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Face ID功能并不稀奇 安卓厂商还需时间考量
发布时间:2017/11/2 21:35:45 访问次数:360
- 51电子网公益库存:
- A1011005
- A103267
- B0946
- B10011S-MFPG3Y
- C4314T
- D161911
- E2457NL
- F0035A1
- G2R-1-24VDC
- H0013NL
- IAA110P
- J1011F21PNL
- K0351
- L03-6R2
- M25P05-AVMN6P
- N2576SG
- OCH168TWAD
- AD8319ACPZ
而苹果正式发布后,苹果选择的是避开指纹识别,启用face id。尽管业界多少有些惊讶,但因为苹果在业界的权威性,业界对于苹果的face id功能,抱有较高的期待。face id的出现,也让苹果再次领先行业。
然而,相比于技术纯熟的指纹识别技术来说,所谓的face id功能似乎没有那么强大,如在发布会当天,国内外媒体的现场体验过程中,出现了很多bug,识别准确率实际上也并非像苹果官方宣称的一样出色。
苹果face id功能并不稀奇 安卓厂商还需时间考量
从各类关于苹果face id的科普信息中,可以知道苹果的face id功能,运用的实际上是3d结构光技术,原理是基于主动发射特定红外结构光照射被检测物体,从而获取人像的3d图像数据。http://yushuowxg.51dzw.com
通过前置的infrared camera和dot project组件,iphone x能够快速扫描人的面部并在人脸表面形成3万个看不见的ir dot(类似于3d建模)。同时,为了更好的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苹果还根据a11芯片的能力专门构建了自己的神经网络,为人脸识别提供了足够强大的计算能力,来让面部录入和解锁的过程顺畅而快速。
坦率来讲,人脸识别功能并不新奇,在iphone x发布之前,国内face++、中科视拓等厂商就已经能够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但事实证明,在此之前能够将人脸识别真正实现落地,并且大规模进行量产的手机厂商似乎只有三星一家。究其原因,有媒体称是因为硬件达不到要求的标准。
回到iphone x,face id所采用的3d结构光技术其实是目前比较通用的一种人脸识别技术,但这是第一次被运用到手机这种便携式的终端上。所以,虽然iphone x同样需要面对良品率并不理想的情况。
从iphone x在10月27日首轮抢购的情况来看,要比之前预想中乐观很多,长远来看,随着iphone x陆续出货,face id可以实现大规模落地量产。但短期内并不容易实现,或许还是需要为产业链进一步提升良品率留出一定的时间。而这也给安卓阵营的手机厂商们留出了如何选择生物识别方案的思考时间。
多种生物识别共存 人脸识别中 2d成首选
已经落地或者未来可能落地应用在手机上的生物识别方案,目前大致分为三类:指纹识别、虹膜识别、人脸识别。http://yushuowxg.51dzw.com
当苹果携face id款款而来之际,指纹消亡论也开始甚嚣尘上,业界人士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迈瑞微的袁总认为虹膜和人脸识别都存在一定的弊端,而指纹的优势就是安全,由于符合司法实践,作为物证之王还有“司法溢价”。因此,短期内指纹被取代是不太可能的。费恩格尔的黄总认为face id的出现与发展并不会影响传统电容式指纹的发展。人脸和指纹可以是共存的关系。
而多样化的生物识别方式,可以让你在实际使用体验过程中,这样的选择是最稳妥的一种做法。如三星就采用了这样的策略,在galaxy s8/note 8系列身上,同时配备了人脸识别、指纹识别以及虹膜识别三种不同的生物识别方案。你可以从人脸识别、指纹识别、虹膜识别中任选一种。
目前就人脸识别包括2d、3d两种,以s8系列和iphone x为代表。实际上2d的人脸识别技术除了三星 s8/note8 系列,国内比如小米note3、vivo x20 等不少产品都已经加入了该功能。理论上,iphone x所使用的face id功能在实际效果上要更加出色一些,尤其是安全性方面,破解的难度相比2d的人脸识别要高的多。
