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光:手持型 GPS 导航仪
发布时间:2008/5/27 0:00:00 访问次数:578
    
    
     一、概述 导航定位技术已应用在大地测量、运载工具导航和管制、智能交通、物流调度与监控、行业数据采集、土地规划、个人自主导航等诸多导航与定位领域。但是,只依靠单纯的gps接收设备对于普通的民用用户而言,几乎没有任何实用意义。因为它只能给出定位点的经纬度和高度,而只有通过与gis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将简单的数字信息转化为直观的、形象的图示效果才能满足用户的地理信息与导航定位需求。 应用gps与gis两者结合来导航定位具有众多的优点。
本项目的提出,一定条件下是为满足以上提到的不同行业和不同用户应用的需求,提出的依据是有关gps应用领域方面的发展需要及gps在测量、导航、休闲娱乐行业中的成功应用,项目目标是国内的高端手持gps设备市场。同时考虑到了最终将其应用到gis领域。同时也将解决大数据量地图数据处理功能从桌面计算机向嵌入式的手持终端设备移植的软件处理难题。 二、技术方案选型 项目的主要工作内容以软件开发和配套的硬件开发为主。
软件内容: 软件的功能是要完成导航地图的显示、浏览和操作, 同时要完成对gps硬件模块实时采集的gps导航数据文件进行处理,实现导航定位的功能以达到满足用户需求的目的。在实现导航地图的功能方面,为达到手持设备能显示操作地图,需要做地图数据压缩和其他优化处理的步骤, 因此可将项目的软件再细分为pda地图及定位软件、 pc端地图数据的处理软件,、gps数据处理和应用软件几个部分。
a. pda地图及定位软件: pda地图及定位软件的目的是实现对各种不同地图(包括地图和各种城市)的显示、浏览、操作,同时用gps数据在地图上实时定位。
    
     b. pc端地图数据的处理软件: 通常目前市场上已有多种由国外几家大gis公司定义的,已成行业标准的数字地图的文件存储格式,但这些文件格式的数据因为手机设备存储容量的限制,无法完成大量地图的存储, 因此需要定义新的转为嵌入式的pda设备使用的数字地图格式,pc端地图数据的处理软件的功能就是在pc端预先完成这种不同数字地图格式转换的。
c.gps数据处理和应用软件: gps数据处理和应用软件是将gps手持机gps模块采集的数据经解析处理来得到当前设备所在位置的信息,同时完成其他gps的功能。
d. 上网通信模块: 手持设备可以通过gprs,gsm等方式接入internet,实现通信的功能。
硬件内容: 硬件部分包括实现接收gps 数据的gps模块和实现通信上网的gprs(gsm)模块部分,同时还包括为以上两部分硬件提供接口的嵌入式设备(pda)。 三、项目方案 3. 1 项目总体方案: 项目的总体方案包括有:软件开发设计、硬件开发设计、整套产品的测试、产品化。
     3. 2 软件开发的方案: 应用软件部分: a. pc端数据压缩和gis数据处理软件的开发。
     b. pda系统-平台的地图操作软件的开发。
     c. gps导航定位程序的开发 系统软件部分: 系统软件为在嵌入式主板上移植的操作系统,这里选择 wince..net42 方案。
采用两个操作系统需要做一定的移植工作,包括所有外设的驱动程序的编写,和操作系统中关于arm cpu 中代码的移植修改。 3. 3 硬件开发的方案: a. 嵌入式的主板的开发,采用arm内核的嵌入式cpu, 包括各种外设芯片的添加。
     b. 设计gps板子电路、包括天线选定、串口接口电路
     c. gprs模块的选型与接口配置
     d. 外壳的选型与开模 四、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整个项目中的包括硬件和软件都有其技术性能指标: 硬件性能指标: cpu:
     sasung s3c410 arm 主频206mhz 内存:
     128m flash(可选 64m/32m)
     32m ram(可选 16m) 操作系统:
     windows ce .net / linux 显示:
     160x240/240x320 点阵, 16位真彩 灵敏度:
     -150db(跟踪) 位置精度:
     3m(cep),6m(2drms) 无sa干扰 速度精度:
     0.2m/s(50%) 时间精度:
     20ns rms 重捕获时间:
     100ms(典型) ttff:
     冷启动 50s,温启动 35s,热启动 8s 加速度:
     5g 数据接
    
