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电子资讯 » 行业分析

日本电子产品制造业强在哪里

发布时间:2008/5/22 0:00:00 访问次数:372

   近年来,我国在世界制造业的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由于外国及我国台湾企业纷纷在我国沿海地区设立电子组装工厂,从我国出口的电子产品占我国贸易出口的很大份额。但是,如果仔细分析我国的电子产品,我们发现在电子产品的进出口过程中,虽然产生了巨大的进出口贸易额,但在我国境内产生的附加价值很小,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推动和贸易额不成正比。反观日本,近年来随着数码产品的普及,给日本经济带来了新的增长点,这一现象在日本甚至被称为是“数字景气”。

  日本电子产品制造业之所以能够长期保持世界领先水平并与追赶者始终保持一定产品层次上的差距,最根本原因在于其具有雄厚的制造业 基础,同时也是和企业自身的努力、长期技术积累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分不开。

  1. 长年技术积累建立的技术基础和产品化能力

  日本企业非常重视技术的长期积累,对很多传统的日本企业来说,他们认为技术积累是比人才更重要的技术创新因素。

  当前电子制造技术的基础是半导体技术,而日本一直将半导体产业定位于国家的支柱产业。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半导体技术相关研究开发的投入,因此,日本企业在这一领域拥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研发能力、产品化能力和足够的技术积累。在世界半导体市场上,日本企业的占有率曾达到52%,引发了当年的日美半导体磨擦。进入90年代,个人电脑、移动通讯开始普及以后,美国半导体企业的卷土重来以及加上台湾、韩国等新兴力量的崛起,使得日本在一些半导体领域同时失去了技术优势和成本优势。其2000年的半导体市场份额减少到28.5%,虽然这个数字依然庞大,但和当年52%的份额相比缩水很大,引起了日本各界的恐慌。2001年,日本各大综合电器企业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包括大规模裁员和将半导体业务剥离重组,将半导体的研发和生产重点放到了用于信息家电等附加价值更高的系统lsi(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研究和开发上,同时也将目光瞄准了下一代的半导体制造技术。

  2. 在日本形成了世界最高水平的材料及零部件集群

  日本是世界上最高水平的电子制造业“高水平材料、零部件产业集群”。无论是产业上游的材料技术、原材料加工水平,中游的精密加工技术、材料、零部件、制造设备,还是下游的最终产品制造技术,日本企业都是世界电子制造业的最高水平。支撑大企业的无数中小企业经过几十年的生存竞争和对技术的不懈追求,形成了很多only one产品。这种电子产品的制造环境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电子产品领域,其制造设备、材料及零部件等保持了很高份额,如:光刻机的份额达到70%、液晶产品相关制造设备的份额甚至达到96%;硅晶圆的产量占世界份额70%、等离子显示面板零部件为100%、数码影像产品的关键部件ccd为100%等。

  在电子产品领域,亚洲地区特别是东南亚地区和我国之所以成为世界范围的信息电子产品的制造基地与日本的这一“高水平材料、零部件产业集群”地理上相近被认为是重要原因之一。

  3. 跟踪世界发展趋势,把握时代发展带来的机遇

  在pc(个人电脑)时代,日本企业虽然和美国企业相比是失败者,但其在打印机、显示器、硬盘、笔记本电脑等领域及部件供应上仍占据着很大的份额。而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与图像处理技术的不断融合,数码产品纷纷上市,数码相机、超薄电视、dvd录像机等以大大高于pc的增长速度增长并将持续较长时间,在这些附加价值依然很高的数码产品中日本都占有相当份额。在音像处理技术领域,日本企业早就确立了其世界霸主地位,而正是由于日本企业长年的技术积累,为把握新的机遇做好了充分的技术准备。

  信息技术的下一步发展目前被认为是“无所不在的网络”领域,在这一领域的要素技术中,日本企业也有很强的技术实力,比如ipv6、rfid(射频识别)技术、以ic标签为代表的微型芯片等。日本官、产、学各界很早就瞄准了这一领域,目前一些技术已经投入到产品中,同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更不可忽视的是,以纳米技术为代表的超精细加工本来就是日本人的优势,日本企业多年的技术积累也许会在这个领域再次发挥优势。

