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原厂到分销商:看台湾IC产业深度服务意识
发布时间:2008/5/22 0:00:00 访问次数:208
为满足以上需求,分销商在元器件的销售之外,开始更进一步协助客户进行具体的应用设计,甚至包括整个产品用户界面(ui)的“包办”,既扮演了元器件配套供应商的角色,同时又是提供具体技术方案的设计服务提供商。对于大陆市场众多缺乏产品研发能力的中小型制造型企业而言,这样的服务非常具有“吸引力”。因为采用了ic分销商的完整解决方案,他们仅需进行简单的产品差异化或是加入自有韧/软件接口,再贴上自己的品牌,就能够迅速地抢进市场掌握商机。
可以说,这种“育婴”式的服务方式最初见于台湾分销产业。台湾地区的元器件分销商在海峡两岸三地市场,向来以具备高灵活度的技术支持能力著称,在各种平台级解决方案的供应上更是不遗余力。不少台湾分销商在应用工程师团队之外,另外还专门设立了研发设计或技术推广部门。对超大型的ic分销商来说,庞大而多样化的产品线固然是其完整解决方案的坚强后盾,台湾亦有不少中、小型ic分销商,则是锁定各种特定应用领域的产品应用方案,以专长技术取胜。总的来说,这种对下游客户进行“包办式服务”的意识既是台湾ic产业迅速崛起的奥妙所在,同时也体现出不仅仅是分销链,而是发端于ic原厂的这种并非仅仅为了做ic而做ic的长远眼光,他们更多地考虑到下游客户要拿自己这颗产品去做什么,从而延伸了自己的服务。 分销商提供的技术支持服务深度越来越大,其中台系分销商尤为积极。
台湾ic分销业的资源整合还没有结束
分销行业已经从简单地卖标准品、卖编号,逐渐发展到现在卖技术、卖服务。在如今博应用创新、博资本的时代,台湾分销商与北美众多分销巨头相比显得毫不逊色,尤其在亚洲市场,其地主优势相当明显。观察领先的几家台湾分销商,他们成功的基础是多品牌代理,国际与本岛产品线相结合,而且现在更积极地切进大陆新兴ic品牌代理资源,而且因为财力雄厚,一个系统、一块pcb上的所有元器件,一家就能搞定。这造成了现在分销行业大者恒大的趋势非常明显,从世平与品佳“大联大”之后,行业收购兼并不断。
当台湾电子产业逐渐从以一切pc为中心的产业聚焦转型到产品更加多样化、生命周期更短、市场变化度更高等特性的消费性电子产品时代,如何精准切对产品、市场是当前所有厂商面临的极大考验,而在产业环境变迁趋势下,整合让半导体分销商看见了新的曙光。由于每一家分销商专精的领域和产品线组合的不同,为了拓宽自己的市场版图,以因应快速的市场变化,通过合并的方式,由此取得差异化的产品线和熟练的经营团队,可以让公司快速进入新的市场。加上各个区域新兴ic设计公司的崛起,以往多局限在欧、美、日系产品线的ic分销商,更要拓展触角找到新的利基产品线。
当然,另一方面,在这种大而全的经营思路之外,“小而独特”是广大中小型台湾分销商采取的又一制胜法宝。笔者接触过的数家台湾ic原厂的高层人士均表示,未来的电子产品市场将向少量多样的趋势演进,独特的技术服务渗透模式将支起分销价值的另一极,纯粹靠大靠全未必就能十拿九稳地赢得市场。“未来随着soc时代的来临,这种一站式配套的优势将会逐渐丧失,会被技术服务型分销商取代。”台湾巨盛电子总经理张盛发如是表示。他认为,分销商的价值将更多地体现在帮助客户开发独特的应用产品,而不仅止于放款和库存服务。他还表示,台湾分销商未来将面临来自大陆分销商的很大竞争压力,尽管目前大陆分销商还处于跟随状态,但他预计2012年左右,大陆分销行业在整个管理能力上会赶上台湾,到时候两岸之间的竞争会出现白热化。
对于台湾中小型规模的分销商,其未来可努力的方向,需要继续发挥灵活运作的特质,利用好一贯擅长抢占市场先机的优势,可以将目标专注在拓展具有广大内需市场分销的市场,例如中国及印度,再进一步达成本地化经营。业内专家表示,走出本岛的台湾分销商要如何将母公司的核心价值进行传递,让外地子公司都能传承母公司的核心价值是一大挑战,因此除了目前的本地化以及跨
