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移动支付发展曲线图
发布时间:2008/5/24 0:00:00 访问次数:93
近年电子支付发展得非常迅猛,也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分析韩国电子支付市场的发展,并希望能够将其成功的经验借鉴到我国电子支付的发展上来。
韩国政府通过政府主导的大型信息化项目来促进本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出台了很多政策鼓励信息化发展。 目前韩国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在国际社会被公认为世界级水平,宽带普及率是世界上最高的,手机用户占全国人口的82%。韩国电子政务发展也极为迅速,并成为世界电子政务发展的典范。这些都为电子支付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法律和市场环境。
韩国电子支付现状
移动支付业务90年代初期在美国出现,随后在日本和韩国出现并得到了迅速发展,如移动钱包、移动信用卡的正式商用都最早出现在日韩。现在他们已经成为了世界上移动支付领域的领跑者,如ntt docomo,sk telecom(stk)等。在韩国,以卡支付已成为主要的支付手段,目前电视购物、网络购物、移动购物等日益成为流行的消费及购物方式,这导致了传统的银行业务不足以满足消费者对消费自由度、便利以及节约时间的需求。目前在韩国,每月有超过30万人在购买新手机时会选择具备能储存银行交易资料并进行交易信息加密功能的手机,移动支付业务使手机变为传统支付工具的替代品。韩国的skt凭借其移动运营商的地位,成为推动移动支付市场的主导力量。
韩国移动支付发展模式
移动支付主要有以下四个模式:运营商主导、银行主导、第三方移动支付平台公司主导、运营商和银行或卡组织合作成立公司主导。下表为世界范围内不同模式的主要特点和现状:
在韩国主要采取的是运营商或商业银行主导,运营商、银行等多方合作的模式。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移动用户通过手机实现pos支付,购买地铁车票,完成移动atm取款等,移动支付在韩国日渐风行。在韩国主要有moneta和k-merce两大移动支付品牌,它们占据着韩国半壁江山。
早在2001年,韩国sk通过与visa等信用卡机构合作推出了名为moneta的移动支付业务品牌。此后,sk对无线和有线系统进行整合,构建了多媒体互联网共用平台——nate,将moneta移植到了手机上。移动用户可以在商场用手机进行结算,在内置有红外线端口的atm上提取现金、在自动售货机上买饮料,还可以用手机支付地铁等交通费用,无须携带专门的信用卡,而且同样可以得到发票。sk公司一方面将加强与商业及零售部门的合作,加快moneta接收器在商场的普及;另一方面将积极开发多种支持moneta移动商务业务的手机,并保证其尽快推向市场。
k-merce是韩国ktf推出一项类似于moneta的移动支付服务,可以提供移动证券、移动银行、票据、彩票、购物、拍卖、赠券等服务。“k-merce”手机不但可以像遥控器一样发射红外线进行结账,还可以像交通卡一样靠近刷卡机结账。
韩国移动支付产业链模式
移动支付是一个开放的市场,其价值链中环节众多,包括:移动运营商、商业银行、第三方支付服务提供商(第三方移动支付平台运营商)、芯片制造商、手机制造商、设备终端提供商、商户和手机用户等多个环节组成,其中最主要的参与主体是移动运营商、商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服务提供商(第三方移动支付平台运营商)。产业链的各方在移动支付中能够达到共赢,对于移动运营商、商业银行、第三方支付服务提供商、芯片制造商、手机制造商、设备终端提供商来说,他们都能够在开展移动支付业务中获得切实的利益。对于用户来说他们能够简单、方便地支付商品和服务,对于商家来说他们对顾客返券或者返点,将增加顾客的黏性,而且可以通过手机传达商品的信息。因此这项业务得到了多方的积极参与,这也是这项业务能够发展起来的重要原因。
韩国的三大移动运营商(sk、ktf、lg)牢牢控制着移动支付产业链,占据产业链的主导地位。目前三大移动运营商都提供具有信用卡和基于felica标准预付费智能卡手机,其中韩国移动支付发展最好的运营商sk电讯从一开始就控制着整个产业链,与产业链其它环节进行密切的合作,推出moneta移动支付品牌;ktf也推出自己的移动支付品牌k-merce,而lg电信早在2003年就推出了手机银行的业务。
链接
韩日成功经验和对中国的启示
韩日运营商在移动小额支付业务上开展较好,得益于四个方面的因素:战略定位合理、市场定位准确、对产业链的有效控制、运用统一的标准作为整合产业链的工具。
1.战略定位合理。移动支付不同于传统支付方式最大的特点在于它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新的、便捷的、省时的、及时的支付渠道,这必将是未来支付的发展方向。持续创新能力和开发新业务的能力是日韩引领移动支付市场的主要原因。
2.市场定位准确。用户定位:商务用户+实用型用户+时尚用户。这些人经常使用银行卡消费,经常在互联网上购物,有公共事业费支付需求,对每次小额度支付的服务有经常性需求,有票类服务支付需求。这些客户
