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新品发布

翻身的AMD将成为新的英特尔?

发布时间:2007/8/31 0:00:00 访问次数:324

多年以来,美国芯片制造商AMD公司一直在其竞争对手英特尔的阴影下生存,而且,目前AMD所占芯片市场份额只有15.5%,相对于英特尔的82.7%还相差甚远。但AMD 近来气势扶摇直上,其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创新产品令人刮目相看,即使最怀疑它的客户也不得不重新审视它。凭借其创新芯片,AMD再次向英特尔发起了挑战,口口声声要通过优化内部结构成本和开发独特性产品来打破英特尔在微处理器产业的垄断地位,计划5年内实现所期望的"真正的双寡头垄断"。


  那么,在64位时代来临之即,AMD能抓住这次大好时机,好好地"教训"一下英特尔吗?你会相信它真的能改写芯片产业格局,与最大的芯片商英特尔平起平坐吗?要回答这一问题,先得好好看看AMD公司前前后后的技术状况和市场地位,才能知道它在向64位过渡中的作用到底如何。

  从朋友到敌人


  的确,AMD已经给芯片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在Opteron诞生之前,它因其PC处理器缺乏独特性而令人失望。从20世纪70年代早期开始,AMD仿照英特尔的8080,推出了自己的8080A。不久之后,两家公司互相授权,合作长达17年之久。其间, AMD充当英特尔的芯片供应预备厂商,只要英特尔芯片供不应求,AMD就是最好的帮手。

  虽然AMD因芯片业的繁荣而具备了非常成功的半导体生产线和熟练的生产技术,但它认识到自己仅仅是英特尔宏伟蓝图下的另一CPU厂商。除了AMD之外,英特尔x86许可厂商还有Cyrix、NEC和Nexgen。于是,AMD开始琢磨着如何突破英特尔的局限。

  局势再次摆在AMD面前。1995~1996年,在双方许可协议到期之前,英特尔停止了它对AMD的专利授权,迫使AMD独立发展自己的技术。从此,英特尔少了一位合作伙伴,多了一位竞争对手。

  分道扬镳时,AMD的技术基本上停留在英特尔产品设计上,没有多少创新。之后,AMD技术虽有所长进,但都介于486和早期的Pentiums(奔腾)之间,算不上先进。直到1999年推出打破英特尔局限的Athlon,AMD才真正显示出它自己的独创性来。然而,这是一次巨大的冒险。由于Athlon与众不同,它需要有自己的主板和芯片组,将迫使厂商不得不改变其产品生产线和测试程序。

  这让英特尔手抓到了AMD的要害。只要让它的OEM不要生产与Athlon兼容的产品,英特尔很容易就困住了AMD。在英特尔的强势打压下,为了不得罪英特尔,绝大多数厂商都把AMD拒之门外。随着微软的Windows 2000 Server和英特尔的Pentium II、 Pentium III和Xeon推出,服务器进入了Unix时代。英特尔疯狂地占领市场,虽然AMD也想占一席之地,但已经无法削弱英特尔的领先地位。

   打破瓶颈


  这一强力打压迫使AMD不得不大大降低其产品价格来提升竞争力,并将其价格优势扩大到了桌面PC。但由于当时Wintel过于强大,Windows 2000就像是英特尔的OS。而且,当时IT业比较保守,即便是微软这样的大公司,他们也无法相信它是一家做企业业务的公司,更不用说冒着兼容性和稳定性的风险来采用非英特尔产品了。

  然而,天无绝人之路。当主流市场难以突破时,旁敲侧击总能找到突破口。当时,小型VAR(独立开发商)和个人系统正好害怕固定的供货合约,而强烈需求有灵活多样的配件选。另外,包括一些游戏和PC技术爱好者在内的热心网站也在大力排斥一家独大的芯片市场,极力推崇以DIY形式打造自己的系统,采用英特尔之外的产品。

  于是,DIY市场为AMD开创了发展之路。可是,AMD还没能够让主流的主板厂商相信自己能打破英特尔的封锁,因此,AMD只得自己生产主板,并将它放在各个网上进行展示,以作为Athlon应用的一种参考。不久,各网站就对Athlon和奔腾 II和III进行测评比较,AMD深知它能比得上英特尔,是不会输的。

  通过Athlon,IT业看到了可以取代英特尔产品强大阵营的更好的选择。亚洲的主板厂商觉察到形势有变,超微(Supermicro)、微星科技(MSI)和泰安(Tyan)等一个接一个地开始动摇了,最终突破了英特尔的封锁,毅然决定要满足DIY市场的强大需求。

  当主板厂商"叛逆"之后,一些中小规模的系统制造商非常看好这些比英特尔产品更快的处理器、更快的存储、更快的总线速度和更加稳固的整体设计。可是,虽然Athlon的速度和稳定性已经获得了市场的认可,但兼容性还是一个问题。直到AMD推出性能牢固的双处理器Athlon MP,证明它能打破英特尔的强势权威之后,AMD才全面赢得服务器市场的信任。

   全面出击


  为了彻底征服服务器市场,取得市场信任的AMD再次赌命Hammer。这是AMD首款完全不同于英特尔构架的产品。AMD在产品推出之前就发布了产品的详细资料,但英特尔不以为然,认为Hammer成不了大气候。

  英特尔的怠慢为AMD赢得了时机,2003年4月,AMD发布其首款Hammer处理器――64位 Opteron,打开了X86指令处理器的64位大门。Opteron一经推出,微软就将它与安腾芯片(Itanium)一道纳入了其6

