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Internet技术及其实现方案
发布时间:2007/8/30 0:00:00 访问次数:436
1. 引言
在Internet的日益普及,信息共享程度的不断提高的今天,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已经有了革命性的改变。家庭电器和工业设备中无处不在的充满了单片机或微控制器(MCU)。但目前大多数嵌入式系统还处于单独应用的阶段,而工业上也只是利用孤立于Internet以外的的控制通信网络(如CAN,I2C,PROFIBUS等现场总线)实现MCU组网 。如果能将嵌入式系统连接到应用广泛的Internet上面,或者在现有网络的基础上利用Internet为介质,则可以方便、低廉地将信息传送到几乎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地方,从而进行远程监控 。因此,嵌入式Internet技术就应运而生,并成为业内的一大热点。
2 嵌入式Internet技术原理及方案
嵌入式Internet技术,也就是将嵌入式系统与Internet结合起来实现系统网络化,涉及的两个关键问题即传送信息的媒质和采用的协议。
与Internet相联接的途径可以是以太网或者电话线等媒介。而在大多数工作场地都配有以太网,电子装置通过集线器(HUB)可以随时插接。在家庭中,也有电力线和电话线等载体可以利用。如果是与局域网连接,只需要为该装置设置硬的或软的IP地址就可。如果是利用电话线路,可以使用电话用户的ID。现在实现嵌入式电子装置的访问连通,几乎不成问题。所以嵌入式Internet技术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在MCU中实现Internet上被广泛使用的TCP/IP通信协议。但是TCP/IP通信协议对于计算机存储器、运算速度等的要求比较高,普通单片机无法达到其要求。
根据各种MCU自身的特性,实现TCP/IP协议的方法可分以下几种:
1)高档MCU芯片
采用ARM内核的系列处理器或者386EX等高档MCU,其运算速度快,性能高,在芯片上可以运行实时操作系统(RTOS),同时也可以嵌入完整的TCP/IP协议。
2)32位MCU芯片
32位机也有足够的资源和能力运行TCP/IP协议和一些嵌入式操作系统。所以原则上讲,实现思路和高档机一样。
3)8/16位MCU芯片
由于8位和16位MCU的处理能力和存储问题,要实现TCP/IP协议是比较困难的。因此要根据其特点,对TCP/IP协议进行简化,保留其最基本的东西。同时,上层协议可不用或者简单实现。即将原来的TCP/IP协议转变成嵌入式TCP/IP协议,我们随后会具体介绍。
由TCP/IP协议在MCU中的实现方法和嵌入式系统的要求,一般实现嵌入式Internet的方案有以下几种:
1.把标准网络协议(TCP/IP)一直扩展到嵌入式设备当中,由嵌入式系统自身实现联网功能,每个设备都可与Internet相连。这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及未来电器、设备的发展方向。例如Netscillon公司的ARM+NET系列芯片,将其嵌入到任何设备中既可实现上网。此方案对微处理器性能的要求较高。
2.通过专用的WEB服务器实现。在现有的嵌入式系统中大量使用的是8位和16位MCU,并不要求每个设备都直接连到Internet上,用户可以通过Internet接近设备,然后再用轻量级网络扩展到多个设备上。如电力线、RS-485、RS-232、I2C等 。专用WEB服务器可作为子网设备路由器来转换和实现嵌入式系统与外部网的通信。emWare公司专门为嵌入式微控制器设备设计的网络服务器。
3.通过嵌入式网关(emGateway)联接。嵌入式网关运行TCP/IP协议,与嵌入式设备轻量级网络(如RS-232,RS-485,现场总线等)相连接,提供与Internet或局域网的协议转换及路由功能。
2.1 嵌入式TCP/IP协议概述
传输控制协议/网间协议 (TCP/IP)是构建Internet的标准协议,它最早是在PC机上实现的 。由于嵌入式系统与PC机的差别很大,因此在嵌入式系统中实现TCP/IP 协议与PC机操作系统中的实现有很大的不同。
由于嵌入式系统没有一个多任务的操作系统,而且又是直接面对硬件,所以嵌入式TCP/IP协议在应用层上要求简单。同时,不同嵌入式系统对嵌入式Internet所采用的应用层协议要求不同,而且应用层的协议还要和链路层实现的协议相对应。因此,系统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和链路层协议的实现来选择和简化应用层的协议。
传输层主要为两台主机上的应用程序提供端到端的通信。传输层有两种不同的传输协议:面向连接的TCP(传输控制协议)和无连接的UDP(用户数据报协议)。TCP是面向接入即传输前必须先通过“三重握手”在主机间建立TCP接入,它所传数据流采用了顺序号和应答措施,可以发现数据的丢失、段的失序和对传输错误的排除,所以TCP协议提供的是数据流的可靠传输。但相对于UDP,它的可靠性是以复杂性为代价的,需要复杂庞大的程序来实现。UDP提供的是无连接的不可靠的服务,可能出现数据包的丢失,重复和连接失败等错误。但是正因没有接入机制,它可以实现高速发送,充分发挥物理传输设备的速度。UDP适合用在通信介质十分可靠的情况,例如以太网等。
网络层处理分组在网络中的活动。其协议包括IP协议(网际协议)、ARP协议(地址解析协议)、ICMP协议(Internet互联网控制报文协议)以及IGMP 协议(Internet组管理协议)。IP协议是TCP/IP族的核心协议,它使异构网络之间的通