但有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是,由于需要厂商和硬件供应链合作去研发,即使安卓阵营想要做出类似于苹果face id效果的产品,短时间之内想要实现落地的可能性也并不高。而在苹果、三星、小米等等这些大的厂商推动下,接下来将会有越来越多支持人脸识别功能的产品出现,但安卓厂商更多的会首先选择2d的人脸识别技术。
face id和屏下指纹 谁将率先落地安卓阵营? http://yushuowxg.51dzw.com
实际上,在iphone x带来face id之前,业界对“屏下指纹”技术抱有很高的期待。
之前一段时间,考虑到使用便捷性,业界普遍的的做法是将指纹识别模块集成到home键上。但迈入到全面屏时代之后,为成全正面的全面屏设计以及高屏占比需要,似乎除了像三星s8系列一样将指纹识别后置之外,并没有其它更好的解决方案。
其实,原本屏下指纹本应该是全面屏时代最受欢迎的指纹识别方案。不过遗憾的是,无论是汇顶科技、synaptics、authentic为代表的光学指纹方案,还是高通主导的超声波屏下指纹方案,在现阶段都停留在“ppt”或者原型机的demo阶段,还达不到量产的标准。
而此次苹果在iphone x上放弃了的指纹识别这项功能,大概也意味着其在屏下指纹的进展上,还未能达到大规模落地的阶段。当然,在全面屏已经成为趋势的情况下,屏下指纹依旧具有相当的吸引力。有消息称,明年上半年国内将会有搭载屏下指纹技术的产品上市。
另外,face id无法在短时间内落地到安卓阵营,或许也将使得一部分摇摆在选择人脸识别和屏下指纹之间的厂商,转而投入到后者的研发当中。综合多方面因素来考虑,即便face id最终走向成熟,屏下指纹技术也依旧会成为未来手机产品一项不错的选择。http://yushuowxg.51dzw.com
至于face id和屏下指纹到底谁能够更早一些在安卓手机上实现落地,可能也只有时间去证明了。
来源:手机报在线
- 51电子网公益库存:
- A1011005
- A103267
- B0946
- B10011S-MFPG3Y
- C4314T
- D161911
- E2457NL
- F0035A1
- G2R-1-24VDC
- H0013NL
- IAA110P
- J1011F21PNL
- K0351
- L03-6R2
- M25P05-AVMN6P
- N2576SG
- OCH168TWAD
- AD8319ACPZ
而苹果正式发布后,苹果选择的是避开指纹识别,启用face id。尽管业界多少有些惊讶,但因为苹果在业界的权威性,业界对于苹果的face id功能,抱有较高的期待。face id的出现,也让苹果再次领先行业。
然而,相比于技术纯熟的指纹识别技术来说,所谓的face id功能似乎没有那么强大,如在发布会当天,国内外媒体的现场体验过程中,出现了很多bug,识别准确率实际上也并非像苹果官方宣称的一样出色。
苹果face id功能并不稀奇 安卓厂商还需时间考量
从各类关于苹果face id的科普信息中,可以知道苹果的face id功能,运用的实际上是3d结构光技术,原理是基于主动发射特定红外结构光照射被检测物体,从而获取人像的3d图像数据。http://yushuowxg.51dzw.com
通过前置的infrared camera和dot project组件,iphone x能够快速扫描人的面部并在人脸表面形成3万个看不见的ir dot(类似于3d建模)。同时,为了更好的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苹果还根据a11芯片的能力专门构建了自己的神经网络,为人脸识别提供了足够强大的计算能力,来让面部录入和解锁的过程顺畅而快速。
坦率来讲,人脸识别功能并不新奇,在iphone x发布之前,国内face++、中科视拓等厂商就已经能够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但事实证明,在此之前能够将人脸识别真正实现落地,并且大规模进行量产的手机厂商似乎只有三星一家。究其原因,有媒体称是因为硬件达不到要求的标准。
