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GHz固定无线接入系统技术分析
发布时间:2008/5/27 0:00:00 访问次数:472
来源:电子技术应用 作者:赵小江 蒋 纯 张 奇 赵新建
摘要:当前国家已经启动了3.5ghz固定无线接入系统,讨论了3.5ghz固定无线接入系统结构并对该系统所涉及的技术进行分析,与其他的一些接入方式作为较详细的比较。
关键词:3.5ghz 固定无线接入信息产业部已于2001年6~8月就重庆、武汉、南京、厦门和青岛五城市的3.5ghz固定无线接入频率和经营许可进行了招标。现即将在全国32个城市进行招标,预计3.5ghz固定无线接入的市场将于今年启动。随着电信格局即将发生的巨大变化,3.5ghz固定无线接入系统的竞争也更趋激烈。
3.5ghz固定无线接入fwa(fixed wireless access)系统采用点对多点微波技术。该系统在传统的电路型无线通信技术中融合了ip数据通信技术,主要提供大容量的语音和数据业务接入,也可以为窄带无线系统和移动基站提供回传连接。对于不便铺设光缆的用户、相对分散铺设光缆不经济的用户以及对开通紧迫性很强的用户,引入快速经济固定无线接入系统可为用户提供急需的接入服务,对解决“最后一公司”接入网的瓶颈问题,起到了有力的补充作用。因此具有广泛的商业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1 3.5ghz固定无线接入系统结构系统构成一般包括中心站(cs)、终端站(ts)和网管系统三大部分。中心站和终端站又分别可分为室内单元(idu)和室外单元(odu)两部分。3.5ghz固定无线接入系统是一种点到多点的分布式系统,ts用户通过用户接口网络(uni)与单个的用户终端(te)或者一个用户驻地网(cpn)相连,中心站(cs)通过业务节点接口(sni)与外部网络相连。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1)中心站(cs)
中心站位于服务区中心,逻辑上可以分两个部分:中心控制站(ccs)和中心射频站(crs)。中心控制站是业务汇聚部分,并提供到网络侧的接口;网络侧的接口一般有stm-1、10/100base-t、e3/t3、n×e1等接口。中心站覆盖的服务区一般分为多个扇区,每个crs对应一个扇区,每个扇区可以对一个或多个远端站提供服务。ccs将来自各个扇区不同θ用户的上行业务量进行汇聚复用,提交不同的业务节点;将来自不同业务节点的下行业务量分送各个扇区。
(2)终端站(ts)
在3.5ghz固定无线接入系统中,终端站(ts)属于远端设备,设置在用户驻地,为用户提供系统的接入点并为用户提供各种业务接口。可提供接口类型包括10base-t、e1、n×64kbps、fr、pots或isdn接口。
(3)接力站(rs)
接力站作为系统实现的可选项,用以转发中心站和终端站之间的信号。rs天线可以采用扇区天线或小波束角定向天线。
(4)网管系统
3.5ghz固定无线接入系统一般采用基于图形界面的网络管理系统,系统可运行在microsoftwindows nt或unix平台上。用户使用系统可轻易地对网络进行配置和管理。网管系统的功能一般包括配置管理、性能管理、故障管理、安全管理及计费信息的收集等。
2 系统性能特性2.1 频率使用
根据国家无线电管理避已颁布的3.5ghz频段地面固定无线接入系统所用的频率资源和相关频率参数,其双工方式为fdd,上行远端站发射频段为3399.50~3431.00mhz;下行基站发射频段为3499.50~3531.00mhz;同一波道收发射频频率间隔100mhz。
2.2 调制方式和多址方式
调制方式主要包括gfsk、qpsk、8psk、16qam、64qam等。调制方式不同调制效率em(bit/s/hz)不同,由以下公式给出:
em=[(log2(m) ·r)/1+r]bit/s/hz
其中,m为调制阶数,r为编码率,r为滤波器滚降系数。调制效率随着调制阶数的增大而增大。但是实际工程中,外界干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将急剧增加,会降低系统的性能,因而可根据需要采用自适应调制技术或者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调制方式。在一个扇区可以采用多个调制方式混合使用,其目标是使得在任何一点都将采用尽可能高效的调制方式。也就是在一般情况下,根据传输质量和传输覆盖范围,离基站近的区域可以使用比较高效的调制方式,距离大时采用更可靠的方式。
常用多址技术有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和码分多址(cdma)。根据3.5ghz固定无线接入的一些特殊情况,具体采用那一种多址方式,需要根据业务模式、技术成熟程度、性价比等来考虑。
传统的fdma效率较低,但是目前出现的w-ofdma以及动态fdma技术使得接入效率大为提高。ofdma经过串并变换到各个正交子载波上后,并行码元信号周期远大于串行信息码元周期,再加上保护间隔,使其能基本消除码间干扰。因此与其他接入技术相同的高斯噪声相比信道上能支持更高标准的干扰,而且在ofdma时信道均衡非常容易,qps
