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盈竞购战 李泽楷演绎战略大腾挪
发布时间:2008/5/23 0:00:00 访问次数:63
记者 李宇 报道
电讯盈科(0008.hk)主席“小超人”李泽楷六年前因成功从外资手中夺下香港电讯而声名鹊起,不过这次他却不再是“白衣骑士”,而是作为大股东,拟将旗下的电讯及媒体等核心资产几乎全部出售给外资。戏剧性的是,当年与他竞购香港电讯的对手此次成为了他的潜在买家之一,而去年刚与之结盟的第二大股东网通集团则明确反对其出售计划。事态一度陷入僵持。不过,随着日前内地/香港财团加入竞购,新的转机或将浮现。
收购战峰回路转
6月19日,电讯盈科公告接获收购建议,标的涉及电盈的大部分电讯和媒体资产。澳大利亚麦格理银行则向外界证实已提交收购意向。
消息传出,迅速引发激烈的连锁反应。正计划入股盈科亚洲拓展,从而间接持有电讯盈科的新桥投资,不忍到手的鸭子飞掉,迅速也向电盈提出类似收购意向。而去年购入电盈两成股权的网通集团,紧急于6月20发表措辞强烈的声明,表示“不愿意看到由香港人拥有和管理的电讯盈科公司或其主要资产的状况发生任何变化”。
实际上,为防止电讯资产易手,网通集团在入股电盈时曾获“若干不出售契诺”,电盈若出售旗下香港电话10%以上股权或now宽频收费电视服务25%以上股权,均需有网通同意。不过,李泽楷的出售计划显然有备而来,电盈在6月21日宣称,交易为收购资产,而不涉及公司权益,因而只需咨询网通,但无须其同意。同时也对麦格理和新桥的收购意向予以确认。
尽管收购资产计划无须一定有网通同意,但麦格理和新桥无疑都清楚网通态度的分量,纷纷调整方案以争取网通及中国方面的支持。麦格理率先表示希望与网通合作,并让网通可拥有所购资产的五成权益;而新桥也拟邀中信泰富、恒基地产等香港财团加盟以增加胜算。
随后于7月3日举行的董事会上,李泽楷才与网通就收购展开正式讨论,不过网通重申此前声明的立场不变。而李泽楷则表示,会议气氛良好,数天后将再开会讨论,并希望本月底能有结果。
富有戏剧性的是,六年前与新加坡电信合作竞购香港电讯的传媒大亨默多克旗下新闻集团,此次又加入麦格理财团参与竞购。不过默多克却主要是对电盈的媒体资产感兴趣。此外,一家声称为中信国安旗下的国安环球投资,也拟与网通合作收购电盈资产,但遭到网通否认,中信国安更表示,旗下根本没有这样一家公司。
上周末,消息称有一中港资财团向电盈提交收购意向,旨在收购李泽楷持有的电盈26%股权;亦有消息称,李嘉诚拟成立一家新公司参与竞购;而香港新岛集团主席何柱国也正为此筹组财团。中港资财团的加入,使僵持的事态出现转机。
中方态度左右全局
电盈资产引来多方争购,其经济价值自然不菲,而更引人关注的却是其战略价值。
香港的电讯经营虽已开放,但全港铺设的光纤网络依然由电盈拥有和管理,其他新的电讯商,大多要向盈科交费才可使用。香港立法会保安事务委员会主席涂谨申进一步指出,电讯涉及保安和国防,国防通讯有的是通过专门的军事通讯网络,而一般运作仍用固网。因此中方反对电盈出售主要资产有其道理。
这一战略层面的较量与六年前有着惊人的相似。2000年1月,当时香港电讯大股东大东电报公司宣布与新加坡电信磋商香港电讯的收购计划,其后李泽楷旗下的盈科数码动力也加入竞购。最终李泽楷击败有新加坡政府撑腰、由李光耀次子李显扬管理的新加坡电信,成功拿下香港电讯。
以当时盈科数码动力的资金实力及规模,根本不能与新加坡电信进行较量。分析人士指出,李泽楷成功竞购,除有其父李嘉诚在背后全力促成,中国当局的“祝福”甚为关键。当年盈科数码动力负责该项交易的财务顾问即为中银国际和华宝,李泽楷更获得中银香港为首的银团支持,成功筹组逾100亿美元贷款,由此才上演了“蛇吞象”的一段佳话。
六年之后,又是一场竞购大戏,只不过李泽楷的角色转变成当年的英国大东电报公司。参与竞购的仍然有当年参与新加坡财团的澳大利亚新闻集团,同时多了麦格理、新桥投资参与竞购。至于扮演当年盈科“白衣骑士”角色的,则是参与竞购的中港资财团。分析人士指出,如今“旧戏”重演,中方的态度无疑也是十分关键。
李泽楷欲金蝉脱壳
尽管网通明确反对电盈将核心资产售予外资,但李泽楷似乎去意已决。李泽楷年初承认主动引入美国新桥投资,后者通过收购盈科亚洲拓展少数股东权益及提出私有化建议,间接成为电盈的策略股东。市场一度猜测李泽楷有意退出电盈,而集中发展全球宽频电视平台。
此次急于出手旗下主业,他显然是对于战略布局有所考虑。有消息人士称,在出售资产过程中,李泽楷也在考虑或保留“now宽频电视”业务,以作日后发展其传媒王国的一个重要平台。另有消息指出,李泽楷急于推出出售核心资产的计划,
