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数字电视芯片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发布时间:2007/8/30 0:00:00 访问次数:307
我国首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清数字电视地面传输移动接收系统专用芯片“中视一号”,前不久由教育部主持技术鉴定会及应用系统展示会。参加这次在复旦大学举行的技术鉴定会及展示会的各位专家对这项重大的科研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专家一致认为,“中视一号”芯片技术含量高、设计难度大,实现了我国数字电视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为我国数字电视的产业化和微电子工业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前景。
高清数字电视地面传输移动接收系统专用芯片“中视一号”的诞生,凝聚着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许多科学家的心血和汗水。2000年以来,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以及凌讯华业科技公司通过引进国外高层次人才和技术,将高清数字电视芯片的研究进一步扩展到地面传输信道芯片,实现了用于DMB-T方案整机和系统的专用芯片“中视一号”。复旦大学专用集成电路和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多年来在集成电路芯片研究方面积累的丰富成果,同清华大学在无线宽带传输系统研究领域的成功经验,联合开发成功其系统的专用集成电路芯片“中视一号”。
据介绍,“中视一号”芯片具有百万门级的规模,使用0.18微米工艺,采用多时钟域技术。芯片的仿真、设计、验证、布局布线、测试、封装等整体水平在国际上是领先的。设计流程解决了逻辑综合、布图规划、时序收敛、信号完整性、信号串扰处理、时钟网络设计、电源网络设计、分布式参数提取、互连网络降价、低功耗技术等目前超深亚微米芯片设计中最具有挑战性的技术难题。
我国首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清数字电视地面传输移动接收系统专用芯片“中视一号”,前不久由教育部主持技术鉴定会及应用系统展示会。参加这次在复旦大学举行的技术鉴定会及展示会的各位专家对这项重大的科研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专家一致认为,“中视一号”芯片技术含量高、设计难度大,实现了我国数字电视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为我国数字电视的产业化和微电子工业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前景。
高清数字电视地面传输移动接收系统专用芯片“中视一号”的诞生,凝聚着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许多科学家的心血和汗水。2000年以来,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以及凌讯华业科技公司通过引进国外高层次人才和技术,将高清数字电视芯片的研究进一步扩展到地面传输信道芯片,实现了用于DMB-T方案整机和系统的专用芯片“中视一号”。复旦大学专用集成电路和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多年来在集成电路芯片研究方面积累的丰富成果,同清华大学在无线宽带传输系统研究领域的成功经验,联合开发成功其系统的专用集成电路芯片“中视一号”。
据介绍,“中视一号”芯片具有百万门级的规模,使用0.18微米工艺,采用多时钟域技术。芯片的仿真、设计、验证、布局布线、测试、封装等整体水平在国际上是领先的。设计流程解决了逻辑综合、布图规划、时序收敛、信号完整性、信号串扰处理、时钟网络设计、电源网络设计、分布式参数提取、互连网络降价、低功耗技术等目前超深亚微米芯片设计中最具有挑战性的技术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