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新品发布

中尺寸芯片制造仍有广阔市场

发布时间:2007/9/1 0:00:00 访问次数:268

    半导体硅圆片尺寸的发展早已从小尺寸(2英寸、3英寸、4英寸)、经过中尺寸(5英寸、6英寸)发展到大尺寸(8英寸、12英寸)。目前世界上主流芯片加工线为8英寸,而正处于大力发展12英寸线的阶段。而在我国国内,随着今年7月9日中纬积体电路(宁波)有限公司的6英寸线投产之后,已有6条6英寸线。其中,上海新进为双极型工艺,其余5条均为CMOS工艺。而5英寸线已投产的有7条:上海先进、无锡华润、无锡58所、绍兴华越、北京的清华大学、吉林华微和杭州士兰。而正在建设的6英寸线有8-9条,拟建的也有5-6条。

    当前,已是处于大力发展12英寸线的阶段,我国中尺寸芯片加工线为何增长势头不减?    

    投资小建设周期短
    首先,要从我国芯片制造业的弱小谈起。我国IC市场增长极其迅速,目前80%-90%的芯片还要依靠进口。而在我国的IC产业三大部分中,封装测试业所占比例最大,2003年占到70%;设计业增长很快,2003年所占比例已上升至12.8%;相比之下,芯片制造业在2003年的比例被挤压到17.2%。    

    诚然,多建大尺寸的芯片线对提高芯片制造业在整个产业链中的比例贡献是较大,但它的投资额更大,不如5英寸-6英寸这些中尺寸的线投资小,建设周期短。
  


    符合我国IC业的发展需求
    从IC产品技术档次来看,硅圆片尺寸越大、芯片加工线宽越小,它的技术水平就越高。这对于DRAM、SRAM、FLASH等存储器电路门类来看,确有高技术水平取代低技术水平的趋势,因为加工线宽越小、存储电路容量越大。但是对于更多类的电路而言,不同加工线宽的设计、工艺水平对应不同的产品门类。实际上,大尺寸、中尺寸和小尺寸的硅圆片各有其不同的加工线宽,可对应生产不同的产品门类。    

    6英寸线对应于加工1.2微米-1.0微米-0.8微米-0.5微米-0.35微米的产品,而8英寸线对应于加工0.5微米-0.35微米-0.25微米-0.18微米-0.15微米-0.13微米的产品。    

    我国市场应用广阔


    从不同整机的各种不同构成部分而言。整机中一部分构成要由8英寸线加工,而另一部分构成则用6英寸线加工。举例来说,在笔记本电脑中,有4部分需要用8英寸线加工:DRAM—0.13微米、CPU—0.13微米、Chipset(芯片组)—0.15微米、Graphic(图像)—0.13微米。而其他部分则都要用6英寸线加工:SPS(交流-直流转换器)—1微米40伏、Power Management(直流-直流转换器)—1微米12伏和40伏、Regulator(调节器)—1微米12伏、Interface Controller(接口控制器)—1微米12伏、Fan IC(风扇电路)—1微米12伏、Li-Battery Projector(锂电池电路)—1微米12伏、DC Motor Driver(直流马达驱动器)—0.6微米12伏、TFT显示屏的Scan Driver(扫描驱动器)—1微米40伏和DataDriver(数据驱动器)—0.5微米12伏。能用6英寸线加工的电路,如放到8英寸线去加工,成本就要高了。除非该种电路的技术发展到必须要到8英寸线上加工不可。而在大量家电类产品中,绝大部分采用6英寸线加工即可。例如:MCU—0.5微米OTP/Flash、Power Management(直流-直流转换器)—1微米12伏和40伏、Switch Power Supply(交流-直流转换器)—1微米40伏、LED/LCD Driver(发光二极管/液晶显示驱动电路)—0.5微米12伏和40伏、AC Compressor Driver(交流压缩驱动电路)—MOSFET。

    从世界范围来看,2000年统计,5英寸线有164条、6英寸线有287条,合计451条;而8英寸线则有252条。目前世界上投产的12英寸线仅有10条左右。5英寸-6英寸线日本所占比例最大,5英寸线占47%,约有77条。6英寸线占43%,约有123条,日本5英寸-6英寸线合计约有200条。8英寸线美国所占比例最大,占到31%,约有78条。而美国的5英寸线占26%,约有42条,6英寸线占29%,约有83条,美国5英寸-6英寸线合计约有125条。现在世界生产基地正在向中国转移,也包括5英寸-6英寸芯片加工线开始向中国转移,但它的速度还比较慢,中国芯片加工线拥有量还只占到世界的百分之三点几。

