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企业新闻

K4T1G164QE-HCE6 存储芯片优质供应商

发布时间:2019/5/5 9:41:00 访问次数:181

公司:深圳市创宝来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林先生

联系方式:0755-23619731QQ:3005367043

公司网址:www.szcblic.com

专做进口原装,诚信经营,大量现货库存,有需要的话,欢迎来了解一下


破解存储芯片年进口600亿难题,紫光等龙头企业率先发力

当前,全球集成电路进入重大调整变革期,为我国发展自主可控的存储芯片产业提供了重大机遇。着眼于储存产业的巨大潜力,2017开年以来接连爆出两项重大利好消息,表明我国存储产业的布局正在加速推进。一起来了解!

新年伊始,我国存储器产业便连爆两项重要消息,让市场为之一振!

其一是2月12日,总投资达300亿美元的紫光南京半导体产业基地正式宣布开工;其二是兆易创新于2月13日公告拟收购北京矽成100%股权,作为全球储存器芯片龙头企业,未来将主要从事集成电路存储芯片及其衍生产品的研发、技术支持和销售。

破解存储芯片年进口600亿难题,紫光等龙头企业率先发力

业内人士认为,两项重要举措,或将推动储存产业形成良好的规模效应,是向产业化道路迈出的关键一步。

▎依赖严重 年进口额达600亿美元

存储芯片反映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半导体发展水平。作为集成电路的三大品类之一,储存芯片目前广泛应用于内存、消费电子、智能终端和固态存储硬盘等领域。数据显示,其销售额占整个芯片产业的比重超过25%。

赛迪顾问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存储芯片市场规模达到2465.5亿元,占国内集成电路市场份额的23.7%。但我国存储芯片基本依靠进口,每年进口存储芯片的金额高达600亿美元。无论是NAND Flash还是DRAM,国产存储芯片市场比例较小。

破解存储芯片年进口600亿难题,紫光等龙头企业率先发力

虽然国内存储芯片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总体看仍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DRAM还是NAND Flash等领域,核心技术、专利等仍主要掌握在三星、东芝、SK海力士、美光、SanDisk、Intel等海外厂商手中。

业内人士认为,国产存储芯片要想取得更大的进展,需要合理规划和统筹布局,做好长期持续大投入的准备;要聚焦核心技术和人才,立足自主研发,完善产业生态;要抓住计算和存储产业深度融合带来的机遇。

▎奋起直追 抢占千亿市场大蛋糕

挑战虽然存在,中国发展存储器产业的决心却不曾动摇。

ICInsights发布最新数据显示,在不同半导体产品门类中,2016年除细分领域较多的逻辑电路以883亿美元独占鳌头外,接下来便是储存器市场的743亿美元。作为一个产品种类相对单一且规模十分庞大的市场来说,储存器对产业发展将极具带动作用。

ICInsights还认为今后几年存储器市场都将非常健康,预计2017年存储器价格还将上涨,有望达到853亿美元,2020年或达1000亿美元的规模。

破解存储芯片年进口600亿难题,紫光等龙头企业率先发力

近年来,国内企业在储存器产业布局频频。紫光集团宣布投资约2063亿元在南京建设半导体产业基地,一期建成后,将是中国规模最大的芯片制造工厂,主要生产3D NAND Flash、DRAM存储芯片等,月产量将达10万片。

在储存器领域的发力,将成为赶超发达国家的契机。半导体专家莫大康曾表示:“从历史经验来看,日本与韩国都曾经以存储器(DRAM和NANDFlash)为突破口,一跃成为半导体大国的。”由此看来,存储产业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华夏幸福助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集成电路被誉为电子信息产业“皇冠上的明珠”,是一个国家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石。在“中国制造2025”等政策利好推动下,集成电路产业备受关注,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作为中国领先的产业新城运营商,华夏幸福也将集成电路列入重点关注和发展的产业。2016年11月,华夏幸福与安徽舒城县政府展开合作,联手打造舒城产业新城,将重点发展集成电路、精密电子等产业。目前,已经引入凯世通半导体和AT半导体等行业龙头。随着这些优质项目落地,产业集群带动效应更加明显,将推动产业创新升级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关新闻

相关型号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