回到iphone x,face id所采用的3d结构光技术其实是目前比较通用的一种人脸识别技术,但这是第一次被运用到手机这种便携式的终端上。所以,虽然iphone x同样需要面对良品率并不理想的情况。
从iphone x在10月27日首轮抢购的情况来看,要比之前预想中乐观很多,长远来看,随着iphone x陆续出货,face id可以实现大规模落地量产。但短期内并不容易实现,或许还是需要为产业链进一步提升良品率留出一定的时间。而这也给安卓阵营的手机厂商们留出了如何选择生物识别方案的思考时间。
多种生物识别共存 人脸识别中 2d成首选
已经落地或者未来可能落地应用在手机上的生物识别方案,目前大致分为三类:指纹识别、虹膜识别、人脸识别。http://yushuowxg.51dzw.com
当苹果携face id款款而来之际,指纹消亡论也开始甚嚣尘上,业界人士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迈瑞微的袁总认为虹膜和人脸识别都存在一定的弊端,而指纹的优势就是安全,由于符合司法实践,作为物证之王还有“司法溢价”。因此,短期内指纹被取代是不太可能的。费恩格尔的黄总认为face id的出现与发展并不会影响传统电容式指纹的发展。人脸和指纹可以是共存的关系。
而多样化的生物识别方式,可以让你在实际使用体验过程中,这样的选择是最稳妥的一种做法。如三星就采用了这样的策略,在galaxy s8/note 8系列身上,同时配备了人脸识别、指纹识别以及虹膜识别三种不同的生物识别方案。你可以从人脸识别、指纹识别、虹膜识别中任选一种。
目前就人脸识别包括2d、3d两种,以s8系列和iphone x为代表。实际上2d的人脸识别技术除了三星 s8/note8 系列,国内比如小米note3、vivo x20 等不少产品都已经加入了该功能。理论上,iphone x所使用的face id功能在实际效果上要更加出色一些,尤其是安全性方面,破解的难度相比2d的人脸识别要高的多。
但有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是,由于需要厂商和硬件供应链合作去研发,即使安卓阵营想要做出类似于苹果face id效果的产品,短时间之内想要实现落地的可能性也并不高。而在苹果、三星、小米等等这些大的厂商推动下,接下来将会有越来越多支持人脸识别功能的产品出现,但安卓厂商更多的会首先选择2d的人脸识别技术。
face id和屏下指纹 谁将率先落地安卓阵营? http://yushuowxg.51dzw.com
实际上,在iphone x带来face id之前,业界对“屏下指纹”技术抱有很高的期待。
之前一段时间,考虑到使用便捷性,业界普遍的的做法是将指纹识别模块集成到home键上。但迈入到全面屏时代之后,为成全正面的全面屏设计以及高屏占比需要,似乎除了像三星s8系列一样将指纹识别后置之外,并没有其它更好的解决方案。
其实,原本屏下指纹本应该是全面屏时代最受欢迎的指纹识别方案。不过遗憾的是,无论是汇顶科技、synaptics、authentic为代表的光学指纹方案,还是高通主导的超声波屏下指纹方案,在现阶段都停留在“ppt”或者原型机的demo阶段,还达不到量产的标准。
而此次苹果在iphone x上放弃了的指纹识别这项功能,大概也意味着其在屏下指纹的进展上,还未能达到大规模落地的阶段。当然,在全面屏已经成为趋势的情况下,屏下指纹依旧具有相当的吸引力。有消息称,明年上半年国内将会有搭载屏下指纹技术的产品上市。
另外,face id无法在短时间内落地到安卓阵营,或许也将使得一部分摇摆在选择人脸识别和屏下指纹之间的厂商,转而投入到后者的研发当中。综合多方面因素来考虑,即便face id最终走向成熟,屏下指纹技术也依旧会成为未来手机产品一项不错的选择。http://yushuowxg.51dzw.com
至于face id和屏下指纹到底谁能够更早一些在安卓手机上实现落地,可能也只有时间去证明了。
来源:手机报在线
上一篇:高端市场一加崛起 三星失宠
下一篇:全球硅晶圆供应告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