来源:电子技术应用 作者:赵小江 蒋 纯 张 奇 赵新建
摘要:当前国家已经启动了3.5ghz固定无线接入系统,讨论了3.5ghz固定无线接入系统结构并对该系统所涉及的技术进行分析,与其他的一些接入方式作为较详细的比较。
关键词:3.5ghz 固定无线接入信息产业部已于2001年6~8月就重庆、武汉、南京、厦门和青岛五城市的3.5ghz固定无线接入频率和经营许可进行了招标。现即将在全国32个城市进行招标,预计3.5ghz固定无线接入的市场将于今年启动。随着电信格局即将发生的巨大变化,3.5ghz固定无线接入系统的竞争也更趋激烈。
3.5ghz固定无线接入fwa(fixed wireless access)系统采用点对多点微波技术。该系统在传统的电路型无线通信技术中融合了ip数据通信技术,主要提供大容量的语音和数据业务接入,也可以为窄带无线系统和移动基站提供回传连接。对于不便铺设光缆的用户、相对分散铺设光缆不经济的用户以及对开通紧迫性很强的用户,引入快速经济固定无线接入系统可为用户提供急需的接入服务,对解决“最后一公司”接入网的瓶颈问题,起到了有力的补充作用。因此具有广泛的商业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1 3.5ghz固定无线接入系统结构系统构成一般包括中心站(cs)、终端站(ts)和网管系统三大部分。中心站和终端站又分别可分为室内单元(idu)和室外单元(odu)两部分。3.5ghz固定无线接入系统是一种点到多点的分布式系统,ts用户通过用户接口网络(uni)与单个的用户终端(te)或者一个用户驻地网(cpn)相连,中心站(cs)通过业务节点接口(sni)与外部网络相连。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1)中心站(cs)
中心站位于服务区中心,逻辑上可以分两个部分:中心控制站(ccs)和中心射频站(crs)。中心控制站是业务汇聚部分,并提供到网络侧的接口;网络侧的接口一般有stm-1、10/100base-t、e3/t3、n×e1等接口。中心站覆盖的服务区一般分为多个扇区,每个crs对应一个扇区,每个扇区可以对一个或多个远端站提供服务。ccs将来自各个扇区不同θ用户的上行业务量进行汇聚复用,提交不同的业务节点;将来自不同业务节点的下行业务量分送各个扇区。
(2)终端站(ts)
在3.5ghz固定无线接入系统中,终端站(ts)属于远端设备,设置在用户驻地,为用户提供系统的接入点并为用户提供各种业务接口。可提供接口类型包括10base-t、e1、n×64kbps、fr、pots或isdn接口。
(3)接力站(rs)
接力站作为系统实现的可选项,用以转发中心站和终端站之间的信号。rs天线可以采用扇区天线或小波束角定向天线。
(4)网管系统
3.5ghz固定无线接入系统一般采用基于图形界面的网络管理系统,系统可运行在microsoftwindows nt或unix平台上。用户使用系统可轻易地对网络进行配置和管理。网管系统的功能一般包括配置管理、性能管理、故障管理、安全管理及计费信息的收集等。
2 系统性能特性2.1 频率使用
根据国家无线电管理避已颁布的3.5ghz频段地面固定无线接入系统所用的频率资源和相关频率参数,其双工方式为fdd,上行远端站发射频段为3399.50~3431.00mhz;下行基站发射频段为3499.50~3531.00mhz;同一波道收发射频频率间隔100mhz。
2.2 调制方式和多址方式
调制方式主要包括gfsk、qpsk、8psk、16qam、64qam等。调制方式不同调制效率em(bit/s/hz)不同,由以下公式给出:
em=[(log2(m) ·r)/1+r]bit/s/hz
其中,m为调制阶数,r为编码率,r为滤波器滚降系数。调制效率随着调制阶数的增大而增大。但是实际工程中,外界干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将急剧增加,会降低系统的性能,因而可根据需要采用自适应调制技术或者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调制方式。在一个扇区可以采用多个调制方式混合使用,其目标是使得在任何一点都将采用尽可能高效的调制方式。也就是在一般情况下,根据传输质量和传输覆盖范围,离基站近的区域可以使用比较高效的调制方式,距离大时采用更可靠的方式。
常用多址技术有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和码分多址(cdma)。根据3.5ghz固定无线接入的一些特殊情况,具体采用那一种多址方式,需要根据业务模式、技术成熟程度、性价比等来考虑。
传统的fdma效率较低,但是目前出现的w-ofdma以及动态fdma技术使得接入效率大为提高。ofdma经过串并变换到各个正交子载波上后,并行码元信号周期远大于串行信息码元周期,再加上保护间隔,使其能基本消除码间干扰。因此与其他接入技术相同的高斯噪声相比信道上能支持更高标准的干扰,而且在ofdma时信道均衡非常容易,qps
上一篇:P2P技术的分析与研究
上一篇:第三代移动通信中的多用户检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