    因此,中尺寸的芯片线的市场前景在中国是好的,特别适合于国内经济发展处于中等水准的城市和地区。

    半导体硅圆片尺寸的发展早已从小尺寸(2英寸、3英寸、4英寸)、经过中尺寸(5英寸、6英寸)发展到大尺寸(8英寸、12英寸)。目前世界上主流芯片加工线为8英寸,而正处于大力发展12英寸线的阶段。而在我国国内,随着今年7月9日中纬积体电路(宁波)有限公司的6英寸线投产之后,已有6条6英寸线。其中,上海新进为双极型工艺,其余5条均为CMOS工艺。而5英寸线已投产的有7条:上海先进、无锡华润、无锡58所、绍兴华越、北京的清华大学、吉林华微和杭州士兰。而正在建设的6英寸线有8-9条,拟建的也有5-6条。

    当前,已是处于大力发展12英寸线的阶段,我国中尺寸芯片加工线为何增长势头不减?    

    投资小建设周期短
    首先,要从我国芯片制造业的弱小谈起。我国IC市场增长极其迅速,目前80%-90%的芯片还要依靠进口。而在我国的IC产业三大部分中,封装测试业所占比例最大,2003年占到70%;设计业增长很快,2003年所占比例已上升至12.8%;相比之下,芯片制造业在2003年的比例被挤压到17.2%。    

    诚然,多建大尺寸的芯片线对提高芯片制造业在整个产业链中的比例贡献是较大,但它的投资额更大,不如5英寸-6英寸这些中尺寸的线投资小,建设周期短。
  


    符合我国IC业的发展需求
    从IC产品技术档次来看,硅圆片尺寸越大、芯片加工线宽越小,它的技术水平就越高。这对于DRAM、SRAM、FLASH等存储器电路门类来看,确有高技术水平取代低技术水平的趋势,因为加工线宽越小、存储电路容量越大。但是对于更多类的电路而言,不同加工线宽的设计、工艺水平对应不同的产品门类。实际上,大尺寸、中尺寸和小尺寸的硅圆片各有其不同的加工线宽,可对应生产不同的产品门类。    

    6英寸线对应于加工1.2微米-1.0微米-0.8微米-0.5微米-0.35微米的产品,而8英寸线对应于加工0.5微米-0.35微米-0.25微米-0.18微米-0.15微米-0.13微米的产品。    

    我国市场应用广阔


    从不同整机的各种不同构成部分而言。整机中一部分构成要由8英寸线加工,而另一部分构成则用6英寸线加工。举例来说,在笔记本电脑中,有4部分需要用8英寸线加工:DRAM—0.13微米、CPU—0.13微米、Chipset(芯片组)—0.15微米、Graphic(图像)—0.13微米。而其他部分则都要用6英寸线加工:SPS(交流-直流转换器)—1微米40伏、Power Management(直流-直流转换器)—1微米12伏和40伏、Regulator(调节器)—1微米12伏、Interface Controller(接口控制器)—1微米12伏、Fan IC(风扇电路)—1微米12伏、Li-Battery Projector(锂电池电路)—1微米12伏、DC Motor Driver(直流马达驱动器)—0.6微米12伏、TFT显示屏的Scan Driver(扫描驱动器)—1微米40伏和DataDriver(数据驱动器)—0.5微米12伏。能用6英寸线加工的电路,如放到8英寸线去加工,成本就要高了。除非该种电路的技术发展到必须要到8英寸线上加工不可。而在大量家电类产品中,绝大部分采用6英寸线加工即可。例如:MCU—0.5微米OTP/Flash、Power Management(直流-直流转换器)—1微米12伏和40伏、Switch Power Supply(交流-直流转换器)—1微米40伏、LED/LCD Driver(发光二极管/液晶显示驱动电路)—0.5微米12伏和40伏、AC Compressor Driver(交流压缩驱动电路)—MOSFET。

    从世界范围来看,2000年统计,5英寸线有164条、6英寸线有287条,合计451条;而8英寸线则有252条。目前世界上投产的12英寸线仅有10条左右。5英寸-6英寸线日本所占比例最大,5英寸线占47%,约有77条。6英寸线占43%,约有123条,日本5英寸-6英寸线合计约有200条。8英寸线美国所占比例最大,占到31%,约有78条。而美国的5英寸线占26%,约有42条,6英寸线占29%,约有83条,美国5英寸-6英寸线合计约有125条。现在世界生产基地正在向中国转移,也包括5英寸-6英寸芯片加工线开始向中国转移,但它的速度还比较慢,中国芯片加工线拥有量还只占到世界的百分之三点几。

    因此,中尺寸的芯片线的市场前景在中国是好的,特别适合于国内经济发展处于中等水准的城市和地区。

相关IC型号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自制智能型ICL7135
    表头使ff11CL7135作为ADC,ICL7135是...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692101218  13751165337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