为满足以上需求,分销商在元器件的销售之外,开始更进一步协助客户进行具体的应用设计,甚至包括整个产品用户界面(ui)的“包办”,既扮演了元器件配套供应商的角色,同时又是提供具体技术方案的设计服务提供商。对于大陆市场众多缺乏产品研发能力的中小型制造型企业而言,这样的服务非常具有“吸引力”。因为采用了ic分销商的完整解决方案,他们仅需进行简单的产品差异化或是加入自有韧/软件接口,再贴上自己的品牌,就能够迅速地抢进市场掌握商机。
可以说,这种“育婴”式的服务方式最初见于台湾分销产业。台湾地区的元器件分销商在海峡两岸三地市场,向来以具备高灵活度的技术支持能力著称,在各种平台级解决方案的供应上更是不遗余力。不少台湾分销商在应用工程师团队之外,另外还专门设立了研发设计或技术推广部门。对超大型的ic分销商来说,庞大而多样化的产品线固然是其完整解决方案的坚强后盾,台湾亦有不少中、小型ic分销商,则是锁定各种特定应用领域的产品应用方案,以专长技术取胜。总的来说,这种对下游客户进行“包办式服务”的意识既是台湾ic产业迅速崛起的奥妙所在,同时也体现出不仅仅是分销链,而是发端于ic原厂的这种并非仅仅为了做ic而做ic的长远眼光,他们更多地考虑到下游客户要拿自己这颗产品去做什么,从而延伸了自己的服务。 分销商提供的技术支持服务深度越来越大,其中台系分销商尤为积极。
台湾ic分销业的资源整合还没有结束
分销行业已经从简单地卖标准品、卖编号,逐渐发展到现在卖技术、卖服务。在如今博应用创新、博资本的时代,台湾分销商与北美众多分销巨头相比显得毫不逊色,尤其在亚洲市场,其地主优势相当明显。观察领先的几家台湾分销商,他们成功的基础是多品牌代理,国际与本岛产品线相结合,而且现在更积极地切进大陆新兴ic品牌代理资源,而且因为财力雄厚,一个系统、一块pcb上的所有元器件,一家就能搞定。这造成了现在分销行业大者恒大的趋势非常明显,从世平与品佳“大联大”之后,行业收购兼并不断。
当台湾电子产业逐渐从以一切pc为中心的产业聚焦转型到产品更加多样化、生命周期更短、市场变化度更高等特性的消费性电子产品时代,如何精准切对产品、市场是当前所有厂商面临的极大考验,而在产业环境变迁趋势下,整合让半导体分销商看见了新的曙光。由于每一家分销商专精的领域和产品线组合的不同,为了拓宽自己的市场版图,以因应快速的市场变化,通过合并的方式,由此取得差异化的产品线和熟练的经营团队,可以让公司快速进入新的市场。加上各个区域新兴ic设计公司的崛起,以往多局限在欧、美、日系产品线的ic分销商,更要拓展触角找到新的利基产品线。
当然,另一方面,在这种大而全的经营思路之外,“小而独特”是广大中小型台湾分销商采取的又一制胜法宝。笔者接触过的数家台湾ic原厂的高层人士均表示,未来的电子产品市场将向少量多样的趋势演进,独特的技术服务渗透模式将支起分销价值的另一极,纯粹靠大靠全未必就能十拿九稳地赢得市场。“未来随着soc时代的来临,这种一站式配套的优势将会逐渐丧失,会被技术服务型分销商取代。”台湾巨盛电子总经理张盛发如是表示。他认为,分销商的价值将更多地体现在帮助客户开发独特的应用产品,而不仅止于放款和库存服务。他还表示,台湾分销商未来将面临来自大陆分销商的很大竞争压力,尽管目前大陆分销商还处于跟随状态,但他预计2012年左右,大陆分销行业在整个管理能力上会赶上台湾,到时候两岸之间的竞争会出现白热化。
对于台湾中小型规模的分销商,其未来可努力的方向,需要继续发挥灵活运作的特质,利用好一贯擅长抢占市场先机的优势,可以将目标专注在拓展具有广大内需市场分销的市场,例如中国及印度,再进一步达成本地化经营。业内专家表示,走出本岛的台湾分销商要如何将母公司的核心价值进行传递,让外地子公司都能传承母公司的核心价值是一大挑战,因此除了目前的本地化以及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