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通信网络

利用互联网的远程在系统编程

发布时间:2008/5/27 0:00:00 访问次数:483

        作者:苏州大学(215021)汪一鸣

     徐清源 翁桂荣 胡子涟 王莲莲

    

     来源:《电子技术应用》

     摘要:介绍了利用互联网技术及其tcp/ip协议研制开发的远程在系统编程工具。使用该工具可对用pld器件设计的电子系统、设备、消费产品进行远程监控、调试或升级。该工具可供电子产品的研制生产使用,也可供开设远程数字逻辑电路课程、数字系统设计课程的学校使用。

    

    

     关键词:pld

     远程isp 互联网 tcp/ip

     1 问题的提出

     自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可编程逻辑器件(pld)技术发展非常迅速。由于pld是作为一种通用器件生产的,而它的逻辑功能是由用户通过对器件编程实现的,随着pld的集成度越来越高,速度越来越快,设计越来越方便灵活,因而日益成为专用集成电路asic设计的主流方法。特别是二十世纪90年代新一代在系统编程技术isp的推出,取消了专用编程设备,器件本身也不必从系统电路板上取下,便可以使用硬件描述语言和电路图方法在系统内编程。这一创举使现代电子系统设计的方法前进了一大步,设计周期大大缩短,效率大为提高,并且十分有利于产品的升级和更新换代。

     一个数字系统的自动设计流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首先是对系统的功能进行,利用原理图或硬件描述语言表达设计者的意图;第二是步利4用仿真工具对设计者的想法进行测试仿真,以便发现设计中的缺陷和错误;第三步是将前两步生成的文件进行编译并和具体器件相适配,生成具体芯片的融丝图文件;最后一步就是将融丝图文件通过编程电缆下载到包含有pld的设备中,从而实现一个物理的数字系统,如图1(a)所示。在这中个阶段中,前三步都可对在计算机上使用不同软件工具实现,而最后一步必须和具体的设备进行连接,这这意味着需要设计者新临现场操作。设想如果产品发往外地,或是远涉重洋出口海外,就需要生成一个庞大的全球性售后服务网络对产品跟踪或更新,这对中小企业来说根本不可想象。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想到了无所不能的互联网。既然中小企业的原材料供应、成品销售等可以受益于互联网,那么他们的技术性有服务为什么不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呢?

     为此,我们利用互联网及其tcp/ip协议开发研制了一个远程在系统编程工具,使工程技术人员足不出户就可以对他们利用pld研制生产的远在千里之外的电子系统、电子设备进行升级和维护,如图1(b)所示。

     2 系统结构

     本工具采用了客户服务器模式,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称之为用户端;另一个在设计者计算机上运行,称之为设计端。软件编制使用c++语言,在c

     builder环境下设计。程序中使用c builder中提供的网络通信控件,实现客户和服务器之间通信。本工具程序框图如见图2。

     首先由用户端将设备和计算机通过下载电缆(使用并行口)连接在一起,并启动计算机运行用户端程序。用户要做的就是这些,这些操作不需要任何专业知识。用户端程序也不需要什么配置,只要它自动扫描并发现接有设备端口,并对之操作即可。

     用户端程序一旦运行,设计端程序就可以启动。设计端首先输入用户端的ip地址,输入不同的ip地址,就可以对不同的用户端设备进行操作。然后调入设计好的融丝图文件,对文件的格式进行检查,显示文件中的信息。文件中的信息指示该文件对哪些芯片编程,以及它们在设备中的排列顺序。

     检查正确后,就可以进行网络连接,并把文件内容发送给用户端。在用户端将融丝图下载到pld芯片的过程中,用户端应用程序回送下载进度给设计端,设计端就可以显示下载进度。如果一切正常,下载完毕后就关闭连接,结束通信。

     3 技术实现

     3.1 设计端

     设计端界面为一窗体,窗体上有一个命令菜单、一个编程控制(输入或显示打开的文件路径和文件名)、一个组合框(让用户选择下载模式)、两个显

        作者:苏州大学(215021)汪一鸣

     徐清源 翁桂荣 胡子涟 王莲莲

    

