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IC代工业与设计业互动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07/8/30 0:00:00 访问次数:345
摘要:在简要介绍浦东新区集成电路代工业与设计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上下游产业互动的角度分析了促进集成电路产业整体发展的产业互动模式与机制,并提出了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和具体措施。
关键词:集成电路;代工业;设计业;互动发展
1 引言
集成电路是现代信息产业和信息社会的基础,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核心技术。随着全球信息化、网络化和知识经济浪潮的到来,IC产业的地位日益重要,它已成为事关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国防建设、人民生活和信息安全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1]。作为IC产业的两个核心环节,代工业和设计业的发展和壮大更是整个产业腾飞的基础。
IC产业的发展从最初的系统公司时代,经过IDM时代和Foundry时代,发展到现在的后Foundry时代,产业分工合作的趋势日益明显,产业发展呈现出一种以代工业为中心的多源化策略联盟的形态[2]。IC代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就是要围绕其上下游客户发展基于网络的运作方式,加强联系与服务,这正是IC产业互动的最新趋势[3]。
本文以上海市浦东新区IC产业为例,从产业互动的角度研究了IC产业互动模式与机制,并提出了促进IC产业整体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和具体措施。
2 浦东新区IC产业发展概况
2003年以来,浦东新区充分利用华虹NEC、中芯国际和宏力等大项目的带动效应、日益完善的基地建设和产业发展环境,大力吸引上下游企业,形成产业链整体配套的集群效应,使IC产业各个环节集聚发展,就近接转和配套,从而高效优质低成本低消耗地追求最大利益。迄今为止,浦东新区已集聚了100多家IC产业企业,投资总额近90亿美元。仅按加入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地94家浦东企业统计,专业IC设计企业有36家、芯片制造企业3家、封装测试企业10多家、配套及设备供应企业30多家。IC产业链各个环节的重点企业及其规模和质量都在全国领先。
2.1 IC产业整体情况
(1)浦东新区IC产业整体进入快速增长期。与2002年同期相比,2003年上半年新区IC产业各个环节都有较大增长,IC设计业、代工业、封测以及设材的同比增长率分别高达58.1%,134.1%,180.9%和147.65%,总计同比增长143.37%,是上海市的2倍多,增长速度很快(图1)。
(2)占上海市IC企业数42%(进入统计范围)的浦东IC产业,2003年上半年占全市IC销售额的64.1%,是上海市的IC产业重地。
(3)浦东新区IC产业链中销售额比例为设计:制造:封测二4:59:33,代工业是新区IC产业的主力,设计业急需壮大。
2.2 IC代工业概况
浦东新区目前有中芯国际、华虹NEC和宏力三家芯片制造企业,均为代工厂(Foundry),已有5条8英寸晶圆生产线投入生产,其加工水平主要集中在0.35-0.18微米(表1),占全国已建8英寸生产线(8条)的一半以上,是全国集成电路晶圆制造业的主力军,也是浦东新区整个IC产业链中增长最快的部分。2003年上半年芯片制造业的销售额达17.9453亿人民币,占上海市制造企业销售额的76.6%。
2.3 IC设计业概况
2003年全球IC设计业销售额达206.4亿美元,而上海市IC设计业销售额只有6.5亿人民币,不到全球的0.5%,浦东新区则占不到上海市的一半。浦东新区IC设计公司有40家左右,其中包括3家设计服务公司,2003年上半年新区设计业销售额为1.26亿元,仅占整个新区IC产业总销售额的4%。表2是我们对浦东新区主要IC设计企业调查后从企业的来源分布、产品类别、产品加工水平等方面做的统计分析。
3 浦东IC产业互动模式与机制
3.1 产业互动及其目的
“互动”一词近年来在很多领域出现频率都相当高,不同领域也都给出了各自的“互动”的描述性定义,我们这里所说的“互动”,指的是在一种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产业内部与外部的企业与人员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行为,而对这种行为的正确引导与否将会得到推进或阻碍产业发展的不同结果。对IC产业而
