,并使晶体的均匀性得到显著提升,从而满足300mm衬底的制造需求。

切割与抛光

由于300mm碳化硅衬底的尺寸较大,切割和抛光的工艺难度也随之增加。为了保证衬底的平整度和光洁度, cutting-edge 的切割设备与精密抛光工艺被广泛应用。理想的抛光过程中,应保障晶体的表面缺陷少于十个位错,同时具有较高的表面平整度。

表面处理

为保证后续工艺的顺利进行,碳化硅衬底还需经过多道表面处理工艺。这些工艺不仅去除了表面氧化物,还通过化学清洗等手段,提高了衬底表面的清洁度、光滑度以及附着性,为后续的器件生长和电极制作奠定了基础。

碳化硅衬底在应用领域的潜力

随着300mm碳化硅衬底的问世,其在多个领域的应用潜力逐渐显现。特别是在高功率电源、射频器件和电动汽车等领域,300mm碳化硅衬底将展现出更为突出的性能。

电动汽车

在电动汽车行业,碳化硅MOSFET和二极管的使用能够有效提高电能转化效率,减小能量损耗,从而延长电池续航里程。此外,碳化硅材料的高温特性使得电机控制和充电系统的工作温度范围更广,进一步提升了电动汽车的整体性能。

可再生能源

在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领域,碳化硅器件用于逆变器和电力电子设备的应用将有助于提升能量转换效率,并且在高温环境下展现出良好的性能稳定性。随着可再生能源市场的持续扩大,300mm碳化硅衬底的应用市场也将随之增长。

5G和射频技术

随着5G时代的来临,对高速通信元件的需求日益增长。碳化硅材料在射频功率放大器方面表现出的优越性,使其在5G基站建设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更大尺寸的衬底也将助力于制造更高集成度、更高效率的射频器件,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传输需求。

产业链的影响

300mm碳化硅衬底的推出不仅将推动新型半导体材料的市场规模,还将对整个产业链产生深远影响。从原材料的采购、生产工艺的优化到下游领域的应用开发,都会因这一创新而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在此过程中,产业各方需要通力合作,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确保产品质量,以推动碳化硅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未来的展望

随着材料科学的不断进步,未来300mm碳化硅衬底的研发还将面临更多机遇与挑战。在全球范围内,针对先进制造技术、材料特性优化及应用场景扩展的研究持续进行,预示着碳化硅新材料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行业内的标准制定、技术完善及市场培育,将是推动这一领域持续发展的核心因素。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自制智能型ICL7135
    表头使ff11CL7135作为ADC,ICL7135是...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692101218  13751165337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