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舟通信:像运营商一样赚钱
发布时间:2008/5/24 0:00:00 访问次数:68
提供电信增值服务的天舟通信有着和运营商一样的生意经。
进入2007年,天舟通信已经被看成下一个电信运营商:它的核心生意经是向个人用户和企业用户收取彩号月租费,这几乎和电信运营商的商业模式如出一辙。
这距离这家公司创始人蔡云离开上一个东家还不到4年的时间。
另起炉灶
1987年,蔡云获得自动控制专业学士学位。1992年获得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硕士学位后,蔡云又于1997年赴美国俄亥俄州克里夫兰州立大学攻读计算机信息系统专业。
然而之后蔡云的事业却并不像学业那样顺利。
2001年蔡云回国后创立的全航科技,被中关村科技并购后重组成立了森泰克数据有限公司,进入当时炙手可热的gps业务领域。
“当时市场上只有我们一家,几乎需要做产业链上的所有事情。”蔡云至今仍然认为gps是个正确的方向,只是当时进入的太早。“现在市场已经很好了,产业链有了很细的分工。”
2002年,由于看到短信业务的强劲增长,中关村科技开始主动调整森泰克的业务结构,由拓展gps车台(终端产品)销售转变为以短信为主的无线互联业务。在当时sp爆发式增长的背景下,这种调整确也立竿见影。
“截至2003年9月底森泰克拥有包月用户274万,逐渐成长为其主营业务。”中关村科技当时的公告对其投资者也许是一个好消息,但是对于蔡云来说却是一个沮丧的现实。
于是2003年,当时身兼常务副总经理和cto的蔡云从中关村科技分离出来,与原森泰克吉林分公司总经理胡银龙一起另起炉灶成立了天舟通信,专事电信产品的开发工作。
但是问题在于蔡云及其团队并没有资金,而且他们的擅长似乎仅限于gps相关业务。“当时出来的时候其实也很茫然,不知道该做什么。”天舟通信创始人蔡云当时的首要任务就是寻找投资,但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故事讲给vc听。
《手机》灵感
然而一部电影却无意中改变了天舟通信的命运:2003年底冯小刚导演的贺岁大片《手机》剧中人物的困扰,给了蔡云极大的灵感。“打电话过程中主叫方是主动的,被叫方是被动的。比如我打电话给你,但我并不知道你是否愿意接这个电话,你是被动的;如果进行通话了,被叫方可能是被迫的。短信比较火,短信行为发的人是主动的,接的人也是主动的。”
“有没有一种方法使得人们接电话也是主动的?”
于是在《手机》的启发下,蔡云及其团队终于锁定了现在的“彩号”业务。即允许用户通过以95013开头的一个逻辑号码绑定自己的真实电话号码,并对不同的主叫进行识别,同时给他们不同的应答模式。“让人们的接听也变得主动,所以在接听的时候你可以设置谁的电话可以接听、谁的电话进留言箱、谁的电话显示无此号码。”蔡云认为天舟通信最主要的立足点在于为用户提供了公平的沟通权利,改变了人和人之间的沟通关系。
正是基于这种新的沟通模式,2004年,天舟通信先后获得了上海联创和联创策源两期总共500万美元的投资。
上海联创一般投资于投资高增长但又不是很早期的preipo阶段的企业,“年利润3000万人民币这样的规模”。但是天舟通信是一个例外。上海联创投资经理李昊如此评价这个有点独特的投资案例,“天舟通信不同于一般的sp,比sp业务档次要高”。
像运营商一样做生意
如今天舟通信同时向个人用户提供两种彩号业务:临时号码和终身一号。
临时号码是向用户提供短期的逻辑电话号码。例如用户在报纸上刊登房屋出租广告时可以留一个逻辑电话号码,然后将这个逻辑号码和自己的真实电话号码绑定,当房屋租出去之后解除绑定,就可以避免以后受到打扰。终身一号则可以让用户免受电话号码更换之苦:用户在更换电话号码的时候只需要将随机号码的绑定号码进行修改即可,而不必向众多朋友和客户一一告知电话号码改变。
“运营商做类似的业务,却需要做很多很多的工作,比如迁址。”天舟通信副总孙大成曾任机械部北京自动化研究所电子物理中心开发工程师,之后加入森泰克任gps事业部总经理,是与蔡云一起从森泰克分离出来创业的团队成员之一。
作为监管当局的实验对象,天舟通信首先要在全国每个省都建立起自己的交换机房,以和当地的电信运营商进行数据对接。目前天舟通信和四大电信运营商均已经建立合作关系,按照每个省有两个移动网和一个固网计算,天舟通信至少要在已经达成合作协议的30个省建立起90个交换机房。“2004年拿到投资,2005年我们开始从联通网络拓展到其他运营商网络。目前已经建了84个交换机房,前期主要的资金和精力都投到交换机房的建设上。”
蔡云认为天舟通信目前拥有的这张横跨四大电信运营商的交换机网络是其最具竞争力的资产。
然而,跟电信运营商的运转模式一样,天舟通信还需要建立一个庞大的运营团队。“每个地区建完机房后,当地的运营商都要拉光缆拉到我们的公司来,成为会
提供电信增值服务的天舟通信有着和运营商一样的生意经。