多年以来,美国芯片制造商AMD公司一直在其竞争对手英特尔的阴影下生存,而且,目前AMD所占芯片市场份额只有15.5%,相对于英特尔的82.7%还相差甚远。但AMD 近来气势扶摇直上,其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创新产品令人刮目相看,即使最怀疑它的客户也不得不重新审视它。凭借其创新芯片,AMD再次向英特尔发起了挑战,口口声声要通过优化内部结构成本和开发独特性产品来打破英特尔在微处理器产业的垄断地位,计划5年内实现所期望的"真正的双寡头垄断"。


  那么,在64位时代来临之即,AMD能抓住这次大好时机,好好地"教训"一下英特尔吗?你会相信它真的能改写芯片产业格局,与最大的芯片商英特尔平起平坐吗?要回答这一问题,先得好好看看AMD公司前前后后的技术状况和市场地位,才能知道它在向64位过渡中的作用到底如何。

  从朋友到敌人


  的确,AMD已经给芯片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在Opteron诞生之前,它因其PC处理器缺乏独特性而令人失望。从20世纪70年代早期开始,AMD仿照英特尔的8080,推出了自己的8080A。不久之后,两家公司互相授权,合作长达17年之久。其间, AMD充当英特尔的芯片供应预备厂商,只要英特尔芯片供不应求,AMD就是最好的帮手。

  虽然AMD因芯片业的繁荣而具备了非常成功的半导体生产线和熟练的生产技术,但它认识到自己仅仅是英特尔宏伟蓝图下的另一CPU厂商。除了AMD之外,英特尔x86许可厂商还有Cyrix、NEC和Nexgen。于是,AMD开始琢磨着如何突破英特尔的局限。

  局势再次摆在AMD面前。1995~1996年,在双方许可协议到期之前,英特尔停止了它对AMD的专利授权,迫使AMD独立发展自己的技术。从此,英特尔少了一位合作伙伴,多了一位竞争对手。

  分道扬镳时,AMD的技术基本上停留在英特尔产品设计上,没有多少创新。之后,AMD技术虽有所长进,但都介于486和早期的Pentiums(奔腾)之间,算不上先进。直到1999年推出打破英特尔局限的Athlon,AMD才真正显示出它自己的独创性来。然而,这是一次巨大的冒险。由于Athlon与众不同,它需要有自己的主板和芯片组,将迫使厂商不得不改变其产品生产线和测试程序。

  这让英特尔手抓到了AMD的要害。只要让它的OEM不要生产与Athlon兼容的产品,英特尔很容易就困住了AMD。在英特尔的强势打压下,为了不得罪英特尔,绝大多数厂商都把AMD拒之门外。随着微软的Windows 2000 Server和英特尔的Pentium II、 Pentium III和Xeon推出,服务器进入了Unix时代。英特尔疯狂地占领市场,虽然AMD也想占一席之地,但已经无法削弱英特尔的领先地位。

   打破瓶颈


  这一强力打压迫使AMD不得不大大降低其产品价格来提升竞争力,并将其价格优势扩大到了桌面PC。但由于当时Wintel过于强大,Windows 2000就像是英特尔的OS。而且,当时IT业比较保守,即便是微软这样的大公司,他们也无法相信它是一家做企业业务的公司,更不用说冒着兼容性和稳定性的风险来采用非英特尔产品了。

  然而,天无绝人之路。当主流市场难以突破时,旁敲侧击总能找到突破口。当时,小型VAR(独立开发商)和个人系统正好害怕固定的供货合约,而强烈需求有灵活多样的配件选。另外,包括一些游戏和PC技术爱好者在内的热心网站也在大力排斥一家独大的芯片市场,极力推崇以DIY形式打造自己的系统,采用英特尔之外的产品。

  于是,DIY市场为AMD开创了发展之路。可是,AMD还没能够让主流的主板厂商相信自己能打破英特尔的封锁,因此,AMD只得自己生产主板,并将它放在各个网上进行展示,以作为Athlon应用的一种参考。不久,各网站就对Athlon和奔腾 II和III进行测评比较,AMD深知它能比得上英特尔,是不会输的。

  通过Athlon,IT业看到了可以取代英特尔产品强大阵营的更好的选择。亚洲的主板厂商觉察到形势有变,超微(Supermicro)、微星科技(MSI)和泰安(Tyan)等一个接一个地开始动摇了,最终突破了英特尔的封锁,毅然决定要满足DIY市场的强大需求。

  当主板厂商"叛逆"之后,一些中小规模的系统制造商非常看好这些比英特尔产品更快的处理器、更快的存储、更快的总线速度和更加稳固的整体设计。可是,虽然Athlon的速度和稳定性已经获得了市场的认可,但兼容性还是一个问题。直到AMD推出性能牢固的双处理器Athlon MP,证明它能打破英特尔的强势权威之后,AMD才全面赢得服务器市场的信任。

   全面出击


  为了彻底征服服务器市场,取得市场信任的AMD再次赌命Hammer。这是AMD首款完全不同于英特尔构架的产品。AMD在产品推出之前就发布了产品的详细资料,但英特尔不以为然,认为Hammer成不了大气候。

  英特尔的怠慢为AMD赢得了时机,2003年4月,AMD发布其首款Hammer处理器――64位 Opteron,打开了X86指令处理器的64位大门。Opteron一经推出,微软就将它与安腾芯片(Itanium)一道纳入了其6

相关IC型号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自制智能型ICL7135
    表头使ff11CL7135作为ADC,ICL7135是...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692101218  13751165337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