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模拟技术

光的波粒二象性理论确立

发布时间:2017/4/19 22:20:01 访问次数:620

   1887年,M29W256GL70N6E德国科学家赫兹发现光电效应,光的粒子性再一次被证明。随后康普顿发现了Ⅹ射线在散射过程中的康普顿效应(不同方向上的散射射线的频率不同),使传统的电磁理论面临了严峻的挑战。到二十世纪初,普朗克和爱因斯坦提出了光量子理论,很好地解释了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同时,光量子理论还以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结论终结了

持续数个世纪的光的波动学说与光的粒子学说的争论。


   总的来说,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具有粒子性;而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现象则表明光具有波动性。光既有粒子性,又有波动性,单独使用波或粒子的解释都无法完整描述光的所有性质,人们把这种性质称为波粒二象性。

   根据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光子是能量为九v的微粒,表现出粒子性,而光子的能量与频率v有关,体现了波动性,所以光子是统一了波粒二象性的微粒。但是,在不同条件下的表现不同。大量光子表现出波动性,个别光子表现出粒子性;光在传播时表现出波动性,而在与其他物质相互作用时表现出粒子性;频率低的光波动性更强,频率高的光粒子性更强。




   1887年,M29W256GL70N6E德国科学家赫兹发现光电效应,光的粒子性再一次被证明。随后康普顿发现了Ⅹ射线在散射过程中的康普顿效应(不同方向上的散射射线的频率不同),使传统的电磁理论面临了严峻的挑战。到二十世纪初,普朗克和爱因斯坦提出了光量子理论,很好地解释了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同时,光量子理论还以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结论终结了

持续数个世纪的光的波动学说与光的粒子学说的争论。


   总的来说,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具有粒子性;而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现象则表明光具有波动性。光既有粒子性,又有波动性,单独使用波或粒子的解释都无法完整描述光的所有性质,人们把这种性质称为波粒二象性。

   根据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光子是能量为九v的微粒,表现出粒子性,而光子的能量与频率v有关,体现了波动性,所以光子是统一了波粒二象性的微粒。但是,在不同条件下的表现不同。大量光子表现出波动性,个别光子表现出粒子性;光在传播时表现出波动性,而在与其他物质相互作用时表现出粒子性;频率低的光波动性更强,频率高的光粒子性更强。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泰克新发布的DSA830
   泰克新发布的DSA8300在一台仪器中同时实现时域和频域分析,DS...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692101218  13751165337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