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06空调冷冻年遭十年不遇深寒
发布时间:2008/5/23 0:00:00 访问次数:86
空调业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得6月者得旺季,得旺季者得全年。但是,今年进入6、7月份以来,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天气一直是清凉无比,还时不时下雨。而人们的消费习惯都有临时抱佛脚的特点,只有天气热得受不了,才会急着买空调。今年最为关键的6月份已经过去,空调厂家没有迎来销售井喷,7月份刚刚结束,虽然这个月天气较为闷热,但仅靠一个月拯救不了整年。空调业“靠天吃饭”的秉性在今年表现得更加突出了。
原材料的持续上涨更令没有旺季的空调市场雪上加霜。随着铜、铝、压缩机等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各个空调企业在巨大的成本压力之下,利润不断下滑甚至已经到了亏损的边缘。从原材料涨价幅度来看,今年是原材料涨幅最为惊人的一年,其中铜价突破了8.3万元/吨的历史性大关,同比一季度涨幅达130%,铝价同比一季度涨幅达50%,塑料等有机材料的涨价幅度达40%以上,再加上5月初压缩机生产企业联盟集体涨价,平均提价幅度在15%以上。原材料价格的持续攀高对溢价能力薄弱的空调业来说可谓是“致命考验”。
同时,受到2005冷冻年度遗留下来的近千万台库存的影响,大部分品牌鲜有新品上市,新品又一次大面积“难产”。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讲,新品的持续不断上市不仅反映了一家企业雄厚的研发实力和产品的畅销度,而且更重要的在于反映企业良性的发展趋势和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生产理念。在凤毛麟角的新品中,海尔推出的“鲜风宝”空调已经是“荒年”的最大亮点了,而大多说企业又陷入新品“难产”、库存“难清”的尴尬境地。
以上种种因素的客观结果就造成了行业的大清洗,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甚至消失已成为大势所趋。从中怡康统计数据来看,前3大品牌市场份额占据近半壁江山,3大一线品牌的市场份额从2004年的43.08%上升到2005年的44.73%,而前10位品牌的销售量更是接近总量的80%,这一数据与去年同期水平相比大有提升。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三线空调品牌生存的越发艰难,在2004年剩下的可供监测的104个活跃品牌剧减到今年的24个,中小空调品牌在日趋激烈的国内外市场呈现岌岌可危的地位和日益明朗的出局危机。
接连不断的凉爽天气浇灭了空调业冲击旺季尾声的希望,但更让空调业内恐慌的,则是来自于中消协7月14日对外发布的一份《12款节能型家用空调器比较试验结果》。结果显示,除海尔、三菱电机、三星3个空调样本实测值与其标称值相等或略高,其他9个样本空调的能效比实测值均低于标称值。在行业接近收官的关键时刻,中消协的这一检测结果无疑于让本来就处于疲软的各空调企业又浇了一盆冷水。
空调业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得6月者得旺季,得旺季者得全年。但是,今年进入6、7月份以来,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天气一直是清凉无比,还时不时下雨。而人们的消费习惯都有临时抱佛脚的特点,只有天气热得受不了,才会急着买空调。今年最为关键的6月份已经过去,空调厂家没有迎来销售井喷,7月份刚刚结束,虽然这个月天气较为闷热,但仅靠一个月拯救不了整年。空调业“靠天吃饭”的秉性在今年表现得更加突出了。
原材料的持续上涨更令没有旺季的空调市场雪上加霜。随着铜、铝、压缩机等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各个空调企业在巨大的成本压力之下,利润不断下滑甚至已经到了亏损的边缘。从原材料涨价幅度来看,今年是原材料涨幅最为惊人的一年,其中铜价突破了8.3万元/吨的历史性大关,同比一季度涨幅达130%,铝价同比一季度涨幅达50%,塑料等有机材料的涨价幅度达40%以上,再加上5月初压缩机生产企业联盟集体涨价,平均提价幅度在15%以上。原材料价格的持续攀高对溢价能力薄弱的空调业来说可谓是“致命考验”。
同时,受到2005冷冻年度遗留下来的近千万台库存的影响,大部分品牌鲜有新品上市,新品又一次大面积“难产”。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讲,新品的持续不断上市不仅反映了一家企业雄厚的研发实力和产品的畅销度,而且更重要的在于反映企业良性的发展趋势和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生产理念。在凤毛麟角的新品中,海尔推出的“鲜风宝”空调已经是“荒年”的最大亮点了,而大多说企业又陷入新品“难产”、库存“难清”的尴尬境地。
以上种种因素的客观结果就造成了行业的大清洗,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甚至消失已成为大势所趋。从中怡康统计数据来看,前3大品牌市场份额占据近半壁江山,3大一线品牌的市场份额从2004年的43.08%上升到2005年的44.73%,而前10位品牌的销售量更是接近总量的80%,这一数据与去年同期水平相比大有提升。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三线空调品牌生存的越发艰难,在2004年剩下的可供监测的104个活跃品牌剧减到今年的24个,中小空调品牌在日趋激烈的国内外市场呈现岌岌可危的地位和日益明朗的出局危机。
接连不断的凉爽天气浇灭了空调业冲击旺季尾声的希望,但更让空调业内恐慌的,则是来自于中消协7月14日对外发布的一份《12款节能型家用空调器比较试验结果》。结果显示,除海尔、三菱电机、三星3个空调样本实测值与其标称值相等或略高,其他9个样本空调的能效比实测值均低于标称值。在行业接近收官的关键时刻,中消协的这一检测结果无疑于让本来就处于疲软的各空调企业又浇了一盆冷水。
上一篇:国永并购或引发家电供应商集体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