近年电子支付发展得非常迅猛,也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分析韩国电子支付市场的发展,并希望能够将其成功的经验借鉴到我国电子支付的发展上来。
韩国政府通过政府主导的大型信息化项目来促进本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出台了很多政策鼓励信息化发展。 目前韩国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在国际社会被公认为世界级水平,宽带普及率是世界上最高的,手机用户占全国人口的82%。韩国电子政务发展也极为迅速,并成为世界电子政务发展的典范。这些都为电子支付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法律和市场环境。
韩国电子支付现状
移动支付业务90年代初期在美国出现,随后在日本和韩国出现并得到了迅速发展,如移动钱包、移动信用卡的正式商用都最早出现在日韩。现在他们已经成为了世界上移动支付领域的领跑者,如ntt docomo,sk telecom(stk)等。在韩国,以卡支付已成为主要的支付手段,目前电视购物、网络购物、移动购物等日益成为流行的消费及购物方式,这导致了传统的银行业务不足以满足消费者对消费自由度、便利以及节约时间的需求。目前在韩国,每月有超过30万人在购买新手机时会选择具备能储存银行交易资料并进行交易信息加密功能的手机,移动支付业务使手机变为传统支付工具的替代品。韩国的skt凭借其移动运营商的地位,成为推动移动支付市场的主导力量。
韩国移动支付发展模式
移动支付主要有以下四个模式:运营商主导、银行主导、第三方移动支付平台公司主导、运营商和银行或卡组织合作成立公司主导。下表为世界范围内不同模式的主要特点和现状:
在韩国主要采取的是运营商或商业银行主导,运营商、银行等多方合作的模式。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移动用户通过手机实现pos支付,购买地铁车票,完成移动atm取款等,移动支付在韩国日渐风行。在韩国主要有moneta和k-merce两大移动支付品牌,它们占据着韩国半壁江山。
早在2001年,韩国sk通过与visa等信用卡机构合作推出了名为moneta的移动支付业务品牌。此后,sk对无线和有线系统进行整合,构建了多媒体互联网共用平台——nate,将moneta移植到了手机上。移动用户可以在商场用手机进行结算,在内置有红外线端口的atm上提取现金、在自动售货机上买饮料,还可以用手机支付地铁等交通费用,无须携带专门的信用卡,而且同样可以得到发票。sk公司一方面将加强与商业及零售部门的合作,加快moneta接收器在商场的普及;另一方面将积极开发多种支持moneta移动商务业务的手机,并保证其尽快推向市场。
k-merce是韩国ktf推出一项类似于moneta的移动支付服务,可以提供移动证券、移动银行、票据、彩票、购物、拍卖、赠券等服务。“k-merce”手机不但可以像遥控器一样发射红外线进行结账,还可以像交通卡一样靠近刷卡机结账。
韩国移动支付产业链模式
移动支付是一个开放的市场,其价值链中环节众多,包括:移动运营商、商业银行、第三方支付服务提供商(第三方移动支付平台运营商)、芯片制造商、手机制造商、设备终端提供商、商户和手机用户等多个环节组成,其中最主要的参与主体是移动运营商、商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服务提供商(第三方移动支付平台运营商)。产业链的各方在移动支付中能够达到共赢,对于移动运营商、商业银行、第三方支付服务提供商、芯片制造商、手机制造商、设备终端提供商来说,他们都能够在开展移动支付业务中获得切实的利益。对于用户来说他们能够简单、方便地支付商品和服务,对于商家来说他们对顾客返券或者返点,将增加顾客的黏性,而且可以通过手机传达商品的信息。因此这项业务得到了多方的积极参与,这也是这项业务能够发展起来的重要原因。
韩国的三大移动运营商(sk、ktf、lg)牢牢控制着移动支付产业链,占据产业链的主导地位。目前三大移动运营商都提供具有信用卡和基于felica标准预付费智能卡手机,其中韩国移动支付发展最好的运营商sk电讯从一开始就控制着整个产业链,与产业链其它环节进行密切的合作,推出moneta移动支付品牌;ktf也推出自己的移动支付品牌k-merce,而lg电信早在2003年就推出了手机银行的业务。
链接
韩日成功经验和对中国的启示
韩日运营商在移动小额支付业务上开展较好,得益于四个方面的因素:战略定位合理、市场定位准确、对产业链的有效控制、运用统一的标准作为整合产业链的工具。
1.战略定位合理。移动支付不同于传统支付方式最大的特点在于它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新的、便捷的、省时的、及时的支付渠道,这必将是未来支付的发展方向。持续创新能力和开发新业务的能力是日韩引领移动支付市场的主要原因。
2.市场定位准确。用户定位:商务用户+实用型用户+时尚用户。这些人经常使用银行卡消费,经常在互联网上购物,有公共事业费支付需求,对每次小额度支付的服务有经常性需求,有票类服务支付需求。这些客户
上一篇:华为C7168时尚登场
下一篇:布什批准朗讯阿尔卡特合并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