1. 引言
在Internet的日益普及,信息共享程度的不断提高的今天,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已经有了革命性的改变。家庭电器和工业设备中无处不在的充满了单片机或微控制器(MCU)。但目前大多数嵌入式系统还处于单独应用的阶段,而工业上也只是利用孤立于Internet以外的的控制通信网络(如CAN,I2C,PROFIBUS等现场总线)实现MCU组网 。如果能将嵌入式系统连接到应用广泛的Internet上面,或者在现有网络的基础上利用Internet为介质,则可以方便、低廉地将信息传送到几乎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地方,从而进行远程监控 。因此,嵌入式Internet技术就应运而生,并成为业内的一大热点。
2 嵌入式Internet技术原理及方案
嵌入式Internet技术,也就是将嵌入式系统与Internet结合起来实现系统网络化,涉及的两个关键问题即传送信息的媒质和采用的协议。
与Internet相联接的途径可以是以太网或者电话线等媒介。而在大多数工作场地都配有以太网,电子装置通过集线器(HUB)可以随时插接。在家庭中,也有电力线和电话线等载体可以利用。如果是与局域网连接,只需要为该装置设置硬的或软的IP地址就可。如果是利用电话线路,可以使用电话用户的ID。现在实现嵌入式电子装置的访问连通,几乎不成问题。所以嵌入式Internet技术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在MCU中实现Internet上被广泛使用的TCP/IP通信协议。但是TCP/IP通信协议对于计算机存储器、运算速度等的要求比较高,普通单片机无法达到其要求。
根据各种MCU自身的特性,实现TCP/IP协议的方法可分以下几种:
1)高档MCU芯片
采用ARM内核的系列处理器或者386EX等高档MCU,其运算速度快,性能高,在芯片上可以运行实时操作系统(RTOS),同时也可以嵌入完整的TCP/IP协议。
2)32位MCU芯片
32位机也有足够的资源和能力运行TCP/IP协议和一些嵌入式操作系统。所以原则上讲,实现思路和高档机一样。
3)8/16位MCU芯片
由于8位和16位MCU的处理能力和存储问题,要实现TCP/IP协议是比较困难的。因此要根据其特点,对TCP/IP协议进行简化,保留其最基本的东西。同时,上层协议可不用或者简单实现。即将原来的TCP/IP协议转变成嵌入式TCP/IP协议,我们随后会具体介绍。
由TCP/IP协议在MCU中的实现方法和嵌入式系统的要求,一般实现嵌入式Internet的方案有以下几种:
1.把标准网络协议(TCP/IP)一直扩展到嵌入式设备当中,由嵌入式系统自身实现联网功能,每个设备都可与Internet相连。这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及未来电器、设备的发展方向。例如Netscillon公司的ARM+NET系列芯片,将其嵌入到任何设备中既可实现上网。此方案对微处理器性能的要求较高。
2.通过专用的WEB服务器实现。在现有的嵌入式系统中大量使用的是8位和16位MCU,并不要求每个设备都直接连到Internet上,用户可以通过Internet接近设备,然后再用轻量级网络扩展到多个设备上。如电力线、RS-485、RS-232、I2C等 。专用WEB服务器可作为子网设备路由器来转换和实现嵌入式系统与外部网的通信。emWare公司专门为嵌入式微控制器设备设计的网络服务器。
3.通过嵌入式网关(emGateway)联接。嵌入式网关运行TCP/IP协议,与嵌入式设备轻量级网络(如RS-232,RS-485,现场总线等)相连接,提供与Internet或局域网的协议转换及路由功能。
2.1 嵌入式TCP/IP协议概述
传输控制协议/网间协议 (TCP/IP)是构建Internet的标准协议,它最早是在PC机上实现的 。由于嵌入式系统与PC机的差别很大,因此在嵌入式系统中实现TCP/IP 协议与PC机操作系统中的实现有很大的不同。
由于嵌入式系统没有一个多任务的操作系统,而且又是直接面对硬件,所以嵌入式TCP/IP协议在应用层上要求简单。同时,不同嵌入式系统对嵌入式Internet所采用的应用层协议要求不同,而且应用层的协议还要和链路层实现的协议相对应。因此,系统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和链路层协议的实现来选择和简化应用层的协议。
传输层主要为两台主机上的应用程序提供端到端的通信。传输层有两种不同的传输协议:面向连接的TCP(传输控制协议)和无连接的UDP(用户数据报协议)。TCP是面向接入即传输前必须先通过“三重握手”在主机间建立TCP接入,它所传数据流采用了顺序号和应答措施,可以发现数据的丢失、段的失序和对传输错误的排除,所以TCP协议提供的是数据流的可靠传输。但相对于UDP,它的可靠性是以复杂性为代价的,需要复杂庞大的程序来实现。UDP提供的是无连接的不可靠的服务,可能出现数据包的丢失,重复和连接失败等错误。但是正因没有接入机制,它可以实现高速发送,充分发挥物理传输设备的速度。UDP适合用在通信介质十分可靠的情况,例如以太网等。
网络层处理分组在网络中的活动。其协议包括IP协议(网际协议)、ARP协议(地址解析协议)、ICMP协议(Internet互联网控制报文协议)以及IGMP 协议(Internet组管理协议)。IP协议是TCP/IP族的核心协议,它使异构网络之间的通
上一篇:三大因素易引起汽车自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