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企业新闻

华强北电子人物纪实【连载】父亲的三万块钱(十一)

发布时间:2019/9/23 17:03:00 访问次数:819 发布企业:深圳市星宇佳科技有限公司

注册属于自己的“有限公司”,是潜伏在电子城四楼阿东心里最迫切的梦。

当年的华强北,当年的商铺,当年那些一米多的柜台,只要有一个地方摆样品,那么,一天的营业额,就能上万。卖样品,都能让自己在深圳活得非常滋润。因为,华强北,中国电子第一街的名声,已传遍了整个世界。

一次的失利,让阿东心里百感交集;失败,并不可怕,农民的孩子嘛!实在活不下去了,就回老家:我们还有地,有地就有粮。勤快些就不至于饿死。此刻,这个少年老成,又经历了风雨的少年,仿佛意识到了什么。

在深圳,失去了方向感,这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再租一个柜台,就算是再拿一个所处位置更好的门面,也只是短时间的盈利。这种近乎于摆摊的模式,根本无法打入大的终端工厂。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华强北阴影”吧。

以当年的实际情况,要拥有名号堂堂的“有限公司”是有着无限的困难,而且,在柜台日进斗金的那些岁月,谁会傻到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养着一班吃闲饭的人,等着天上掉馅饼呢?也许,这就是当年,许多柜台人的想法吧。

阿东在都会四楼,按以前的经营模式,主要送货给市场。可是,没有门前客的支撑,这样的生意,还是比较难做的。柜台间的欠账,也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你做市场,没有一定的资金,怎么能够生存下去?台湾人发明的月结,在这个年代,让华强北的电子人学得像模像样。

微信图片_20190328111959.jpg


几经周折,阿东终于把属于自己的“有限公司”注册了下来。只是注册的地址,并不在华强北,而是在当时的关外龙华。

经过上次的风波,阿东知道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和法律对着干。所以,他不像某些皮包公司那样,买了一个子虚乌有的地址,就开工了,而是正经八百的租了一个写字楼。然后,交了税办了所有的手续。500万的注册资金,就只能由代理公司去搞定了。

一个时代,一个服务。每月4000多的写字楼租金,对阿东来讲,实在是一个浪费。现今如火如荼的“共享经济”,其实,在那个时候,已经让阿东操作了:龙华的办公室,在经过一切工商等验收后,只保留一个小财务室,一个公司名。其它的地方,低价租给了一班维修电脑的年轻人。

这种模式,有点像现在的“创客”。而阿东当年的理念,据说是在城中村的住房中想出来的。

公司摆了12个卡座,一个座位150块钱一个月租出去;主办公室,再以500大洋,租给了另外的两个人。

公司的注册领域,加入了多媒体电脑,方案开发,软件,研发等一些项目。一下子,这个乌合之众的公司,火了起来,很像那么回事的样子。

外聘的财务,每个月只来一次。

东妹死守华强北。

阿东则是两边的机动部队。

当年的龙华,电子厂林立。这个无意为之的办公室,倒成了服务关外电子厂的第一个办事处。

然而,在信息尚欠发达的年代,这种守株待兔的方式,依然使业务没有什么大的发展。这时候,一本厚厚的书,引起了阿东的注意。

那本书的名字叫《慧聪商情》。

在当年慧聪业务员的介绍下,阿东做了人生的第一次广告。

一个版面,一个月一期,相当于当时他一个月房租的支出。

但还是做了。

在接电话的时候,让东妹做一个精准的记录。就是接电话时,总会先问对方,是哪里的,在哪里看到他们公司的信息,“专业”闲聊的方式。然后以画“正”字的形式,记录下广告引客的效果。

许多年以后,那个阿东死党的败家仔,才知道,他办公桌上,那本用各种色彩的笔画出来的“正”字,就是现在满大街流行的大数据的原形。

在慧聪的杂志上,尝到甜头,有了效果之后,阿东的广告投入一发不可收。这些广告,都是针对终端工厂的精准投放。

在接电话的时候,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下引流的客户类别,以及客户需要的配料。然后,再更为精准的修改下一期的投放内容。

一个初中没有毕业的潮汕少年,经过商海的洗礼后,在广告的投放上,摸出了一条自己的路。这不得不让那些所谓的传媒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们刮目相看。

在那个互联网还没有普及的年代,这种所谓“大数据”的精准统计,使得阿东的业务量,节节攀升。

咨询的电话,越来越多。

明显,东妹已经忙不过来了。而且,这种原始的数据统计,非常占用时间资源。

一天,阿东把一台笨重的电脑,那种带显像管显示器的,还有一个奇丑无比的大机箱,摆到了电子城。然后跟妹妹说,以后的数据,用电脑做,所有的单据,也都输入电脑。东妹一下子晕了,这得多大的工作量啊。

微信图片_20190328112007.jpg


在那个没有ERP的年代,东妹这个16岁来到深圳的小女生,经过几年的学习与进修,其实对电脑的各种办公软件的操作,已经比较熟练了。然后,用EXCEL这个最原始的软件,做了阿东公司的第一个“REP”进销存管理软件。

有限公司,无限的梦想。

虽然经过一年多的转型,业务量有了比较大的上升,但比起那两个钽电容的年代,却根本不值一提。从云端跌回地面的阿东,现在小心翼翼的守着好不容易再一次建立起来的“小土包”。

华强北的地标建筑物,赛格广场,这时候已经全部投入使用了。

已经回归“抠门”行列的阿东,破天荒的花240块大洋,买来两张票,请死党败家仔上了赛格广场的观光层。

俯瞰着脚下的华强北,阿东对败家仔说:看到下面没有,总有一天,我要让你在这儿,所见的大楼,里面都有我的物业……

败家仔习惯的拿出了“百花油”:

阿兄啊,有恐高你说话啊,一望下去,就说胡话了!

相关新闻

相关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