记者 李宇 报道
电讯盈科(0008.hk)主席“小超人”李泽楷六年前因成功从外资手中夺下香港电讯而声名鹊起,不过这次他却不再是“白衣骑士”,而是作为大股东,拟将旗下的电讯及媒体等核心资产几乎全部出售给外资。戏剧性的是,当年与他竞购香港电讯的对手此次成为了他的潜在买家之一,而去年刚与之结盟的第二大股东网通集团则明确反对其出售计划。事态一度陷入僵持。不过,随着日前内地/香港财团加入竞购,新的转机或将浮现。
收购战峰回路转
6月19日,电讯盈科公告接获收购建议,标的涉及电盈的大部分电讯和媒体资产。澳大利亚麦格理银行则向外界证实已提交收购意向。
消息传出,迅速引发激烈的连锁反应。正计划入股盈科亚洲拓展,从而间接持有电讯盈科的新桥投资,不忍到手的鸭子飞掉,迅速也向电盈提出类似收购意向。而去年购入电盈两成股权的网通集团,紧急于6月20发表措辞强烈的声明,表示“不愿意看到由香港人拥有和管理的电讯盈科公司或其主要资产的状况发生任何变化”。
实际上,为防止电讯资产易手,网通集团在入股电盈时曾获“若干不出售契诺”,电盈若出售旗下香港电话10%以上股权或now宽频收费电视服务25%以上股权,均需有网通同意。不过,李泽楷的出售计划显然有备而来,电盈在6月21日宣称,交易为收购资产,而不涉及公司权益,因而只需咨询网通,但无须其同意。同时也对麦格理和新桥的收购意向予以确认。
尽管收购资产计划无须一定有网通同意,但麦格理和新桥无疑都清楚网通态度的分量,纷纷调整方案以争取网通及中国方面的支持。麦格理率先表示希望与网通合作,并让网通可拥有所购资产的五成权益;而新桥也拟邀中信泰富、恒基地产等香港财团加盟以增加胜算。
随后于7月3日举行的董事会上,李泽楷才与网通就收购展开正式讨论,不过网通重申此前声明的立场不变。而李泽楷则表示,会议气氛良好,数天后将再开会讨论,并希望本月底能有结果。
富有戏剧性的是,六年前与新加坡电信合作竞购香港电讯的传媒大亨默多克旗下新闻集团,此次又加入麦格理财团参与竞购。不过默多克却主要是对电盈的媒体资产感兴趣。此外,一家声称为中信国安旗下的国安环球投资,也拟与网通合作收购电盈资产,但遭到网通否认,中信国安更表示,旗下根本没有这样一家公司。
上周末,消息称有一中港资财团向电盈提交收购意向,旨在收购李泽楷持有的电盈26%股权;亦有消息称,李嘉诚拟成立一家新公司参与竞购;而香港新岛集团主席何柱国也正为此筹组财团。中港资财团的加入,使僵持的事态出现转机。
中方态度左右全局
电盈资产引来多方争购,其经济价值自然不菲,而更引人关注的却是其战略价值。
香港的电讯经营虽已开放,但全港铺设的光纤网络依然由电盈拥有和管理,其他新的电讯商,大多要向盈科交费才可使用。香港立法会保安事务委员会主席涂谨申进一步指出,电讯涉及保安和国防,国防通讯有的是通过专门的军事通讯网络,而一般运作仍用固网。因此中方反对电盈出售主要资产有其道理。
这一战略层面的较量与六年前有着惊人的相似。2000年1月,当时香港电讯大股东大东电报公司宣布与新加坡电信磋商香港电讯的收购计划,其后李泽楷旗下的盈科数码动力也加入竞购。最终李泽楷击败有新加坡政府撑腰、由李光耀次子李显扬管理的新加坡电信,成功拿下香港电讯。
以当时盈科数码动力的资金实力及规模,根本不能与新加坡电信进行较量。分析人士指出,李泽楷成功竞购,除有其父李嘉诚在背后全力促成,中国当局的“祝福”甚为关键。当年盈科数码动力负责该项交易的财务顾问即为中银国际和华宝,李泽楷更获得中银香港为首的银团支持,成功筹组逾100亿美元贷款,由此才上演了“蛇吞象”的一段佳话。
六年之后,又是一场竞购大戏,只不过李泽楷的角色转变成当年的英国大东电报公司。参与竞购的仍然有当年参与新加坡财团的澳大利亚新闻集团,同时多了麦格理、新桥投资参与竞购。至于扮演当年盈科“白衣骑士”角色的,则是参与竞购的中港资财团。分析人士指出,如今“旧戏”重演,中方的态度无疑也是十分关键。
李泽楷欲金蝉脱壳
尽管网通明确反对电盈将核心资产售予外资,但李泽楷似乎去意已决。李泽楷年初承认主动引入美国新桥投资,后者通过收购盈科亚洲拓展少数股东权益及提出私有化建议,间接成为电盈的策略股东。市场一度猜测李泽楷有意退出电盈,而集中发展全球宽频电视平台。
此次急于出手旗下主业,他显然是对于战略布局有所考虑。有消息人士称,在出售资产过程中,李泽楷也在考虑或保留“now宽频电视”业务,以作日后发展其传媒王国的一个重要平台。另有消息指出,李泽楷急于推出出售核心资产的计划,
上一篇:统一SP代码不是“火上浇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