    
     一、概述 导航定位技术已应用在大地测量、运载工具导航和管制、智能交通、物流调度与监控、行业数据采集、土地规划、个人自主导航等诸多导航与定位领域。但是,只依靠单纯的gps接收设备对于普通的民用用户而言,几乎没有任何实用意义。因为它只能给出定位点的经纬度和高度,而只有通过与gis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将简单的数字信息转化为直观的、形象的图示效果才能满足用户的地理信息与导航定位需求。 应用gps与gis两者结合来导航定位具有众多的优点。
本项目的提出,一定条件下是为满足以上提到的不同行业和不同用户应用的需求,提出的依据是有关gps应用领域方面的发展需要及gps在测量、导航、休闲娱乐行业中的成功应用,项目目标是国内的高端手持gps设备市场。同时考虑到了最终将其应用到gis领域。同时也将解决大数据量地图数据处理功能从桌面计算机向嵌入式的手持终端设备移植的软件处理难题。 二、技术方案选型 项目的主要工作内容以软件开发和配套的硬件开发为主。
软件内容: 软件的功能是要完成导航地图的显示、浏览和操作, 同时要完成对gps硬件模块实时采集的gps导航数据文件进行处理,实现导航定位的功能以达到满足用户需求的目的。在实现导航地图的功能方面,为达到手持设备能显示操作地图,需要做地图数据压缩和其他优化处理的步骤, 因此可将项目的软件再细分为pda地图及定位软件、 pc端地图数据的处理软件,、gps数据处理和应用软件几个部分。
a. pda地图及定位软件: pda地图及定位软件的目的是实现对各种不同地图(包括地图和各种城市)的显示、浏览、操作,同时用gps数据在地图上实时定位。
    
     b. pc端地图数据的处理软件: 通常目前市场上已有多种由国外几家大gis公司定义的,已成行业标准的数字地图的文件存储格式,但这些文件格式的数据因为手机设备存储容量的限制,无法完成大量地图的存储, 因此需要定义新的转为嵌入式的pda设备使用的数字地图格式,pc端地图数据的处理软件的功能就是在pc端预先完成这种不同数字地图格式转换的。
c.gps数据处理和应用软件: gps数据处理和应用软件是将gps手持机gps模块采集的数据经解析处理来得到当前设备所在位置的信息,同时完成其他gps的功能。
d. 上网通信模块: 手持设备可以通过gprs,gsm等方式接入internet,实现通信的功能。
硬件内容: 硬件部分包括实现接收gps 数据的gps模块和实现通信上网的gprs(gsm)模块部分,同时还包括为以上两部分硬件提供接口的嵌入式设备(pda)。 三、项目方案 3. 1 项目总体方案: 项目的总体方案包括有:软件开发设计、硬件开发设计、整套产品的测试、产品化。
     3. 2 软件开发的方案: 应用软件部分: a. pc端数据压缩和gis数据处理软件的开发。
     b. pda系统-平台的地图操作软件的开发。
     c. gps导航定位程序的开发 系统软件部分: 系统软件为在嵌入式主板上移植的操作系统,这里选择 wince..net42 方案。
采用两个操作系统需要做一定的移植工作,包括所有外设的驱动程序的编写,和操作系统中关于arm cpu 中代码的移植修改。 3. 3 硬件开发的方案: a. 嵌入式的主板的开发,采用arm内核的嵌入式cpu, 包括各种外设芯片的添加。
     b. 设计gps板子电路、包括天线选定、串口接口电路
     c. gprs模块的选型与接口配置
     d. 外壳的选型与开模 四、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整个项目中的包括硬件和软件都有其技术性能指标: 硬件性能指标: cpu:
     sasung s3c410 arm 主频206mhz 内存:
     128m flash(可选 64m/32m)
     32m ram(可选 16m) 操作系统:
     windows ce .net / linux 显示:
     160x240/240x320 点阵, 16位真彩 灵敏度:
     -150db(跟踪) 位置精度:
     3m(cep),6m(2drms) 无sa干扰 速度精度:
     0.2m/s(50%) 时间精度:
     20ns rms 重捕获时间:
     100ms(典型) ttff:
     冷启动 50s,温启动 35s,热启动 8s 加速度:
     5g 数据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