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企业新闻

OC5801L

发布时间:2019/7/17 12:35:00 访问次数:241 发布企业:深圳市哲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哲瀚电子科技一级代理OCX系列产品:低压LED驱动系列OC1002OC4000 OC4001 OC5010 OC5011 OC5012 OC5020B OC5021B OC5022B OC5022 OC5028B OC5031 OC5036 OC5038 OC5120B OC5120 OC5121 OC5122A OC5122 OC5128 OC5136 OC5138 OC5330 OC5331 OC5351OC5501OC5620B OC5620 OC5622AOC5628OC6700BOC6700 OC6701B OC6701 OC6702B OC6702 OC6781 OC7130 OC7131 OC7135 OC7140 OC7141 电源管理系列OC5800LOC5801LOC5802LOC5806L OC5808L OC6800 OC6801 OC6811 高压LED驱动系列OC9300D OC9300S OC9302 OC9303 OC9308 OC9320S OC9330S OC9331 OC9500S OC9501 OC9508等更多型号,提供方案设计技术支持等,欢迎来电咨询0755-83259945/13714441972陈小姐。

OC5801L是一款支持宽电压输入的开关降压型 DC-DC 控制器,最高输入电压可超过 150V。OC5801L 具有低待机功耗、高效率、低纹波、优异的母线电压调整率和负载调整率等特性。支持大电流输出,输出电流可高达 10A 以上。

OC5801L 同时支持输出恒压和输出恒流功能。通过设置 CS 电阻可设置输出恒流值。通过设置 FB1、FB2 引脚的分压电阻可设置输出恒压值。

OC5801L 采用固定频率的 PWM 控制方式,典型开关频率为 140KHz。轻载时会自动降低开关频率以获得高的转换效率。
OC5801L 内部集成软启动以及过温保护电路,输出短路保护,限流保护等功能,提高系统可靠性。

OC5801L 采用 SOP8 封装。

特点:
1. 宽输入电压范围:8V~150V
2. 输出电压从 5V 到 30V 可调
3. 支持输出恒压恒流
4. 支持输出 12V/10A,5V/3.1A
5. 高效率:可高达 96%
6. 工作频率:140KHz
7.低待机功耗
8. 内置过温保护
9. 内置软启动
10. 内置输出短路保护
应用:
车充、电池充电
恒压源
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电瓶车

扭扭车、卡车

升压恒流:

OC6701 3.2~100V 大于输入电压2V以上即可3A以内

OC6700 3.2~60V 大于输入电压2V以上即可 2A以内

OC6702 3.2~100V 大于输入电压2V以上即可 1A以内

降压恒流:

OC5021 3.2~100V最少低于输出电压1V以上就可以正常工作5A以内
OC5020 3.2~100V最少低于输出电压1V以上就可以正常工作 2A以内
OC5022 3.2~60V 最少低于输出电压1V以上就可以正常工作 3A以内
OC5028 3.2~100V 最少低于输出电压1V以上就可以正常工作1.5A以内
OC5011 5~40V 最少低于输出电压1V以上就可以正常工作5A以内
OC5010 5~40V 最少低于输出电压1V以上就可以正常工作2A以内

LED DRIVER DC-DC升降压恒流

OC4001 5~100V 3.2~100V 3A

LED DRIVER DC-DC线性降压恒流

OC7135 2.5-7V 低于等于输入电压即可固定<400mA

OC7131 2.5-7V 低于等于输入电压即可 可外扩,实际电流决定于MOS管功耗
OC7130 2.5-30V 低于等于输入电压即可 实际电流决定于IC整体耗散功率

LED DRIVER DC-DC降压恒流专用IC系列:LED远近光灯专用芯片

OC5200 3.2~100V最少低于输出电压1V以上就可以正常工作 2A以内
OC5208 3.2~100V最少低于输出电压1V以上就可以正常工作 1.5A以内

LED DRIVER DC-DC降压恒流专用IC系列:多功能LED手电筒专用芯片

OC5351 3.2~100V最少低于输出电压1V以上就可以正常工作5A以内
OC5331 3.2~100V最少低于输出电压1V以上就可以正常工作 5A以内

DC-DC降压恒压

OC5801 8~100V最少低于输出电压5V以上就可以正常工作 3A以内

OC5800 8~100V最少低于输出电压5V以上就可以正常工作2A以内

RISC-V软件生态的缺憾,编者认为反倒是给如今想要一心在自主芯片领域有所作为的中国本土企业创造了绝佳的机遇。如何去利用好这个机会,在多年来打造的芯片硬件设计的“地基”上,构建起本土芯片“软实力”的高筑墙,将是接下来“中国芯”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与美印等国在RISC-V乃至整个处理器IP市场角逐的关键。

RISC-V基金会中国顾问委员会主席方之熙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表示:“其实,我们现在担心的并不是RISC-V会不会被ARM打败,更担心的是中国的RISC-V会不会被美国和印度的RISC-V打败。因为这些国家在RISC-V领域发展很快,而且芯片设计能力和系统软件的设计能力都很强,若我们不加快速度,机会就会逐步丧失。”