     来源:《电子技术应用》

     摘要:介绍了利用互联网技术及其tcp/ip协议研制开发的远程在系统编程工具。使用该工具可对用pld器件设计的电子系统、设备、消费产品进行远程监控、调试或升级。该工具可供电子产品的研制生产使用,也可供开设远程数字逻辑电路课程、数字系统设计课程的学校使用。

    

    

     关键词:pld

     远程isp 互联网 tcp/ip

     1 问题的提出

     自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可编程逻辑器件(pld)技术发展非常迅速。由于pld是作为一种通用器件生产的,而它的逻辑功能是由用户通过对器件编程实现的,随着pld的集成度越来越高,速度越来越快,设计越来越方便灵活,因而日益成为专用集成电路asic设计的主流方法。特别是二十世纪90年代新一代在系统编程技术isp的推出,取消了专用编程设备,器件本身也不必从系统电路板上取下,便可以使用硬件描述语言和电路图方法在系统内编程。这一创举使现代电子系统设计的方法前进了一大步,设计周期大大缩短,效率大为提高,并且十分有利于产品的升级和更新换代。

     一个数字系统的自动设计流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首先是对系统的功能进行,利用原理图或硬件描述语言表达设计者的意图;第二是步利4用仿真工具对设计者的想法进行测试仿真,以便发现设计中的缺陷和错误;第三步是将前两步生成的文件进行编译并和具体器件相适配,生成具体芯片的融丝图文件;最后一步就是将融丝图文件通过编程电缆下载到包含有pld的设备中,从而实现一个物理的数字系统,如图1(a)所示。在这中个阶段中,前三步都可对在计算机上使用不同软件工具实现,而最后一步必须和具体的设备进行连接,这这意味着需要设计者新临现场操作。设想如果产品发往外地,或是远涉重洋出口海外,就需要生成一个庞大的全球性售后服务网络对产品跟踪或更新,这对中小企业来说根本不可想象。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想到了无所不能的互联网。既然中小企业的原材料供应、成品销售等可以受益于互联网,那么他们的技术性有服务为什么不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呢?

     为此,我们利用互联网及其tcp/ip协议开发研制了一个远程在系统编程工具,使工程技术人员足不出户就可以对他们利用pld研制生产的远在千里之外的电子系统、电子设备进行升级和维护,如图1(b)所示。

     2 系统结构

     本工具采用了客户服务器模式,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称之为用户端;另一个在设计者计算机上运行,称之为设计端。软件编制使用c++语言,在c

     builder环境下设计。程序中使用c builder中提供的网络通信控件,实现客户和服务器之间通信。本工具程序框图如见图2。

     首先由用户端将设备和计算机通过下载电缆(使用并行口)连接在一起,并启动计算机运行用户端程序。用户要做的就是这些,这些操作不需要任何专业知识。用户端程序也不需要什么配置,只要它自动扫描并发现接有设备端口,并对之操作即可。

     用户端程序一旦运行,设计端程序就可以启动。设计端首先输入用户端的ip地址,输入不同的ip地址,就可以对不同的用户端设备进行操作。然后调入设计好的融丝图文件,对文件的格式进行检查,显示文件中的信息。文件中的信息指示该文件对哪些芯片编程,以及它们在设备中的排列顺序。

     检查正确后,就可以进行网络连接,并把文件内容发送给用户端。在用户端将融丝图下载到pld芯片的过程中,用户端应用程序回送下载进度给设计端,设计端就可以显示下载进度。如果一切正常,下载完毕后就关闭连接,结束通信。

     3 技术实现

     3.1 设计端

     设计端界面为一窗体,窗体上有一个命令菜单、一个编程控制(输入或显示打开的文件路径和文件名)、一个组合框(让用户选择下载模式)、两个显

相关IC型号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耳机的焊接
    整机电路简单,用洞洞板搭线比较方便。EM8621实际采...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751165337  13692101218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