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罗拉耗两亿美元去“芯” 新公司CEO访华
发布时间:2007/8/31 0:00:00 访问次数:316
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半导体业尤其是其中的芯片业,是让许多企业趋之若鹜的,而摩托罗拉却不惜以净亏损两亿美元的代价选择了退出。在公司前任全球掌门人高尔文提出剥离半导体部门后10个半月,一个耗资巨大的分拆行动浮出水面,摩托罗拉将半导体业务剥离到了一家名叫飞思卡尔的新公司。昨天,摩托罗拉半导体部门新任CEO米歇尔.迈耶(MichelMayer)首次访华,宣布摩托罗拉半导体部门已经成立独立的公司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Freescale),飞思卡尔半导体中国公司昨天也正式开业。
剥离方案正式尘埃落定
米歇尔.迈耶介绍:“摩托罗拉现在还是我们的母公司,但到今年年底,飞思卡尔和摩托罗拉将仅仅是供货商和采购者的合作关系。”
据了解,按照摩托罗拉的分拆方案,摩托罗拉将首先将其半导体部门独立成立新公司飞思卡尔,并以新公司30%的股份进行上市,以募集用于飞思卡尔发展的资金,而剩余的70%股份,摩托罗拉在2004年年底以前,以配股的方式全部出售。
这一方案对于飞思卡尔的最大的好处是,飞思卡尔得以继承摩托罗拉包括在汽车电子芯片、手机芯片、通信芯片等领域多达4900项的专利,这占据了摩托罗拉全公司专利的40%。
分拆带来的另一个后果也很明显,原来摩托罗拉半导体的全部全球市场,也自动转到了飞思卡尔名下,其中中国为主的亚太市场占据了40%,而摩托罗拉公司的芯片采购额也高达总营业收入的24%。
完成剥离净亏两亿美元
摩托罗拉对中国半导体市场的前景十分乐观。在摩托罗拉网站上,其对中国芯片市场的估算为:2003年中国半导体芯片年销售额将达到全球销售总额3120亿美元的8.6%,到2010年,中国有望于成为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半导体市场。但对于这一领域,摩托罗拉却坚定地选择了退出,并且不惜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根据摩托罗拉公布的今年第二季度财报,公司今年的销售额8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上升了41%,经营利润8.4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71亿美元,增加了近5倍。但由于半导体业务分拆的成本,摩托罗拉共承担了8.98亿美元的费用,因此产生了两亿美元的净亏损。
摩托罗拉为什么要退出这一行业?分析人士认为,由于半导体部门持续的亏损和需要的巨大投资,剥离已经是摩托罗拉摆脱亏损和集中精力于主业手机和电信设备业务最好的方法。“分拆的最大好处是,飞思卡尔没有任何债务,而摩托罗拉可以在承担了分拆的亏损后,重新获得良好的赢利。”数字显示,1985年,摩托罗拉还是世界第三大半导体公司,但到1995年,摩托罗拉在全球半导体公司中排名下降到第五。而接下来的几年内,半导体部门始终处于亏损状态,2003年的最新排名则显示,摩托罗拉已经跌出世界芯片企业的前十名。
米歇尔.迈耶透露,7月16日,摩托罗拉已经成功实现了飞思卡尔在纽约股市的IPO,共募集资金16亿美元,加上其他私募资金,可供飞思卡尔动用的现金达到了20亿美元。显然,将半导体业务剥离并成立新的公司,有利于摩托罗拉摆脱投资半导体的巨大资金压力。
新公司CEO部署中国战略
“相比公司的前身摩托罗拉半导体部门,飞思卡尔将更加注重中国市场,以进一步扩大在中国芯片市场的份额。”昨天,首次在中国露面的飞思卡尔CEO米歇尔.迈耶如此概括其中国之行的目的。作为摩托罗拉半导体业务在全球的继承者,飞思卡尔将继承摩托罗拉中国公司的所有半导体资产,并进一步扩大在中国市场的投资和扩大在中国的芯片设计中心。目前,飞思卡尔在中国已经拥有三个芯片设计中心,分别位于苏州、北京和天津,而在天津西青经济技术开发区,飞思卡尔还接管了摩托罗拉1992年就投产的中国半导体生产基地。“在中国公司挂牌的第一天就亲临现场,米歇尔.迈耶对开抢中国市场的决心由此可见。”一位业内人士说。
在飞思卡尔中国公司正式开业的背后,公司全面拼抢中国市场的举措在悄然进行。今年3月,摩托罗拉已经关闭了其位于新加坡、香港和台湾的芯片设计部门,并将这部分业务重心转移至中国。随后,飞思卡尔又与国内领先的电信设备厂商大唐移动达成意向协议,大唐将在其国产3G标准TD-SCDMA的电信设备中,向飞思卡尔采购芯片并用于设备的制造。
米歇尔.迈耶透露,除了和大唐移动在3G的合作外,飞思卡尔已经开始和国内最大的两家电信设备厂商华为和中兴合作,向对方提供自己的网络产品芯片。而TCL和东信两家国产手机厂商,也开始向飞思卡尔采购手机芯片。同时,飞思