曾任英特尔副总裁以及英特尔中国研究院第一任院长的方之熙,对CPU领域有很深的理解,因此他非常看好RISC-V在国产CPU领域的机会:“RISC-V为中国的CPU产业贡献了一个很好的机会,让我们既不是关起门来自己做,又不是跟在别人后面,既能够与国际接轨,又能发挥出中国很大的一个市场优势。如何利用这个机会,将RISC-V作为一个垫脚石,把中国的CPU工业做起来,达到不受制于人的水平,我认为还需要加大力度开发自主的系统软件,这非常重要。因为,作为一个芯片公司,不能够只做芯片的硬件端设计,软件实力也非常关键。例如,英特尔公司虽然是一个做芯片的硬件公司,但其实英特尔公司内部的软件工程师要比硬件工程师多得多。”

这种“软实力”,也正是现在中国绝大多数本土芯片企业的最大缺陷。记者观察发现,无论是从产品发布还是对外技术公布技术资料来看,本土芯片厂商更多的偏好于强调自己的硬件架构铺设能力,几乎很少甚至避而不谈与芯片性能表现息息相关的软件工具和算法技术。然而,AIoT时代正步步逼近,随着算法演进的不断加速,未来几年,若本土芯片厂商依旧在软件技术领域仍难有作为,势必会在下一轮的芯片市场争霸战中,被国外竞争对手击垮。

方之熙告诉记者:“想要做好CPU,必须要花大量的精力把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做好。而RISC-V现在给了我们这个机会,具体还得看我们如何利用好它。但现在,国内对于CPU的了解和对CPU产业的理解实际上并不够深,还停留在芯片设计的硬件层面上。做芯片如果没有软件的配合是很难成功的,如果中国能够把系统软件做好做强,在RISC-V领域未来就会有很高的话语权。”

截止目前,国内真正利用RISC-V来打造自主CPU和相关系统软件的企业实际上并不多。今年一月统计的国内60多家利用RISC-V来做芯片设计的公司中,几乎大部分都采取了与ARM类似的商业模式,利用RISC-V的设计来做集成和整合,打造成自己的IP来对外销售。方之熙认为,这种模式会有局限性,最终会碰到类似ARM那样的同质化问题。除此,记者也了解到,纵使在少数几家真正用RISC-V来做自主CPU设计的企业中,也大多是以打造低端的IoT类芯片设计为目的,真正做高端CPU开发的企业几乎很少,更不必谈专门开发RISC-V上的系统软件。

对此,方之熙表示:“基于RISC-V来做系统软件,如果要交给商业化的公司来做是不太现实的,因为这是为所有的RISC-V公司服务。商业公司需要营收来维持公司发展,要花钱雇佣一些工程师去做这种三到五年没有营收的项目压力其实是很大的。目前,美国方面还没有热烈的响应。所以如果能由国家出面来投入和推进RISC-V系统软件项目的研发,我认为这对于增强中国在RISC-V领域的发言权,以及发展中国自主的CPU都会是很好的机会。”

像现在,印度政府就在大力推动这方面的发展,并已经做成了国家级的平台。编者认为,有了这种先例,国内大可以效仿印度去开发自主的RISC-V系统软件和平台。毕竟,软件是可以培养的,相比硬件软件的纠错成本也比较小,包括操作系统、Debugger、Runtime以及相关的EDA工具,还有类似英特尔的CPU中会涉及到的软件,RISC-V的芯片设计中未来也都会遇到。

典型比如AI和IoT时代,芯片最关键的安全机制方面,方之熙对记者透露:“做信息安全,几乎都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即使做的再好,黑客总会有方法黑进去。RISC-V为了提高自身的差异性,在信息安全方面,将来非常可能会把信息安全放在用户定义的指令上。换句话说,中国可以拥有自己的一套国产信息安全机制(包括软件和硬件),允许使用这些不同的指令和微系统架构,来定制自己需要的信息安全机制。这样的话,我们可以将国密算法和国密机制做到国产芯片当中,而不需要经过任何人同意。”

相比之下,在目前的ARM当中,因为硬件设计都由ARM自己定义,比如大多都会用到的ARM的TrustZone安全机制,每家芯片厂商开发的芯片在安全方面没有任何的差异性,芯片安全都处于同一个级别,这会增加AI和IoT时代设备的安全性风险。因此,国内芯片产业急需抓住这一机会,借RISC-V软件生态仍不成熟之机打造差异化和自主的软件技术标准,方能有资本在未来的AI和IoT芯片时代与国际大厂分庭抗礼。

总而言之,RISC-V要真正成为中国的“国家级指令集”,未来可能还要走相当长的一段路。因为就目前来看,虽然在RISC-V芯片的硬件设计上已经有相当多的本土企业在积极参与,但在RISC-V最关键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领域,却并未出现任何一家能够具备相当实力的公司,这无疑进一步削减了中国在RISC-V标准和软件工具链领域的话语权。不过,系统软件和工具链的研发不仅需要雄厚的资金支持,更需要日积月累的时间沉淀,这还有待国家和企业层面的双重驱动。眼下正值贸易战时期,在轮番的刺激下,编者认为国内更应该加大力度和投入去开发基于RISC-V的自主系统和应用软件,为“中国芯”突破国际垄断奠定基石。

当然,本土企业也应该改掉自己在RISC-V领域“表面活跃”的坏毛病,正如方之熙所说,“如今,全球的RISC-V基金会成员有250多家公司,很多新的指令都是通过表决来决定,新的指令会是什么样,需要各成员公司给出不同的建议。欧美公司表现非常积极,国内公司相对活跃度不高,目前仅仅只有25家公司参与。”当然,在国产替代的大势所趋下,这也许给中国企业留出了更多的空间,但时不我待!


上一篇:OC5265

下一篇:NTCALUG03A103GC

相关新闻

相关型号