进入2007年,天舟通信已经被看成下一个电信运营商:它的核心生意经是向个人用户和企业用户收取彩号月租费,这几乎和电信运营商的商业模式如出一辙。
这距离这家公司创始人蔡云离开上一个东家还不到4年的时间。
另起炉灶
1987年,蔡云获得自动控制专业学士学位。1992年获得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硕士学位后,蔡云又于1997年赴美国俄亥俄州克里夫兰州立大学攻读计算机信息系统专业。
然而之后蔡云的事业却并不像学业那样顺利。
2001年蔡云回国后创立的全航科技,被中关村科技并购后重组成立了森泰克数据有限公司,进入当时炙手可热的gps业务领域。
“当时市场上只有我们一家,几乎需要做产业链上的所有事情。”蔡云至今仍然认为gps是个正确的方向,只是当时进入的太早。“现在市场已经很好了,产业链有了很细的分工。”
2002年,由于看到短信业务的强劲增长,中关村科技开始主动调整森泰克的业务结构,由拓展gps车台(终端产品)销售转变为以短信为主的无线互联业务。在当时sp爆发式增长的背景下,这种调整确也立竿见影。
“截至2003年9月底森泰克拥有包月用户274万,逐渐成长为其主营业务。”中关村科技当时的公告对其投资者也许是一个好消息,但是对于蔡云来说却是一个沮丧的现实。
于是2003年,当时身兼常务副总经理和cto的蔡云从中关村科技分离出来,与原森泰克吉林分公司总经理胡银龙一起另起炉灶成立了天舟通信,专事电信产品的开发工作。
但是问题在于蔡云及其团队并没有资金,而且他们的擅长似乎仅限于gps相关业务。“当时出来的时候其实也很茫然,不知道该做什么。”天舟通信创始人蔡云当时的首要任务就是寻找投资,但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故事讲给vc听。
《手机》灵感
然而一部电影却无意中改变了天舟通信的命运:2003年底冯小刚导演的贺岁大片《手机》剧中人物的困扰,给了蔡云极大的灵感。“打电话过程中主叫方是主动的,被叫方是被动的。比如我打电话给你,但我并不知道你是否愿意接这个电话,你是被动的;如果进行通话了,被叫方可能是被迫的。短信比较火,短信行为发的人是主动的,接的人也是主动的。”
“有没有一种方法使得人们接电话也是主动的?”
于是在《手机》的启发下,蔡云及其团队终于锁定了现在的“彩号”业务。即允许用户通过以95013开头的一个逻辑号码绑定自己的真实电话号码,并对不同的主叫进行识别,同时给他们不同的应答模式。“让人们的接听也变得主动,所以在接听的时候你可以设置谁的电话可以接听、谁的电话进留言箱、谁的电话显示无此号码。”蔡云认为天舟通信最主要的立足点在于为用户提供了公平的沟通权利,改变了人和人之间的沟通关系。
正是基于这种新的沟通模式,2004年,天舟通信先后获得了上海联创和联创策源两期总共500万美元的投资。
上海联创一般投资于投资高增长但又不是很早期的preipo阶段的企业,“年利润3000万人民币这样的规模”。但是天舟通信是一个例外。上海联创投资经理李昊如此评价这个有点独特的投资案例,“天舟通信不同于一般的sp,比sp业务档次要高”。
像运营商一样做生意
如今天舟通信同时向个人用户提供两种彩号业务:临时号码和终身一号。
临时号码是向用户提供短期的逻辑电话号码。例如用户在报纸上刊登房屋出租广告时可以留一个逻辑电话号码,然后将这个逻辑号码和自己的真实电话号码绑定,当房屋租出去之后解除绑定,就可以避免以后受到打扰。终身一号则可以让用户免受电话号码更换之苦:用户在更换电话号码的时候只需要将随机号码的绑定号码进行修改即可,而不必向众多朋友和客户一一告知电话号码改变。
“运营商做类似的业务,却需要做很多很多的工作,比如迁址。”天舟通信副总孙大成曾任机械部北京自动化研究所电子物理中心开发工程师,之后加入森泰克任gps事业部总经理,是与蔡云一起从森泰克分离出来创业的团队成员之一。
作为监管当局的实验对象,天舟通信首先要在全国每个省都建立起自己的交换机房,以和当地的电信运营商进行数据对接。目前天舟通信和四大电信运营商均已经建立合作关系,按照每个省有两个移动网和一个固网计算,天舟通信至少要在已经达成合作协议的30个省建立起90个交换机房。“2004年拿到投资,2005年我们开始从联通网络拓展到其他运营商网络。目前已经建了84个交换机房,前期主要的资金和精力都投到交换机房的建设上。”
蔡云认为天舟通信目前拥有的这张横跨四大电信运营商的交换机网络是其最具竞争力的资产。
然而,跟电信运营商的运转模式一样,天舟通信还需要建立一个庞大的运营团队。“每个地区建完机房后,当地的运营商都要拉光缆拉到我们的公司来,成为会
上一篇:图文: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奚国华致辞
下一篇:图文:中国工程院院士朱高峰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