摘要:在简要介绍浦东新区集成电路代工业与设计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上下游产业互动的角度分析了促进集成电路产业整体发展的产业互动模式与机制,并提出了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和具体措施。
关键词:集成电路;代工业;设计业;互动发展
1 引言
集成电路是现代信息产业和信息社会的基础,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核心技术。随着全球信息化、网络化和知识经济浪潮的到来,IC产业的地位日益重要,它已成为事关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国防建设、人民生活和信息安全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1]。作为IC产业的两个核心环节,代工业和设计业的发展和壮大更是整个产业腾飞的基础。
IC产业的发展从最初的系统公司时代,经过IDM时代和Foundry时代,发展到现在的后Foundry时代,产业分工合作的趋势日益明显,产业发展呈现出一种以代工业为中心的多源化策略联盟的形态[2]。IC代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就是要围绕其上下游客户发展基于网络的运作方式,加强联系与服务,这正是IC产业互动的最新趋势[3]。
本文以上海市浦东新区IC产业为例,从产业互动的角度研究了IC产业互动模式与机制,并提出了促进IC产业整体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和具体措施。
2 浦东新区IC产业发展概况
2003年以来,浦东新区充分利用华虹NEC、中芯国际和宏力等大项目的带动效应、日益完善的基地建设和产业发展环境,大力吸引上下游企业,形成产业链整体配套的集群效应,使IC产业各个环节集聚发展,就近接转和配套,从而高效优质低成本低消耗地追求最大利益。迄今为止,浦东新区已集聚了100多家IC产业企业,投资总额近90亿美元。仅按加入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地94家浦东企业统计,专业IC设计企业有36家、芯片制造企业3家、封装测试企业10多家、配套及设备供应企业30多家。IC产业链各个环节的重点企业及其规模和质量都在全国领先。
2.1 IC产业整体情况
(1)浦东新区IC产业整体进入快速增长期。与2002年同期相比,2003年上半年新区IC产业各个环节都有较大增长,IC设计业、代工业、封测以及设材的同比增长率分别高达58.1%,134.1%,180.9%和147.65%,总计同比增长143.37%,是上海市的2倍多,增长速度很快(图1)。
(2)占上海市IC企业数42%(进入统计范围)的浦东IC产业,2003年上半年占全市IC销售额的64.1%,是上海市的IC产业重地。
(3)浦东新区IC产业链中销售额比例为设计:制造:封测二4:59:33,代工业是新区IC产业的主力,设计业急需壮大。
2.2 IC代工业概况
浦东新区目前有中芯国际、华虹NEC和宏力三家芯片制造企业,均为代工厂(Foundry),已有5条8英寸晶圆生产线投入生产,其加工水平主要集中在0.35-0.18微米(表1),占全国已建8英寸生产线(8条)的一半以上,是全国集成电路晶圆制造业的主力军,也是浦东新区整个IC产业链中增长最快的部分。2003年上半年芯片制造业的销售额达17.9453亿人民币,占上海市制造企业销售额的76.6%。
2.3 IC设计业概况
2003年全球IC设计业销售额达206.4亿美元,而上海市IC设计业销售额只有6.5亿人民币,不到全球的0.5%,浦东新区则占不到上海市的一半。浦东新区IC设计公司有40家左右,其中包括3家设计服务公司,2003年上半年新区设计业销售额为1.26亿元,仅占整个新区IC产业总销售额的4%。表2是我们对浦东新区主要IC设计企业调查后从企业的来源分布、产品类别、产品加工水平等方面做的统计分析。
3 浦东IC产业互动模式与机制
3.1 产业互动及其目的
“互动”一词近年来在很多领域出现频率都相当高,不同领域也都给出了各自的“互动”的描述性定义,我们这里所说的“互动”,指的是在一种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产业内部与外部的企业与人员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行为,而对这种行为的正确引导与否将会得到推进或阻碍产业发展的不同结果。对IC产业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