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并未最终胜利,CPU架构之争卷土重来
发布时间:2007/8/30 0:00:00 访问次数:372
曾几何时,CPU王国弥漫着处理器架构两大阵营之间争斗的硝烟和难以平息的战火。虽然这场战争只是一个很简单的除法问题:每秒指令等于时钟频率除以每指令需要的平均时钟。
以令人惋惜的Digital Equipment Corp.(DEC)公司Alpha处理器为首的阵营坚守增加吞吐量的方式,使处理器尽可能保持简单,并增加时钟频率。因此它们设计了简单的带时钟电路的RISC引擎。
包括巨头英特尔在内的另一大阵营强调通过减少每指令的平均周期数目来增加性能。后来出现的超标量架构能在每一时钟传送多个指令。
历史证明后一阵营最终赢得了胜利。Digital Equipment及其Alpha一蹶不振。
但是争论可能并没有结束。最近,英特尔在其最先进的复杂CPU设计中遭受了当头一棍。什么原因呢?能量消耗。据称,该公司推断出,无法再进一步向更高点推动时钟频率和复杂性,因此它决定在单一裸片上开发多个更简单的处理器。
问题之一是超级复杂CPU的动态功耗,其次是超标量内核控制逻辑内众多关键路径的时序收敛。另外是关键路径的泄露电流随晶体管数目增加而上升。未来,“快速”的含义可能还是回归到“简单”。
看来,CPU架构又将面临新的变革挑战。 (转自 电子工程专辑)
曾几何时,CPU王国弥漫着处理器架构两大阵营之间争斗的硝烟和难以平息的战火。虽然这场战争只是一个很简单的除法问题:每秒指令等于时钟频率除以每指令需要的平均时钟。
以令人惋惜的Digital Equipment Corp.(DEC)公司Alpha处理器为首的阵营坚守增加吞吐量的方式,使处理器尽可能保持简单,并增加时钟频率。因此它们设计了简单的带时钟电路的RISC引擎。
包括巨头英特尔在内的另一大阵营强调通过减少每指令的平均周期数目来增加性能。后来出现的超标量架构能在每一时钟传送多个指令。
历史证明后一阵营最终赢得了胜利。Digital Equipment及其Alpha一蹶不振。
但是争论可能并没有结束。最近,英特尔在其最先进的复杂CPU设计中遭受了当头一棍。什么原因呢?能量消耗。据称,该公司推断出,无法再进一步向更高点推动时钟频率和复杂性,因此它决定在单一裸片上开发多个更简单的处理器。
问题之一是超级复杂CPU的动态功耗,其次是超标量内核控制逻辑内众多关键路径的时序收敛。另外是关键路径的泄露电流随晶体管数目增加而上升。未来,“快速”的含义可能还是回归到“简单”。
看来,CPU架构又将面临新的变革挑战。 (转自 电子工程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