  4. 软件不软

  嵌入式软件可以被称作电子产品的灵魂。日本的嵌入式

   近年来,我国在世界制造业的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由于外国及我国台湾企业纷纷在我国沿海地区设立电子组装工厂,从我国出口的电子产品占我国贸易出口的很大份额。但是,如果仔细分析我国的电子产品,我们发现在电子产品的进出口过程中,虽然产生了巨大的进出口贸易额,但在我国境内产生的附加价值很小,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推动和贸易额不成正比。反观日本,近年来随着数码产品的普及,给日本经济带来了新的增长点,这一现象在日本甚至被称为是“数字景气”。

  日本电子产品制造业之所以能够长期保持世界领先水平并与追赶者始终保持一定产品层次上的差距,最根本原因在于其具有雄厚的制造业 基础,同时也是和企业自身的努力、长期技术积累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分不开。

  1. 长年技术积累建立的技术基础和产品化能力

  日本企业非常重视技术的长期积累,对很多传统的日本企业来说,他们认为技术积累是比人才更重要的技术创新因素。

  当前电子制造技术的基础是半导体技术,而日本一直将半导体产业定位于国家的支柱产业。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半导体技术相关研究开发的投入,因此,日本企业在这一领域拥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研发能力、产品化能力和足够的技术积累。在世界半导体市场上,日本企业的占有率曾达到52%,引发了当年的日美半导体磨擦。进入90年代,个人电脑、移动通讯开始普及以后,美国半导体企业的卷土重来以及加上台湾、韩国等新兴力量的崛起,使得日本在一些半导体领域同时失去了技术优势和成本优势。其2000年的半导体市场份额减少到28.5%,虽然这个数字依然庞大,但和当年52%的份额相比缩水很大,引起了日本各界的恐慌。2001年,日本各大综合电器企业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包括大规模裁员和将半导体业务剥离重组,将半导体的研发和生产重点放到了用于信息家电等附加价值更高的系统lsi(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研究和开发上,同时也将目光瞄准了下一代的半导体制造技术。

  2. 在日本形成了世界最高水平的材料及零部件集群

  日本是世界上最高水平的电子制造业“高水平材料、零部件产业集群”。无论是产业上游的材料技术、原材料加工水平,中游的精密加工技术、材料、零部件、制造设备,还是下游的最终产品制造技术,日本企业都是世界电子制造业的最高水平。支撑大企业的无数中小企业经过几十年的生存竞争和对技术的不懈追求,形成了很多only one产品。这种电子产品的制造环境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电子产品领域,其制造设备、材料及零部件等保持了很高份额,如:光刻机的份额达到70%、液晶产品相关制造设备的份额甚至达到96%;硅晶圆的产量占世界份额70%、等离子显示面板零部件为100%、数码影像产品的关键部件ccd为100%等。

  在电子产品领域,亚洲地区特别是东南亚地区和我国之所以成为世界范围的信息电子产品的制造基地与日本的这一“高水平材料、零部件产业集群”地理上相近被认为是重要原因之一。

  3. 跟踪世界发展趋势,把握时代发展带来的机遇

  在pc(个人电脑)时代,日本企业虽然和美国企业相比是失败者,但其在打印机、显示器、硬盘、笔记本电脑等领域及部件供应上仍占据着很大的份额。而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与图像处理技术的不断融合,数码产品纷纷上市,数码相机、超薄电视、dvd录像机等以大大高于pc的增长速度增长并将持续较长时间,在这些附加价值依然很高的数码产品中日本都占有相当份额。在音像处理技术领域,日本企业早就确立了其世界霸主地位,而正是由于日本企业长年的技术积累,为把握新的机遇做好了充分的技术准备。

  信息技术的下一步发展目前被认为是“无所不在的网络”领域,在这一领域的要素技术中,日本企业也有很强的技术实力,比如ipv6、rfid(射频识别)技术、以ic标签为代表的微型芯片等。日本官、产、学各界很早就瞄准了这一领域,目前一些技术已经投入到产品中,同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更不可忽视的是,以纳米技术为代表的超精细加工本来就是日本人的优势,日本企业多年的技术积累也许会在这个领域再次发挥优势。

  4. 软件不软

  嵌入式软件可以被称作电子产品的灵魂。日本的嵌入式

热门点击

推荐电子资讯

最差劲科技合作品盘点
最差劲的科技合作品。 LG普拉达: 看到这个不得...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692101218  13751165337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