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半导体业尤其是其中的芯片业,是让许多企业趋之若鹜的,而摩托罗拉却不惜以净亏损两亿美元的代价选择了退出。在公司前任全球掌门人高尔文提出剥离半导体部门后10个半月,一个耗资巨大的分拆行动浮出水面,摩托罗拉将半导体业务剥离到了一家名叫飞思卡尔的新公司。昨天,摩托罗拉半导体部门新任CEO米歇尔.迈耶(MichelMayer)首次访华,宣布摩托罗拉半导体部门已经成立独立的公司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Freescale),飞思卡尔半导体中国公司昨天也正式开业。
剥离方案正式尘埃落定
米歇尔.迈耶介绍:“摩托罗拉现在还是我们的母公司,但到今年年底,飞思卡尔和摩托罗拉将仅仅是供货商和采购者的合作关系。”
据了解,按照摩托罗拉的分拆方案,摩托罗拉将首先将其半导体部门独立成立新公司飞思卡尔,并以新公司30%的股份进行上市,以募集用于飞思卡尔发展的资金,而剩余的70%股份,摩托罗拉在2004年年底以前,以配股的方式全部出售。
这一方案对于飞思卡尔的最大的好处是,飞思卡尔得以继承摩托罗拉包括在汽车电子芯片、手机芯片、通信芯片等领域多达4900项的专利,这占据了摩托罗拉全公司专利的40%。
分拆带来的另一个后果也很明显,原来摩托罗拉半导体的全部全球市场,也自动转到了飞思卡尔名下,其中中国为主的亚太市场占据了40%,而摩托罗拉公司的芯片采购额也高达总营业收入的24%。
完成剥离净亏两亿美元
摩托罗拉对中国半导体市场的前景十分乐观。在摩托罗拉网站上,其对中国芯片市场的估算为:2003年中国半导体芯片年销售额将达到全球销售总额3120亿美元的8.6%,到2010年,中国有望于成为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半导体市场。但对于这一领域,摩托罗拉却坚定地选择了退出,并且不惜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根据摩托罗拉公布的今年第二季度财报,公司今年的销售额8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上升了41%,经营利润8.4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71亿美元,增加了近5倍。但由于半导体业务分拆的成本,摩托罗拉共承担了8.98亿美元的费用,因此产生了两亿美元的净亏损。
摩托罗拉为什么要退出这一行业?分析人士认为,由于半导体部门持续的亏损和需要的巨大投资,剥离已经是摩托罗拉摆脱亏损和集中精力于主业手机和电信设备业务最好的方法。“分拆的最大好处是,飞思卡尔没有任何债务,而摩托罗拉可以在承担了分拆的亏损后,重新获得良好的赢利。”数字显示,1985年,摩托罗拉还是世界第三大半导体公司,但到1995年,摩托罗拉在全球半导体公司中排名下降到第五。而接下来的几年内,半导体部门始终处于亏损状态,2003年的最新排名则显示,摩托罗拉已经跌出世界芯片企业的前十名。
米歇尔.迈耶透露,7月16日,摩托罗拉已经成功实现了飞思卡尔在纽约股市的IPO,共募集资金16亿美元,加上其他私募资金,可供飞思卡尔动用的现金达到了20亿美元。显然,将半导体业务剥离并成立新的公司,有利于摩托罗拉摆脱投资半导体的巨大资金压力。
新公司CEO部署中国战略
“相比公司的前身摩托罗拉半导体部门,飞思卡尔将更加注重中国市场,以进一步扩大在中国芯片市场的份额。”昨天,首次在中国露面的飞思卡尔CEO米歇尔.迈耶如此概括其中国之行的目的。作为摩托罗拉半导体业务在全球的继承者,飞思卡尔将继承摩托罗拉中国公司的所有半导体资产,并进一步扩大在中国市场的投资和扩大在中国的芯片设计中心。目前,飞思卡尔在中国已经拥有三个芯片设计中心,分别位于苏州、北京和天津,而在天津西青经济技术开发区,飞思卡尔还接管了摩托罗拉1992年就投产的中国半导体生产基地。“在中国公司挂牌的第一天就亲临现场,米歇尔.迈耶对开抢中国市场的决心由此可见。”一位业内人士说。
在飞思卡尔中国公司正式开业的背后,公司全面拼抢中国市场的举措在悄然进行。今年3月,摩托罗拉已经关闭了其位于新加坡、香港和台湾的芯片设计部门,并将这部分业务重心转移至中国。随后,飞思卡尔又与国内领先的电信设备厂商大唐移动达成意向协议,大唐将在其国产3G标准TD-SCDMA的电信设备中,向飞思卡尔采购芯片并用于设备的制造。
米歇尔.迈耶透露,除了和大唐移动在3G的合作外,飞思卡尔已经开始和国内最大的两家电信设备厂商华为和中兴合作,向对方提供自己的网络产品芯片。而TCL和东信两家国产手机厂商,也开始向飞思卡尔采购手机芯片。同时,飞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